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17地市生物中考真题解析汇编
(《课标》十大一级主题)
专题三:生物与环境
注意事项:
本试题共30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13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112分;共125分。考试时间为130分钟。21*cnjy*com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3分)
1.(2017?东营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地球
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环境
D.生物圈包含所有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
2.(2017?济宁1)新疆棉以纤维长、质地柔软、弹性好闻名于世。我市某纱厂厂长为降低运输成本,曾试图引种新疆棉在本地栽培,结果种植后性状表现与本地棉相差无几,这种现象说明( )www-2-1-cnjy-com
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3.(2017?菏泽18)“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下列能体现出与此现象相同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是( )
A.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C.蚯蚓能疏松土嚷,提高土壤肥力 D.秋冬季节,杨树落叶
4.(2017?淄博1)艾伦规律揭示,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在寒冷的地方有变短趋向,这有助于减少热量散失。例如: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于温带赤狐,赤狐的外耳又明显短于热带大耳狐,这说明( )
A.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温度能够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2017?滨州20)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现象与此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相似的是( )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D.莲藕的茎和叶都是中空的
6.(2017?枣庄15)下列诗句或谚语的描述,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
7.(2017?威海16)下列关于人对生物圈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科技发展使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与日俱增
B.人口膨胀对生物圈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破坏不断加剧
C.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正在影响生物圈其他生物的生存
D.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都是负面的
8.(2017?东营1)夏日的微风,带着大自然炽热的生命气息。经过两年的生物学学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已根植你的心底。下列叙述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21·cn·jy·com
A.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C.开发森林资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D.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9.(2017?德州20)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与此无关的是( )21*cnjy*com
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开发风能、太阳能
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10.(2017?日照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捕食 B.竞争 C.共生 D.寄生
11.(2017?德州11)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组成应包括( )
A.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生物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非生物成分
12.(2017?聊城3)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下能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阳光、土壤、空气
B.植物、动物、微生物
C.阳光、土壤、水、空气和植物、动物
D.阳光、土壤、空气、水和植物、动物、微生物
13.(2017?威海2)如图为小哲同学制作的生态瓶,它是不是生态系统呢?下列从生态系统组成角度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生物种类少,不是生态系统
B.生物数量少,不是生态系统
C.包含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是生态系统
D.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是生态系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2分)
14.(2017?威海35)(5分)5月份的原野,回荡着进入繁殖季节的布谷鸟“布谷…”的叫声。“布谷、布谷,种豆播谷。”这句古老的农谚将布谷鸟跟豆、谷联系到了一起。下面让我们从生物学的角度,进一步寻找这两者之间的关联。
布谷鸟的繁殖与豆、谷的播种在同一时节进行,这不是偶然事件,影响这
两者共同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
布谷鸟鸣叫是繁殖行为中的 行为,豆、谷种子中的胚由
发育而来,这说明布谷鸟与豆、谷的生殖方式都是 生殖。
在豆、谷田中,布谷鸟以蝗虫等昆虫为食,是害虫的天敌,请据此写出一
条食物链: 。
15.(2017?威海36)(7分)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嫩叶尖端为食。有人针对此现象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吗?”2·1·c·n·j·y
你对这一问题做出的假设是 ,
依据是 。
(2)如表是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探究的结果。
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
没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
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
10个月中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的高度
(厘米)
5月25日--
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
8月3日
6.2→10.2
31.0→72.9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实验的变量是 ;研究人员选择
的两个观测点是 、 。
(3)分析表中记录的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4)该实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 的关系。
16.(2017?枣庄22)(8分)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 两个不 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请分析作答:
时期
碳吸收量(kgC.a-1)
碳释放量(kgC.a-1)
A
1.20×1014
1.26×1014
B
1.20×1014
1.20×1014
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过程
要有 。
驱动整个生态系统运转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
随着营养级的升高,生物的数量越来越少,说明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的特
点是 。
分析数据可知表中 时期的陆地生态系统处于更稳定的状态,
原因是 。
陆地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原因是
。
17.(2017?日照31)(8分)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食物网和部分生物间的能量(单位:焦)流动情况调查结果(A、B、C、D、E、F、G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出处:21教育名师】
湖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应有 和
。
(2)A属于 ,太阳能通过A的 进入该食物网。
(3)该食物网有 条食物链;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 。
(4)该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从A-B-C变化可以看
出其特点是 。21cnjy.com
18.(2017?潍坊30)(7分)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文字代表生物,请回答:
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图1中的 ;请表示出该
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食物联系 。
