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4 词五首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4 词五首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27 20:4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词五首词词,又称“长短句”“诗余”等
两大流派:婉约派和豪放派
词的结构:单调
双调:上阙和下阙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望江南温庭筠 温庭筠(yún)原名岐,字飞卿,晚唐诗人、词人。他精通音律,文思敏捷,但屡考进士不第,一生不得意。
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望江南 梳洗完毕,
独自在望江楼,凭栏眺望。
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
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
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蘋洲上。翻译 1、“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2、“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3、“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4、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5、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问题探究 1、“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2、“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3、“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从“希望是”到发现“皆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4、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看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等候,直到爱人归来。5、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白频洲有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本文仅27个字,却容纳很多内容:
时间:从清晨到黄昏;
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蘋洲;
人物情感: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
显示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小结(1)这首小令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女子____________的情怀。 (2)“独倚”二字,既写女子的_________之情,又写女子_________之态,与后句“千帆”暗成对比。 (3)“脉脉”“悠悠”两个叠词,用______、_____修辞手法,表面写水,暗写女子________。 (4)结尾一个“断”字,形象写出女子_______。 (5)“独倚”句十分感人,请你赏析。? (6)概括全词的内容。?当堂练习失望与惆怅孤寂落寞优雅?拟人暗喻望穿秋水失望与悲伤 一个“独”字,既实写主人公的状态,也暗示其内心的孤寂;一个“倚”字表现等待已久,与下句“过尽千帆”写思妇的等待之久和江上的船只之多,反映出思夫失望之深。(5)“独倚”句十分感人,请你赏析。? 刻画了一个倚楼独望、愁肠百结的思妇形象,充分揭示了她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的痛苦心情,表现了词人对不幸妇女的深切同情。(6)概括全词的内容。渔家傲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佐四年)5月20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封楚国公、魏国公,代表作有《岳阳楼记》、词作《渔家傲》《苏幕遮》等,有《范文正公集》传世。走近作者 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即作于知延州时。写作背景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
【宋】范仲淹 秋天到了,边塞的景物与江南迥然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暮霭沉沉,座落在群山中的小城城门早已关闭。乡思涌起,然而浊酒一杯消不散万里乡愁。但边患未平,燕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深寒重,寒霜满地,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白发轻染双鬓,不觉早已热泪盈眶。赏析诗歌: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浊酒”表明边塞生活的艰苦,
“家万里”表现了思乡之切。  典故,慨叹功业未建,边患未除,归乡无期。 “霜满地”比喻夜深寒重,描写夜景,营造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互文,将军和征夫因功业未成难以归家而哀伤流泪。赏析1、上下阕分别写什么?上阕侧重于下阕侧重于写 景抒 情 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是全词的核心,作者揭示了自己和征夫们的的矛盾心理:既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又为家国未定,功业难成而不甘归退。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白发轻染双鬓,不觉早已热泪盈眶。
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慨叹、思乡忧国的情怀。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中心思想 描写了边塞奇异的景象,抒发了忧国思乡、壮志难酬的心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中考链接: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____________,下阕写____________,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紧紧关闭。
作用:写出了塞外的奇异景象;同时点明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边塞秋色思乡忧国之情 3、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1、点明地域和季节的句子是: 塞下秋来风景异2、写边地天气渐寒,北雁南飞的句子:衡阳雁去无留意3、边地战事吃紧,戒备森然的句子:(由视觉的景物描写勾勒出边塞的悲凉的句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原句填空4、表现战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5、夜寒霜重,笛声凄然的句子:羌管悠悠霜满地。6、以互文的形式写出将士有家难回,功业难成,哀伤流泪的句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谥号“文忠”。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走近作者创作背景 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年)冬苏轼和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密州出猎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读词以入境 哪个字最既直接又集中地体现了本首词的豪放风格?“狂”字是上阙的文眼,奠定了全词的基调。体会“千骑卷平冈”“卷”的妙处 “卷”体现出人马之多、速度之快,体现出恢弘的气势。“亲射虎,看孙郎。”用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孙郎”即孙权,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引用典故,抒发自己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运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以魏尚自比,抒发自己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指什么?引用“射天狼”的典故的目的是什么? “天狼”,喻指辽和西夏。运用典故,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画出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勾画了一个豪气十足,誓死卫国的英雄形象。表现作者坚决抵抗外族侵略,保卫祖国的爱国之情武陵春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婉约派词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走近作者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色已晚还懒于梳头。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
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坐只轻舟前往观赏。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的忧愁。 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
两篇文章都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