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红军吃过的野菜标本草注音:
焦灼 踉跄 蔫巴
捂 酸涩 拽
抽噎 一霎 飒飒
掀开 掠过
作者作品介绍 王愿坚,现代作家。1944年参加革命,1953年深入老根据地,采访了许多革命前辈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从而激发了创作热情,丰富了创作题材。从1976年年底到1977年7月,王愿坚连续写了10篇以长征为题材的短篇小说,“这些作品,是用短篇小说这种艺术形式来塑造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的一个尝试。”本文就成功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文体特点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段,用生动细腻的描写来刻画人物。
小说情节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学习目标 理解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学习文中细腻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理清思路,分析结构 本文为何以“草”为题?
围绕“草”作者写了哪些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明确本文的情节构成 研读描写,感受形象 两个主要人物
找出文中描写他们的句子,研究其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周副主席: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杨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揣摩语句,体悟深意 题记
§38“革命斗争……把草吃得好一些!”
§39“也要记住这些草” 、 “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 、 “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
§40 “这些话,……又慢,又轻, ……像 沉雷一样隆隆地 ……”
§41 “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总结归纳,情感迁移 主人公:周副主席 线索人物:杨光
主题:这篇小说描述了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毒草而中毒的险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仅仔细辨识野草,而且亲口咀嚼野草,果断做出英明决策,引导红军正确对待困难的故事,突出展现了周副主席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领导艺术和高屋建瓴的领袖风范,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敬仰之情。 写作特色(1)以小见大。
(2)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3)紧扣线索“草”安排情节。误食毒 草——周副主席辨识毒草、咀嚼毒草——周副主席议论“吃草”,结构紧凑、脉络分明。
(4)语言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 情感迁移 “总理的惊人之处有六:一是死不留灰,二是生而无后,三是官而不显,四是党而不私,五是劳而无怨,六是去不留言。周恩来的六个‘大无’,说到底是一个无私。……总理在甩脱自我,真正实现‘大无’的同时,却得到了别人没有的‘大有’。有大智、大勇、大才和大貌——那种倾城倾国、倾倒联合国的风貌,特别是他的大爱大德。” ——梁衡《大有大无周恩来》布置作业 从课文联想开去,以“谈吃草”为话题,谈一点或几点自己的看法。 挣扎、挣脱 刨地、刨根 挣钱、挣命 刨冰、刨床
晕倒、晕头转向 火烧火燎
晕车、月晕 燎原之火、燎泡
悬崖勒马、勒令 给多音字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