若图1为农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秸秆还田“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图中
的 。该生物能够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为 等。
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若该生态
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则体内重金属浓度最大的生物是图1中的 。
如图2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的变化曲线,请尝试用曲线画出该生态系
统中鼠的相对量变化情况。
19.(2017?泰安16)(7分)在生态环境中,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存在的关系,请分析回答:2-1-c-n-j-y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途径是 。
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碳循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碳主要是以
形式进行循环,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碳主要是以
形式进行循环,与之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是 。
分析如图能量传递的过程,可以推测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假如图中的狐狸被全部捕杀,兔
的数量也不会无限地增加,主要原因是
(至少答出两点)。
一般地,构成成分越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网越
复杂,在食物网中能够 的生物越多,因而自动调节能
力越强。
20.(2017?淄博20)(5分)如图为我市某玉米田中能量流动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某些生物,R表示某种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最可能代表玉米的是 ,请写出该农田中的食物链 。
(2)从理论上讲若大量捕杀丙,玉米的产量会 (选填“上升”不变或
下降)
由图可知,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呈现
的特点。
(4)R代表的生理过程为 。
21.(2017?莱芜26)(6分)鹤舞白沙的优雅、鹰击长空的豪迈、黄鹏鸣翠柳的欢畅事,多姿多彩的鸟儿给了我们丰富的美学与情感体验。请回答:
鹰击长空需要强大的能量供应,请列举两项鹰与其强大能量供应相适应的
生物学特征 、
。
翠柳深处鸣叫的黄鹂为著名食虫益鸟,喜食昆虫,有些种类也食果实,由
此推测黄鹏在生态系统中具有 (写出两项)功能。
如图为某小组对某地鸟的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据图推测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灌丛的鸟类平均数量最多,说明灌丛为鸟
类的生存提供了充足的 ,与次生杂木林相比,人工马尾松林
的鸟种类较少,其原因是 。
22.(2017?德州25)(5分)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公园依托老黄河之遗迹而建,植物资源丰富,有55科117属210种,森林覆盖率达61.8%。既有参天古树,又有梨、杏、桃、枣、椹、苹果、柿子、山楂等各种果树。有人曾这样描写公园的景色:春天桃李争艳,燕语莺声,暧风可人;夏日密树繁叶,遮天蔽日,清风习习;秋季硕果瓢香,虫声唧唧,天高气爽;冬季枝干杈桠,万树银妆,俨然北国雪原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的动物在此安家落户。请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公园的梨、杏、桃、苹果等都是我们爱吃的水果,为了满足大众的口味,
果农会不断更新品种。果农繁殖新品种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夏日密树繁叶,遮天蔽日,清风习习”是生物 环境的真实
写照。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节假日游览了黄河故道公园,通过认真观
查画出了公园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
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中有 个营养级。
近几年空气污染指数较高,但对该森林公园的影响很小,原因是公园的生
物种类繁多、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
23.(2017?烟台26)(7分)海阳市的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苍鹰、金雕、狼、花面狐等野生鸟兽168种,水杉、紫锻、赤松、山杜鹃(映山红)等植物600余种,还有近千亩江北最大的淡竹和毛竹林。每年5月杜鹃花开时,众多游人前来踏青赏花。www.21-cn-jy.com
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登山时发现,竞相绽放
的杜鹃花主要分布在山腰地带,而山谷
和山顶分布更多的分别是栋树和赤松,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
是 。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招虎山的植被覆盖率达到92%,产生了巨大的生
态效益,释放氧气、固定二氧化碳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说明绿色植
物对 起重要作用。周边环境气候温和、空
气优良,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大山雀是山中常见的食虫性益鸟。同学们调查发现,大山雀的食物主要有
叶蝉、松毛虫、蝗虫等,天敌主要是蛇和苍鹰,请写出大山雀的一条完整
的食物链: 。大山雀捕
食昆虫时,食物中的 同时沿着食物链流动。
招虎山常年雨水充沛、温度适宜,利于淡竹和毛竹成片成林地生长。竹的
地下茎(俗称竹鞭)在地下横生,节上的芽雨后钻出地面长成新竹,这种
生殖方式属于 。
“招虎”已成传说,目前招虎山已成为动植物种类繁多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 最为有效的措施。
24.(2017?临沂26)(6分)沂河作为沂蒙大地的母亲河,哺育了千千万万的沂蒙儿女。经过近几年的综合治理,现已成为山东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该湿地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如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水鸟等。图甲示大美沂河上生机勃勃的景象,图乙示该湿地部分物质循环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故有“ ”
之称。
在生物学上,把环境中影响水草、鱼、虾及白鹭等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
素统称为 。
图乙所示参与物质循环的生理过程有 (填写数字)。在③
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 。
(4)2016年第六届中国?沂河放鱼节于10月15日在阳光沙滩举行。本次活动
的主题是“放鱼养水,保护生态”,共向沂河投放鲢鱼、鳙鱼、草鱼、青
鱼和鲤鱼等鱼种800万尾,该活动可提高沂河湿地的 能力。
如今,沂河湿地的环境宜人,生物资源丰富,植被茂盛,鸟类也日益增多。
据统计,仅夏季就有几十种鸟类在此繁衍生息,由此可见,保护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据措施。
25.(2017?菏泽25)(5分)如图是我市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某农田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后绘出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
(1)蛇在最短的食物链中属于 级消费者。
(2)如果用被重金属污染的水浇灌农田,一段时间后,该食物网中体内重金属
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3)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根本原因是 。
(5)到了农作物收获季节,政府部门常常在道路两旁、田间地头打出标语“严
禁焚烧秸秆”。但有少数人不听劝告,仍在农田里焚烧秸秆。从生态方面
分析,这种做法的危害是 (答出两条,多
答不得分)。
26.(2017?东营30)(7分)东营市家庭农场蓬勃发展,目前已达到1039家,对全市现代农业建设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下图为“东营润丰家庭农场”农业生产模式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来源:21cnj*y.co*m】
该食物网中包括 条食物链,鸭能获得最少能量的食物链是
(写出一条即可)。
(2)昆虫和鱼存在 的种间关系。
(3)水稻和鸭在结构层次上的区别是 。
(4)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 。
(5)家庭农场属于人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主要原因是 。
(6)该家庭农场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益,请尝试从生态学角度阐述理
由 。
27.(2017?滨州30)(7分)甲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简图,乙图是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关数量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版权所有:21教育】
(1)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是影响生物生活的 因素。
(2)若乙图表示昆虫所在的最短食物链中四种生物在某一时间的相对数量关系,
则B对应的生物是 。
猫头鹰与蛇除构成捕食关系外,还可以构成 关系,在该食物网中
猫头鹰同时占有 个营养级。
甲图土壤中含有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
