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0
课题
认识0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学生知道“0”表示的几种意义: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学会正确地读、写“0”。
掌握“0”的含义,会在生活中运用,养成丰富的想像力。
通过学习,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认识到0在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理解0表示的含义,会读、写0。
难点:理解0表示的含义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教学方法:探索法。
教学手段:挂图、直尺等。
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
增加“0”的自我介绍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重组教材,由第一道例题数小白兔采的蘑菇数并逐次少1直到没有,体会“0”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紧接着出示例3,学生通过观察直尺上的数来体会“0”可以表示起点。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试用) 补充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活动)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讲述:兔妈妈生了四个孩子。兰兰、红红、灰灰和小白。一天,兔妈妈对四个孩子说:“孩子,你们都已经长大了,要学着做一些事情。今天开始,你们就学着自己去采蘑菇,好吗?”四个小兔乐得直拍手:好的,好的。他们兴高采烈地采蘑菇去了。
小兔们都采了几个蘑菇呢??
小白垂头丧气地说:“哎,一个蘑菇也没有采到。”
师讲述:一个蘑菇也没有采到,像这样一个东西也没有,用什么数字表示呢?我们就用0表示。(板书:0)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
二、教学例2。
1、小白一个蘑菇也没有采到,心里很难过,你想对小白说什么?
小白一定会听小朋友的话,不灰心,只要肯学,努力做,一定会有收获的。你瞧,第二天小白一大早就起来了,她要帮妈妈拔萝卜呢。地里的萝卜又大又红。
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小白使劲地拔呀拔呀,它拔了
几个萝卜呀?地上还有几个萝卜?
小结:像这样一个东西也没有了,我们可以用数字0表示。小白真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2、小朋友看看,“0”的形状像什么?
说说小兔子分别采了多少个蘑菇。教师板书各数。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观察图片。
生:拔了4个,地上一个也没有。
生:像鸡蛋。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试用) 补充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活动)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3、0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过它?
讲述:刚才我们看直尺,是从什么数开始的?(从0开始)这就说明:“0”表示开始,是起点,和刚才用来表示没有萝卜的0意思是不同的。
0的后面是几?0在1的前面还是后面?
教师指出:温度0度不是没有温度,而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
4、怎样写“0”才能写得漂亮呢?
??小朋友们觉得0和咱们前面认识的1-5有什么不同吗?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0?
是啊,0是一笔写成,顺序是从上到左再向下往右,最后拐到上与起笔汇合。
师示范在日字格内写0。一边书写一边讲解:起笔要在上线中间偏右一点,向左下拐要与左线接触,向右下拐与右线接触,再继续向上与起笔相连。
写0笔画要圆滑,不能有棱角,这样写出来的“0”略有些斜,显得灵巧好看。(用投影展示学生写的0。)
小结:
??小朋友们,咱们今天认识了一个新的数:0。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说说0能表示什么意思?
生1:电话号码。
生2:门牌号码。
生3:在直尺上见过0。
拿出直尺,找一找“0”在哪里。
齐读:起点。
在自己的尺上找到0,指给同桌看看,告诉同桌0表示起点。
读直尺上的数,从左到右依次读一读。从0——5。
生4:温度计上也有0。这时的温度是0度。
生:注意0要封住口,要写得长长圆圆、要圆滑,没有棱角……
学生书空二三遍。
把书翻到课本第16页,先看0的笔顺图,再在格子里描一描,写一写。
学生进行评价。
生: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还可以表示0度。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试用) 补充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活动)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三、多样练习,巩固新知。
1、兔妈妈想要考考小朋友,看看谁学得最好。(“想想做做”第1题(“小猴摘桃”的故事)。
2、“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大家写得这么好,兔妈妈邀请了数字娃娃和咱们一起学习,大家欢迎吗?你瞧瞧,他们你争我抢地把队伍都搞乱了,小朋友们你能来帮他们排排队吗??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数0,大家学习过以后有什么想法?
学生独立填写,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填写。汇报交流。
先请小朋友轻声读一读,再写数(一定要写漂亮啊)
生:我们做一切事情都是从0开始,而且要认真去做,如果不注意,到头来就会一场空,什么也没有,就是0了。希望小朋友们做每件事都要认真对待。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尾 页(试用)
当 堂 检 测 设 计
一、数一数。
( ) ( ) ( )
二、找规律。
(1)( )、1、( )、3、4、( )。
(2)5、( )、( )、2、1、( )。
☆补充设计☆
作 业 设 计
找找身边0还能表示哪些情况
板书设计
“0”的认识
教 学 反 思
10的认识
教学内容:64—65页及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10认识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10的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10的组成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器、课件、尺子
一、引入新课
1、猜謎引出已认识的数0—9。
同学们,我们来猜猜谜语,好不好?
