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课件:第1单元诵读欣赏 诗人 领袖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课件:第1单元诵读欣赏 诗人 领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27 16:0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 诗人 领袖诵读欣赏 《诗人 领袖》 教学目标
一、理解毛泽东具有典型诗人气质的领袖形象
二、理解本诗角度的新颖、欣赏比喻的精当
教学难点
把握毛泽东具有诗人气质的领袖身份理解全诗
1943年10月10日出生,山东莱州人。现为山东作协会员、德州市作协副主席、德城区文联副主席。1988年被命名为德州市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陆续于《诗刊》、《星星》、《黄河诗报》、《诗神》、《绿风》、《时代文学》、《山东文学》、《北京文学》、《人民日报》等全国报刊发表诗歌八百余首,出版诗集《无涯之心》、《心形的叶子》二部。作品多次获奖,多次被《新华文摘》转载,收入多种全国性专集。叙事诗《石头》于《诗刊》发表后,被《新华文摘》转载;组诗《诗人毛泽东(外三首)》于《诗刊》发表后,很快又被《新华文摘》转载,收入90年《全国诗歌报刊集萃》等多种诗歌专集和中学语文自读课本,并在北京纪念毛主席《讲话》发表五十周年大型诗歌朗诵会上朗诵。组诗《共和国植被》获山东省纪念建党七十周年文艺创作征文诗歌一等奖。个人传略入编《中国专家大辞典》等十余种大型辞书。走近作者:任先青 采桑子 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忆秦娥·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西风烈,
长空雁叫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七律 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
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
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
冻死苍蝇未足奇。 清平乐 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结合语境理解下列诗句的意思:平平仄仄的枪声:
战地黄花 如血残阳 成了最美的意象:
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嘹亮了东方:毛泽东的许多诗来自革命战争,在毛泽东的笔下,诗与战斗和谐统一。将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生涯缔造新中国的过程比作一首气势磅礴的诗歌,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领袖毛泽东的半生的革命历程。诗人创造了壮美的意象指创立了新中国 赞颂毛泽东的历史功绩按要求填空:第一节:从诗的( ) 方面 设喻;
第二节:从诗的( )方面 设喻;
第三节:重点刻画诗人的形象与风格;
第四节:以代表诗作设喻;
第五节:从诗的( )角度设喻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毛泽东的( )之情。
形式吟诵赞颂内容讨论现代著名诗人柳亚子曾用“才华优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来高度评价毛泽东及他的词。你能否背一首毛泽东的与本诗内容有关的词?本诗是如何表现他作为诗人的一面的?
(1)化用了毛泽东的不少诗句,丰富了诗作的内涵
(2)把他领导大家创业开国比作诗人酝酿诗作,从诗歌创作的主要方面设喻。本诗是如何展现毛泽东的领袖风采的?
领导长征、战略家形象、在开国大典上的庄严宣告
本诗又是如何展现毛泽东的诗人风采的?
化用了毛泽东的不少诗句,并把他领导大家创业开国比作诗人酝酿诗作 姚雪垠说:“(毛主席)不是为写诗而写诗,而是由他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大风大浪中培养成的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人格,以及蓄积于胸中的革命激情,喷发而为诗。”因而,他的诗词,是一个领袖人物在革命过程中的抒情言志,既是风雷激荡的中国革命历程的艺术记载,又是领袖本人戎马倥偬的革命生涯的真实写照,激情洋溢,大气磅礴 。 讨论2、作为革命领袖的毛泽东,你能说出他的哪些重要的革命事迹?本诗又是怎么表现他领袖风采的?秋收起义、以农村包围城市、用枪杆子夺取政权等
长征、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思考你能否用一句话概括本诗中毛泽东的双重身份之间的关系?
这首诗的角度新在何处?毛泽东是具有典型诗人气质的革命领袖作者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切入,精当的设喻,既包含诗歌创作的主要的方面,又概括了毛泽东的形象与业绩。构思巧妙,比喻精当第一节,从诗的形式入笔,将枪声与漫漫长征路比做诗韵与诗行。
第二节,从诗的内容上设喻,将战略谋划与战斗生活比做创作构思与意象选择。
第三节,重点刻画毛泽东的诗人气质与领袖风范——想象丰富、挥洒自如、豁达豪放。
第四节,从代表诗作上着笔,把缔造共和国这一最伟大的贡献比作“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最后一节,则以诗歌吟诵来比喻开国宣言,并以“嘹亮了东方”颂扬了毛泽东功绩的历史地位。 首先,理解诗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其次,分析特色,选择诗的构思、表现方法、语言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结合以往学习诗歌的体会,想想欣赏诗歌一般有哪几个步骤?知识迁移仿造冰心诗的形式和内容,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首。
原诗: 仿诗:
墙角的花, ————
你孤芳自赏时, ————
天地便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