物是 。
在“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猫头鹰获得了1千焦的能量,
则至少需要消耗草 千焦。
生态系统有能量流动,也有物质循环,其中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之间是以
的形式循环的。
28.(2017?济宁25)(5分)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图中共有 类脊椎动物,图中最
高等的动物是 。
(3)该图中青蛙与蜘蛛的关系是 。
29.(2017?济南29)(8分)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参观了省农科院的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此生态系统中由农作物、杂草、虫、鸡、牛、人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21教育网
在该食物网中共包含 条食物链,其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的生物是
。在该食物网中,碳主要以 的形式沿食物链传递。
在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杂草、农作物属于 ,二者在
生态系统中的关系是 。沼气池中的甲烷细菌属于 。
农作物的秸秆可以作为牛的饲料,牛的粪便可以作为沼气池的原料等事实
说明,该人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 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
量的利用效率,又避免了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该人工生态系统中起
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较弱的原因是 。
30.(2017?青岛36)(9分)下面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21cnjy.com
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
称为 。
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 。
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
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
系统具有 能力。
(3)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 。
(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 ,它通过生理过程
(填序号)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
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
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
致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打
算怎么做? 。
2017年山东省17地市生物中考真题解析汇编
(《课标》十大一级主题)
专题三:生物与环境
注意事项:
本试题共30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13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112分;共125分。考试时间为13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3分)
1.(2017?东营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地球
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环境
D.生物圈包含所有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
答案:B
解析:【解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D错误。
【分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人和其它生物共同的家园。
2.(2017?济宁1)新疆棉以纤维长、质地柔软、弹性好闻名于世。我市某纱厂厂长为降低运输成本,曾试图引种新疆棉在本地栽培,结果种植后性状表现与本地棉相差无几,这种现象说明( )
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答案:A
解析:【解答】生物的性状主要由基因控制,但也受到环境的影响。新疆棉引种到本地未达到某纱厂厂长期待结果,是因为受本地环境因素的影响,A符合题意。
【分析】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3.(2017?菏泽18)“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下列能体现出与此现象相同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是( )
A.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C.蚯蚓能疏松土嚷,提高土壤肥力 D.秋冬季节,杨树落叶
答案:C
解析:【解答】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是生物影响环境。蚯蚓能疏松土嚷,提高土壤肥力,也是生物影响环境,C符合题意;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秋冬季节,杨树落叶,是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自然界淘汰。
【分析】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4.(2017?淄博1)艾伦规律揭示,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在寒冷的地方有变短趋向,这有助于减少热量散失。例如: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于温带赤狐,赤狐的外耳又明显短于热带大耳狐,这说明( )
A.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温度能够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C
解析:【解答】极地狐耳朵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体温,适应寒冷的极地环境;而大耳狐,耳朵较大可以增加热量的散失,降低体温,适应高温的环境。这说明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分析】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也能适应环境。
5.(2017?滨州20)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现象与此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相似的是( )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D.莲藕的茎和叶都是中空的
答案:B
解析:【解答】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选项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也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而其它选项均反应了生物适应环境。
【分析】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6.(2017?枣庄15)下列诗句或谚语的描述,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
答案:D
解析:【解答】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草和豆苗相互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环境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蝴蝶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是一种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自然界淘汰,但生物的适应性是有一定限度的,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7.(2017?威海16)下列关于人对生物圈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科技发展使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与日俱增
B.人口膨胀对生物圈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破坏不断加剧
C.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正在影响生物圈其他生物的生存
D.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都是负面的
答案:D
解析:【解答】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也日益增强。人口数量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势必引起城市规模扩大,造成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如果人口过度增长,生活生产污水及工业生产的废物增多,造成环境的污染,使环境质量下降;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中的资源的需求量增加,造成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资源危机。反过来生物圈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人类,对生物圈的其他生物也有极大影响。但是人类活动并不只是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生物圈造成不良影响,同样有对生物圈产生有利影响的,如三北防护林工程在防沙治沙、减少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的发生、保护农田、保持水土、维持碳-氧平衡、调节气候、发展生态经济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分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也日益增强。既有负面的,也有有利的方面。