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
0和6之间有哪些我们认识的数?
(伸出5指)它添上2是谁?
7的相邻数是谁?
8再添上1是几?
2、9再添上1是几?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1)生活中和10有关的事情很多,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
(2)请小朋友们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8人)
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谁有办法?
学生回答:一个小朋友站进去就可以了。
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3)同学们在学习中经常用到尺子,请小朋友观察(实物投影)9有8的后面,10在哪里,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10比0—9都大。
(4)刚才我们猜了谜底0—9的谜语,你能编谜底是10的谜语吗?先在4人小组里说一说,再选一个最好的给大家听。
2、比大小
(1)10和一个数比大小,谁能说一说。除了这种,还可以填什么?10○□
9○□,谁来说说。
认识1——5
课题
认识1——5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
学生有过具体情境中的数数及相应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个数。
学生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有用数进行交流的愿望。
学生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学生通过学习更爱学校、爱老师。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 加深对1~5各数含义的理解。
难点:学生把数字写规范、写工整。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教学方法:探索法。
教学手段:小棒、圆片,计数器、1——5卡片等。
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
学生已认识了1-5,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感知1-5各数的内含,并通过计数器拨数,将具体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试用) 补充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活动)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你知道教师节是哪一天呢?
这一天小朋友们唱歌、跳舞、表演节目来庆祝老师的节日,你们看(初始场景图)。
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图中有些什么,各有多少个?
二、动手实践,理解含义
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吗?
老师拿出三个苹果,你能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三、学习认数
1、认识数“1”
图中拉琴的有1人,有1架手风琴,有一块黑板。请你拿出1支铅笔、伸出1个手指头。
说明:刚才我们数的人或物都是1个。1可以在计数器上拨1颗珠表示,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指导学生用“1”说句话。
指导学生写“1”说明:写1是要写的稍微斜一些,笔画要直。教师示范,带领学生书写练习。
描数、写书时,注意学生的姿势和执笔方法,指导规范的写数。
2、认识数“2”
认识了1,接着我们要认识几呢?刚才图中的什么物体是2个。
请同桌的小朋友一起数出2支铅笔
生:9月10日教师节。
学生自己先数数。
全班交流:
教师和学生一起数出图中的物体和人的个数。
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学生表达
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学具表示。
学生拿出1支铅笔、伸出1个手指头。
学生用“1”说话。
如:我有1个文具盒等。
学生在课本上描“1”,独立写”1”。
生:2。
同桌的小朋友一起数出2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试用) 补充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活动)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2块橡皮、2个文具盒放在一起。请你伸出2个手指。
2也可以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原来有1颗,再添上1颗珠就是2颗珠(边说边拨)
2盆花、2支铅笔、2个手指……都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
指导学生用“2”说句话。
教学“2”的写法,分析字形,说明:写“2”是要在哪里拐弯,拐弯时要写的流畅一些,带领学生书空练习。
3、用类似的方法认识3、4、5各数。在指导学生写4、5时讲清每个数字先写哪一笔,再写哪一笔;还要注意5和3的区别。
4、学生按顺序齐读1——5各数。再倒着数一遍。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数?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几个数。
支铅笔、2块橡皮、2个文具盒放在一起。
学生伸出2个手指。
学生摆出2跟小棒、数出2个圆片。
学生在课本上描“2”,独立写”2”。
学生按顺序齐读1——5各数。再倒着数一遍。
学生齐读1-5。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尾 页(试用)
当 堂 检 测 设 计
一、按数的顺序填数:
(1)1、( )、3、4、( )。
(2)( )、( )、3、( )、( )。
二、数一数,圈一圈:
从左边数第4个。
2、从右边数第2个。
☆补充设计☆
作 业 设 计
猜数游戏:
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
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
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这个数是几?
板书设计
1——5的认识
教 学 反 思
认识6—9
课题
认识6—9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
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6—9的过程,认识并会读写6—9,掌握6—9的顺序。
在数数、认数的过程中,学生初步养成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初步的数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会写、读6-9的数;理解6-9各数的含义。
难点:会写、读6-9的数;理解6-9各数的含义。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教学方法:探索法。
教学手段:挂图、教具
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知识后进行教学的。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了6-9的数字,因此本节课在学生认识6-9各数的产生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各数的含义,着重加强常规训练。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试用) 补充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活动)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诱趣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做各种游戏,这里有几个小朋友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呢。(出示主题图)
问:这幅图里藏着一些我们还没有学过的数,你能找出来吗?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6、7、8、9
二、实验操作,巩固新知
1、摆一摆。
(1) 再摆几个是6个?