8.(2017?东营1)夏日的微风,带着大自然炽热的生命气息。经过两年的生物学学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已根植你的心底。下列叙述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C.开发森林资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D.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答案:C
解析:【解答】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于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A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B正确;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增加了森林的砍伐,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我们应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C错误;D、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大量的植被,充分利用空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D正确。
【分析】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9.(2017?德州20)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与此无关的是( )
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开发风能、太阳能
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答案:A
解析:【解答】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有利于改善环境,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如果将垃圾焚烧,会直接生成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如果将垃圾掩埋,腐生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垃圾中的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无机盐等,二氧化碳也会排放到大气中,因此,该做法不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A符合题意;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可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B不符合题意;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不符合题意;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D不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产生的影响。
10.(2017?日照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捕食 B.竞争 C.共生 D.寄生
答案:A
解析:【解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生物间的捕食关系,A正确。
【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21*cnjy*com
11.(2017?德州11)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组成应包括( )
A.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生物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非生物成分
答案:D
解析:【解答】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非生物部分是指生物生活的环境,D正确。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
12.(2017?聊城3)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下能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阳光、土壤、空气
B.植物、动物、微生物
C.阳光、土壤、水、空气和植物、动物
D.阳光、土壤、空气、水和植物、动物、微生物
答案:D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2·1·c·n·j·y
【分析】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13.(2017?威海2)如图为小哲同学制作的生态瓶,它是不是生态系统呢?下列从生态系统组成角度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生物种类少,不是生态系统
B.生物数量少,不是生态系统
C.包含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是生态系统
D.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是生态系统
答案:D
解析:【解答】生态瓶中除了具有生产者(水草)和消费者(小鱼)外,在河沙里还含有细菌和真菌,它们是生态瓶中的分解者,该生态瓶中的非生物因素除了空气和土壤外,还具有温度、水、阳光等因素,可见生态瓶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是生态系统,D正确。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21教育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2分)
14.(2017?威海35)(5分)5月份的原野,回荡着进入繁殖季节的布谷鸟“布谷…”的叫声。“布谷、布谷,种豆播谷。”这句古老的农谚将布谷鸟跟豆、谷联系到了一起。下面让我们从生物学的角度,进一步寻找这两者之间的关联。
布谷鸟的繁殖与豆、谷的播种在同一时节进行,这不是偶然事件,影响这
两者共同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
布谷鸟鸣叫是繁殖行为中的 行为,豆、谷种子中的胚由
发育而来,这说明布谷鸟与豆、谷的生殖方式都是 生殖。
在豆、谷田中,布谷鸟以蝗虫等昆虫为食,是害虫的天敌,请据此写出一
条食物链: 。
答案:(1)温度 (2)求偶 受精卵 有性 (3)豆→蝗虫→布谷鸟(或谷→蝗虫→布谷鸟)
解析:【解答】(1)布谷鸟的繁殖与豆、谷的播种在同一时节进行,这不是偶然事件,影响这两者共同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不同造成的。(2)繁殖季节,布谷鸟鸣叫是求偶行为,豆、谷种子中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这说明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3)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在豆、谷田中,布谷鸟以蝗虫等昆虫为食,是害虫的天敌,食物链为:豆→蝗虫→布谷鸟(或谷→蝗虫→布谷鸟)。21cnjy.com
【分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2)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www.21-cn-jy.com
15.(2017?威海36)(7分)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嫩叶尖端为食。有人针对此现象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吗?”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你对这一问题做出的假设是 ,
依据是 。
(2)如表是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探究的结果。
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
没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
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
10个月中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的高度
(厘米)
5月25日--
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
8月3日
6.2→10.2
31.0→72.9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实验的变量是 ;研究人员选择
的两个观测点是 、 。
(3)分析表中记录的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4)该实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 的关系。
答案:(1)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 蚂蚁以金合欢嫩叶尖端为食 (2)有没有蚂蚁栖居 金合欢幼苗10个月的存活率 金合欢幼苗生长的高度 (3)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利 (4)相互依赖(或相互影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解答】(1)对这一问题做出的假设是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依据是蚂蚁以金合欢嫩叶尖端为食。(2)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没有蚂蚁栖居。研究人员选择的两个观测点是金合欢幼苗10个月的存活率、金合欢幼苗生长的高度。(3)分析表中记录的数据,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10个月中的存活率高,而且幼苗生长的高度也高,因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利。(4)该实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或相互影响)的关系。21·世纪*教育网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www-2-1-cnjy-com
16.(2017?枣庄22)(8分)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 两个不 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请分析作答:
时期
碳吸收量(kgC.a-1)
碳释放量(kgC.a-1)
A
1.20×1014
1.26×1014
B
1.20×1014
1.20×1014
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过程
要有 。
驱动整个生态系统运转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
随着营养级的升高,生物的数量越来越少,说明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的特
点是 。
分析数据可知表中 时期的陆地生态系统处于更稳定的状态,
原因是 。
陆地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原因是
。
答案:(1)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B B时期生态系统的碳吸收量和释放量相等,更稳定 (4)森林生态系统 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21*cnjy*com
解析:【解答】(1)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碳分解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能量开始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B时期的陆地生态系统处于更稳定的状态,原因是B时期生态系统的碳吸收量和释放量相等,更稳定。(4)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最强。
【分析】(1)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
17.(2017?日照31)(8分)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食物网和部分生物间的能量(单位:焦)流动情况调查结果(A、B、C、D、E、F、G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湖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应有 和
。
(2)A属于 ,太阳能通过A的 进入该食物网。
(3)该食物网有 条食物链;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 。
(4)该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从A-B-C变化可以看
出其特点是 。21cnjy.com
答案:(1)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2)生产者 光合作用 (3)4 A→F→G (4)G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析:【解答】(1)在该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起点都是A,所以A是生产者,箭头都指向G,G是最高级消费者。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2)图中A是生产者,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食物网有4条食物链:A→F→G(最短),A→F→E→G,A→B→C→G,A→B→D→E→G。(4)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该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G。从A-B-C变化可以看出能量会沿着食物链逐级传递,其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且只有10%--20%流入下一营养级。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2)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4)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逐渐富集积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8.(2017?潍坊30)(7分)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文字代表生物,请回答:
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图1中的 ;请表示出该
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食物联系 。
若图1为农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秸秆还田“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图中
的 。该生物能够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为 等。
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若该生态
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则体内重金属浓度最大的生物是图1中的 。
如图2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的变化曲线,请尝试用曲线画出该生态系
统中鼠的相对量变化情况。
答案:(1)戊 戊→丁→丙→乙(2)甲 二氧化碳、水(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乙 (4)见右图
解析:【解答】(1)在图1中戊既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又可以释放二氧化碳,可以判断戊是生产者,乙、丙、丁都是消费者,存在着戊→丁→丙→乙食物链。(2)甲是分解者,可以分解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对秸秆还田起重要作用的是甲,该生物能够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流动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乙,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是乙。(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各种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鼠以草为食,鼠的相对量变化会随草的变化而变化,图见右面。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营养级。图1中甲是分解者,能分解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乙、丙、丁都是消费者,戊是生产者,能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19.(2017?泰安16)(7分)在生态环境中,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存在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途径是 。
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碳循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碳主要是以
形式进行循环,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碳主要是以
形式进行循环,与之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是 。
分析如图能量传递的过程,可以推测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假如图中的狐狸被全部捕杀,兔
的数量也不会无限地增加,主要原因是
(至少答出两点)。
一般地,构成成分越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网越
复杂,在食物网中能够 的生物越多,因而自动调节能
力越强。
答案:(1)食物链和食物网 二氧化碳 有机物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受空间和食物的限制 (3)相互替代
解析:【解答】(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碳从大气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又通过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的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流向大气,完成碳循环。所以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流动的,碳在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流动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和固定的太阳能,通过呼吸作用生物体内的有机物不断分解,进行物质循环。(2)生物的数量和获得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在该生态系统中,大量地捕杀狐狸,则兔因捕食者大量减少而数量会增加,但不会无限增加,原因是草减少限制兔增加,还有该生态系统的空间是有限的,限制兔不会无限增加。(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相互替代的生物越多,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