再摆几个是7个?
摆蓝花片,要比6大比8小,再添几个是8个?
摆红花片,要比8多1.
2、排一排。
我们一共学习了0-9这么多数,请你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让它们站好队。
同桌游戏。
4、练一练。想想做做1、2。
三、6-9的书写
1、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6、7、8、9个珠子,请学生从学具中找到这些数字卡片。
2、教师说数,学生举相应的数
学生在图中找出6、7、8、9。
动手摆一摆。
说说自己摆的方法。
摆出花片。
学生从学具中拿出卡片,排好顺序。
同桌游戏:9比谁大,8比谁小,在5和7中间的那个数是几,8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是谁?
学生认真完成。
学生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并从学具中找到这些数字卡片。
学生举起卡片。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试用) 补充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活动)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字卡片。
3、学写6~9。
学生说说6、7、8、9的书写方法,教师再指导。先讲清起笔、运笔。?
四、总结全课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学得高兴吗?你们每个同学都很认真。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同伴给你什么帮助?
组长说数,组员举数字卡片。?
学生交流写法。
临摹写在21页的格子里。
互相说说,再告诉大家。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尾 页(试用)
当 堂 检 测 设 计
一、找出最大的数,填在 中。
(1)7、5、9、4、3、8
(2)1、4、2、9、8
二、找出最小的数,填在 中。
(1)6、5、2、8、7
(2)3、2、9、4、0
☆补充设计☆
作 业 设 计
分类,填数。
1、4、9、5、0、7、6、8、2、3
(1)比5小的数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5大的数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6——9的认识
教 学 反 思
8和9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练数出8和9,会正确读写,并能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能力目标:、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
3、情感目标: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8和9的写法。
2、难点: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
教具准备:课件,圆片,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出示主题图。
师:老师用数字组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聪明的小朋友,你们能把他们都找出来吗?
学生找数字,教师操作把这些数字拉下来摆端正。
师:大家找得真好,说明我们都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我们看这些淘气的数字,哪些数字你还不太了解呢?
对了,今天我们就学习:8和9的认识(板书)。
二、讨论交流,探索新知
1、质疑。
师:你想了解哪些关于8和9的知识呢?
学生各抒己见。
2、到生活中寻找8和9。
课件展示:学校花坛一角师生共同整理花坛的场面,最后定格出现主题图。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已有的知识一同去花坛走一走,数一数,看看你有什么好的发现。
学生活动、汇报、交流。
生1:花坛的两边有8棵松树。
生2:花坛里有8朵美丽的花。
生3:黑板上写着“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大字。
生4:有9只蝴蝶在花丛中飞。
生5:黑板的前面摆放着9盆花。
生6:有8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共9个人整理花坛。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细致,图中树、花朵、大字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图中的盆花、蝴蝶、人物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
3、动手摆8和9。
师:现在就请你从学具盒里选出你喜欢的学具,边选边数,把它放在文具盒下面,(学生活动:摆学具、互数学具)一边摆一边想,摆完几摆8,把8摆完摆几。
4、说说生活中的8和9。
师:你们看,8像一个小葫芦,9呢,就像是我们吃饭用的小勺子。看来8和9离我们真的好近,比如说《动漫世界》8点开始,螃蟹有8条腿……学生畅所欲言:我家门排号是9号,我有9本故事书……
小结: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我们平时要注意留心观察,让这些有趣的数字小伙伴走进你的生活。
5、教学数序。
(1)动手操作 (出示点子图)
这幅图上的点子表示8
你能拿出表示8的学具吗?
请自己摆一个喜欢的图形,你知道8是怎样来的吗?
那8个再拨上1个是几?
师出示计数器演示7加1等于8
请你拿出表示9的学具并摆一个图形
师出示点子图9
(2)出示尺子图
8在谁的后面?7的前面是几?
9的前面是几?7的后面是几?
(3)看看点子图,比一比谁多谁少?
比较大小
师:有两个老朋友都等得不耐烦了,他们是……
师:数一数,你能想到什么?如果交换位置呢?
(4)基序数
把左边的8只蝴蝶涂上蓝色,给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红色。
三、8和9的写法
写8的时候要注意写半格,空半格,8像什么?
上面的圆要写小点,下面写大点写9,先写圆再竖。
写8和9。①教师领写(讲解书写要领和占格情况);②学生书空;③描写、实写。
四、练习 (P59页练习八1、2题)
P59 1、数一数小兔在第几车厢?小猪呢?第3车厢是谁?
2、按从1到9的顺序连线。
教后反思: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 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但是,在这一教学环节上,我没有处理好板书。我完全是按照学生的回答来板书的,没有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