【分析】(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20.(2017?淄博20)(5分)如图为我市某玉米田中能量流动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某些生物,R表示某种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最可能代表玉米的是 ,请写出该农田中的食物链 。
(2)从理论上讲若大量捕杀丙,玉米的产量会 (选填“上升”不变或
下降)
由图可知,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呈现
的特点。
(4)R代表的生理过程为 。
答案:(1 )甲 甲→乙→丙 (2)下降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呼吸作用
解析:【解答】(1)甲乙丙都有箭头指向丁表示甲乙丙都能被丁分解利用,因此丁是分解者,甲的能量最多,甲是生产者,最可能代表玉米。乙丙是消费者,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丁,因此该农田中的食物链是甲→乙→丙。(2)从理论上讲若大量捕杀丙,乙的数量会增多,乙吃玉米,因此玉米的产量会下降。(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呈现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4)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R代表的生理过程为呼吸作用。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21.(2017?莱芜26)(6分)鹤舞白沙的优雅、鹰击长空的豪迈、黄鹏鸣翠柳的欢畅事,多姿多彩的鸟儿给了我们丰富的美学与情感体验。请回答:
鹰击长空需要强大的能量供应,请列举两项鹰与其强大能量供应相适应的
生物学特征 、
。
翠柳深处鸣叫的黄鹂为著名食虫益鸟,喜食昆虫,有些种类也食果实,由
此推测黄鹏在生态系统中具有 (写出两项)功能。
如图为某小组对某地鸟的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据图推测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灌丛的鸟类平均数量最多,说明灌丛为鸟
类的生存提供了充足的 ,与次生杂木林相比,人工马尾松林
的鸟种类较少,其原因是 。
答案:(1)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心脏四腔,两条循环路径,血液循环速度快 (2)参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利于种子传播
(3)农田 食物和空间(或栖息地) 人工马尾松林植物种类较少
解析:【解答】(1)鹰属于鸟类,它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供给身体充足的营养物质,以便产生更多的能量来飞行;鸟类的心脏有四腔,使得血液循环旺盛,提高了输送氧气的能力,大量的氧气,来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给飞行需要。(2)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参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利于种子传播果实和种子。(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受到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个体数量及各种生物之间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的影响,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相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食物链和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弱。据图推测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灌丛的鸟类平均数量最多,说明灌丛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空间。人工马尾松林与次生杂木林相比,人工马尾松林的鸟种类较少,其原因是马尾松林植物种类较少。
【分析】(一)鸟类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供给身体充足的营养物质,以便产生更多的能量来飞行;鸟类的心脏有四腔,使得血液循环旺盛,提高了输送氧气的能力,大量的氧气,来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给飞行需要。(二)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22.(2017?德州25)(5分)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公园依托老黄河之遗迹而建,植物资源丰富,有55科117属210种,森林覆盖率达61.8%。既有参天古树,又有梨、杏、桃、枣、椹、苹果、柿子、山楂等各种果树。有人曾这样描写公园的景色:春天桃李争艳,燕语莺声,暧风可人;夏日密树繁叶,遮天蔽日,清风习习;秋季硕果瓢香,虫声唧唧,天高气爽;冬季枝干杈桠,万树银妆,俨然北国雪原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的动物在此安家落户。请回答下列问题:
公园的梨、杏、桃、苹果等都是我们爱吃的水果,为了满足大众的口味,
果农会不断更新品种。果农繁殖新品种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夏日密树繁叶,遮天蔽日,清风习习”是生物 环境的真实
写照。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节假日游览了黄河故道公园,通过认真观
查画出了公园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
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中有 个营养级。
近几年空气污染指数较高,但对该森林公园的影响很小,原因是公园的生
物种类繁多、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
答案:(1)嫁接 (2)影响 (3)5 5 (4)营养结构复杂
解析:【解答】(1)果树繁殖新品种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嫁接,嫁接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2)夏日树木繁茂,遮天蔽日,清风习习,通过蒸腾作用使树底下更湿润、清凉,因此树木能影响环境。(3)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通过链状结构表示的,图中生产者是植物,最高级的消费者是猫头鹰,一共有5条食物链,最长的食物链是: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蛇→猫头鹰,一共有5个营养级。(4)森林中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因此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受空气污染的影响小。
【分析】(1)果树繁殖新品种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嫁接。(2)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影响环境。(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4)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
23.(2017?烟台26)(7分)海阳市的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苍鹰、金雕、狼、花面狐等野生鸟兽168种,水杉、紫锻、赤松、山杜鹃(映山红)等植物600余种,还有近千亩江北最大的淡竹和毛竹林。每年5月杜鹃花开时,众多游人前来踏青赏花。
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登山时发现,竞相绽放
的杜鹃花主要分布在山腰地带,而山谷
和山顶分布更多的分别是栋树和赤松,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
是 。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招虎山的植被覆盖率达到92%,产生了巨大的生
态效益,释放氧气、固定二氧化碳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说明绿色植
物对 起重要作用。周边环境气候温和、空
气优良,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大山雀是山中常见的食虫性益鸟。同学们调查发现,大山雀的食物主要有
叶蝉、松毛虫、蝗虫等,天敌主要是蛇和苍鹰,请写出大山雀的一条完整
的食物链: 。大山雀捕
食昆虫时,食物中的 同时沿着食物链流动。
招虎山常年雨水充沛、温度适宜,利于淡竹和毛竹成片成林地生长。竹的
地下茎(俗称竹鞭)在地下横生,节上的芽雨后钻出地面长成新竹,这种
生殖方式属于 。
“招虎”已成传说,目前招虎山已成为动植物种类繁多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 最为有效的措施。
答案:(1)温度 (2)维持碳-氧平衡 生物影响环境 (3)赤松→松毛虫→大山雀→蛇→苍鹰(或赤松→松毛虫→大山雀→苍鹰) 物质和能量 (4)无性生殖 (5)保护生物多样性21·cn·jy·com
解析:【解答】(1)杜鹃花主要分布在山腰地带,而山谷和山顶分布更多的分别是栋树和赤松,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2)绿色植物释放氧气、固定二氧化碳,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周边环境气候温和、空气优良,说明生物影响环境。(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包含大山雀的食物链有赤松→松毛虫→大山雀→蛇→苍鹰(或赤松→松毛虫→大山雀→苍鹰或赤松→叶蝉→大山雀→苍鹰)等。大山雀捕食昆虫时,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同时沿着食物链流动。 (4)竹的地下茎(俗称竹鞭)在地下横生,节上的芽雨后钻出地面长成新竹,这是用茎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4)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4.(2017?临沂26)(6分)沂河作为沂蒙大地的母亲河,哺育了千千万万的沂蒙儿女。经过近几年的综合治理,现已成为山东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该湿地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如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水鸟等。图甲示大美沂河上生机勃勃的景象,图乙示该湿地部分物质循环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故有“ ”
之称。
在生物学上,把环境中影响水草、鱼、虾及白鹭等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
素统称为 。
图乙所示参与物质循环的生理过程有 (填写数字)。在③
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 。
(4)2016年第六届中国?沂河放鱼节于10月15日在阳光沙滩举行。本次活动
的主题是“放鱼养水,保护生态”,共向沂河投放鲢鱼、鳙鱼、草鱼、青
鱼和鲤鱼等鱼种800万尾,该活动可提高沂河湿地的 能力。
如今,沂河湿地的环境宜人,生物资源丰富,植被茂盛,鸟类也日益增多。
据统计,仅夏季就有几十种鸟类在此繁衍生息,由此可见,保护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据措施。
答案:(1)地球之肾 (2)生态因素 (3)①②③ 腐生细菌、真菌 (4)自动调节 (5)生物的栖息环境【来源:21cnj*y.co*m】
解析:【解答】(1)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当含有有毒物质和杂质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有毒物质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一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因此湿地具有净化水源的作用。湿地还是天然的“海绵”,具有蓄洪抗旱的作用,在时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所以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故有“地球之肾”之称。(2)在生物学上,把环境中影响水草、鱼、虾及白鹭等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3)①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供自己和其它生物利用。②呼吸作用把生物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回归到无机环境。③分解作用能把残枝、败叶、尸体、粪便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回归到无机环境。因此图乙所示参与物质循环的生理过程有①②③。在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真菌。(4)2016年第六届中国?沂河放鱼节于10月15日在阳光沙滩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放鱼养水,保护生态,共向沂河投放鲢鱼、鳙鱼、草鱼、青鱼和鲤鱼等鱼种800万尾,该活动可提高沂河湿地的自动调节能力。(5)如今,沂河湿地的环境宜人,生物资源丰富,植被茂盛,鸟类也日益增多。据统计,仅夏季就有几十种鸟类在此繁衍生息,由此可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据措施。【出处:21教育名师】
【分析】(1)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4)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基本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把动植物迁出原地进行异地保护。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以保护生物的栖息地。(5)图乙中,①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③表示分解作用。
25.(2017?菏泽25)(5分)如图是我市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某农田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后绘出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版权所有:21教育】
(1)蛇在最短的食物链中属于 级消费者。
(2)如果用被重金属污染的水浇灌农田,一段时间后,该食物网中体内重金属
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3)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根本原因是 。
(5)到了农作物收获季节,政府部门常常在道路两旁、田间地头打出标语“严
禁焚烧秸秆”。但有少数人不听劝告,仍在农田里焚烧秸秆。从生态方面
分析,这种做法的危害是 (答出两条,多
答不得分)。
答案:(1)次 (2)蛇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5)造成大气污染,浪费资源等(答出两条得1分,答错一条不得分)
解析:【解答】(1)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多条食物链交织在一起构成食物网。在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农作物→田鼠→蛇;农作物→昆虫→蛙→蛇;农作物→昆虫→鸟→蛇;农作物→鸟→蛇。蛇在最短的食物链农作物→田鼠→蛇,农作物→鸟→蛇中属于次级消费者。(2)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一段时间后,该食物网中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蛇。(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营养级越多,获得的能量越少。(4)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所以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是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少,营养结构简单。(5)在农田里焚烧秸秆,会造成大气污染,浪费资源等。2-1-c-n-j-y
【分析】(1)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多条食物链交织在一起构成食物网。(2)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5)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26.(2017?东营30)(7分)东营市家庭农场蓬勃发展,目前已达到1039家,对全市现代农业建设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下图为“东营润丰家庭农场”农业生产模式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该食物网中包括 条食物链,鸭能获得最少能量的食物链是
(写出一条即可)。
(2)昆虫和鱼存在 的种间关系。
(3)水稻和鸭在结构层次上的区别是 。
(4)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 。
(5)家庭农场属于人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主要原因是 。
(6)该家庭农场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益,请尝试从生态学角度阐述理
由 。
答案:(1)7 水稻→昆虫→鱼一鸭或杂草→昆虫→鱼→鸭 (2)捕食和竞争 (3)水稻没有系统,鸭有系统 (4)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5)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6)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避免环境污染;调整了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答出一条即可)。
解析:【解答】(1)图中食物链有:杂草→鱼→鸭、杂草→鸭、杂草→昆虫→鱼→鸭、杂草→昆虫→鸭、水稻→鸭、水稻→昆虫→鱼→鸭、水稻→昆虫→鸭,因此该食物网中包括7条食物链;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因此鸭能获得最少能量的食物链是最长的食物链,即水稻→昆虫→鱼→鸭或杂草→昆虫→鱼→鸭 (写出一条即可)。(2)鱼吃昆虫属于捕食关系,鱼和昆虫都吃杂草、水稻属于竞争关系。(3)水稻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鸭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因此水稻和鸭在结构层次上的区别是水稻没有系统,鸭有系统。(4)杂草、水稻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因此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5)家庭农场属于人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主要原因是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6)该家庭农场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益,理由是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避免环境污染;调整了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27.(2017?滨州30)(7分)甲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简图,乙图是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关数量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是影响生物生活的 因素。
(2)若乙图表示昆虫所在的最短食物链中四种生物在某一时间的相对数量关系,
则B对应的生物是 。
猫头鹰与蛇除构成捕食关系外,还可以构成 关系,在该食物网中
猫头鹰同时占有 个营养级。
甲图土壤中含有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
物是 。
在“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猫头鹰获得了1千焦的能量,
则至少需要消耗草 千焦。
生态系统有能量流动,也有物质循环,其中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之间是以
的形式循环的。
答案:(1)非生物 (2)食虫鸟 (3)竞争 三 (4)猫头鹰 (5)25(6)二氧化碳
解析:【解答】(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2)甲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昆虫→蛙→蛇→猫头鹰;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可见包含昆虫的最短的食物链是: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根据乙图的柱状图可见包含的食物链是:C→D→B→A,所以B对应食虫鸟。(3)猫头鹰以蛇为食,为捕食关系,同时又都以鼠为食物,又为竞争关系。猫头鹰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有3、4、5三个营养级。(4)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猫头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5)食物链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因此“在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猫头鹰要获得1千焦的能量”,至少需要草提供的能量:1÷20%÷20%═25(千焦)的能量。(6)生态系统有能量流动,也有物质循环,碳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碳元素在生物体中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
【分析】(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4)在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
28.(2017?济宁25)(5分)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图中共有 类脊椎动物,图中最
高等的动物是 。
(3)该图中青蛙与蜘蛛的关系是 。
答案:(1)生产者 (2)6 4 鼠 (3)捕食和竞争
解析:【解答】(1)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的供给,而能量最初来自于太阳能。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中食物链有: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蜘蛛→吃虫的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共6条。图中猫头鹰和吃虫的鸟都属于鸟类,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蛇属于爬行动物,鼠属于哺乳动物,共4类脊椎动物,其中最高等的动物是属于哺乳动物的鼠。(3)青蛙捕食蜘蛛,同时青蛙和蜘蛛都以食草昆虫为食,所以该图中青蛙与蜘蛛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分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多条食物链交织在一起构成食物网。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9.(2017?济南29)(8分)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参观了省农科院的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此生态系统中由农作物、杂草、虫、鸡、牛、人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在该食物网中共包含 条食物链,其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的生物是
。在该食物网中,碳主要以 的形式沿食物链传递。
在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杂草、农作物属于 ,二者在
生态系统中的关系是 。沼气池中的甲烷细菌属于 。
农作物的秸秆可以作为牛的饲料,牛的粪便可以作为沼气池的原料等事实
说明,该人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 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
量的利用效率,又避免了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该人工生态系统中起
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较弱的原因是 。
答案:(1)7 人 有机物 (2)生产者 竞争 分解者 (3)多级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解析:【解答】(1)图中食物链有:杂草→虫→鸡→人、杂草→鸡→人、杂草→牛→人、农作物→虫→鸡→人、农作物→鸡→人、农作物→人、农作物→牛→人,因此在该食物网中共包含7条食物链,其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的生物是人。在该食物网中,碳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链传递。(2)在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杂草、农作物都是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杂草、农作物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等,二者是竞争关系。沼气池中的甲烷细菌属于分解者。(3)农作物的秸秆可以作为牛的饲料,牛的粪便可以作为沼气池的原料等事实说明,该人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又避免了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该人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的原因是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30.(2017?青岛36)(9分)下面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
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
称为 。
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 。
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
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
系统具有 能力。
(3)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 。
(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 ,它通过生理过程
(填序号)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
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
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
致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打
算怎么做? 。
答案:(1)生态因素 (2)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自动调节 (3)蛇 捕食和竞争 (4)生产者 ② 碳-氧平衡 (5)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
解析:【解答】(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2)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减少,但肉食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这种自动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图一中由四中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因此图二中的甲对应的生物是蛇。鹰吃蛇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吃鼠属于竞争关系,因此蛇与鹰存在的关系有捕食和竞争。(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植物,它通过生理过程②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5)“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如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
【分析】图一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图一中由四中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图三中A代表生产者--植物,B代表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C代表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D代表分解者--细菌和真菌,①表示分解作用、②表示光合作用、③④表示呼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