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课件:第2单元 5枣核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课件:第2单元 5枣核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27 18:5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枣 核
萧 乾
学习目标:
一、理解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增强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 二、了解作者怎样选用细小的生活材料,曲折地表达一个有深刻意义的中心思想。
北海公园唐人街 萧乾,蒙族,原名萧炳乾,北京人,1910年1月27日生,著名记者、作家、杰出的文学翻译家。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先后主编天津、上海、香港等地的《大公报·文艺》兼旅行记者。1939至1942年,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2至1944年为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研究生。1944年后任《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记者。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3至1955年任《译文》编委,1985年12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1989年4月任馆长。他是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委,民盟中央第五、六届常委,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副主任等。1989年4月,为美国伊斯塔德“国际文学奖”第十届评奖会评审委员。 ??? ?萧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最早在西欧进行采访的战地记者,他又是唯一在大陆落叶归根者。1995年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他“抗战胜利者作家纪念牌”。萧乾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新中国成立后,萧乾用他手中的笔讴歌社会主义祖国,向国内外读者介绍这一片新气象。1990年,八十高龄的萧乾和夫人文洁若应南京译林出版社之约,着手翻译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斯》,经过四年多的艰辛耕耘,付出了巨大的心力,才将这部旷世奇书联袂翻译出来,献给中国的广大读者。荣获中国作家协会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授予的“彩虹翻译奖”和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第二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一等奖。???? 萧乾作为一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文化人,复出于文坛后,与外界的接触频繁,曾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和部分省、市、自治区文史研究馆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会、研讨会以及馆员书画作品展览活动,并多次发表讲话,为团结老年知识分子、发挥馆员专长、弘扬民族文化、继承祖国文化遗产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他倡导并担任主编的大型《新编文史笔记》丛书,全套共五十册,约六百万字,已于1994年底全部出版,港台版也已面世,算得上是各文史馆的一大盛事。这套书汇集了全国二千多位文史馆馆员以及馆外一些誉宿名流亲闻、亲见、亲历的轶事掌故、琐闻杂记,都是弥足珍贵的史料,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并荣获1993年度中国图书奖。 ????萧乾的一生是坎坷的,但他的心始终和祖国联系在一起。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老一代知识分子热爱祖国、追求真理、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作为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他为社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人们的尊重。 姓名:萧??乾? 别名:若??萍? 生辰:1910年1月27日? 民族:蒙??族? 祭日:1999年2月11日?籍贯:北??京? 地区:北??京? 国家:中??国? 职业:记者?作家?翻译家? 注音或写汉字:蹊跷 山坳 嫣红
劈头 潜艇 厂甸
种籽 枣核 yīn切
玛nǎo 国jí 乾
qīqiāoàoyānpīqiándiànzǐhé殷瑙籍qián
情境1:枣核与“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比真是微乎其微,为什么以“枣核”为题呢?
思考,交流。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设置悬念的方法。精读课文内容 交流,阅读,勾画。
情境2:枣核长成枣树需要许多时间,友人试种枣核的想法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吗?
 枣核
_枣核
_枣核
_主题
设置悬念如获至宝
加深悬念解开悬念
为解乡愁点明主题
爱国情深索  见话点海外华人对故土的
依恋和思念之情开头是怎样巧设悬念的?有何作用
索要急切,不明用途。一设悬念如获至宝,不宣用途。再设悬念作用:吊起读者的好奇心,迫切想了解真相,引人入胜。 思乡的心理活动:
1、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2、体会出游子的心境3、想厂甸,想隆福寺 4、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5、近来老是想总布胡同院
里那棵枣树。 思乡的行动:
1、栽杨柳树,种睡莲。 2、亲手建造“北海”。 3、追忆在北海泛舟的日子。 4、试种家乡的枣树。( 暂未做) 选材特点:以小见大。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缺的是踩在祖国大地上的踏实感及主人翁之感,缺的是与故友欢聚的温馨,缺的是故乡亲人的亲情……结尾的内含: 点明老华侨思乡之情是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题目的作用:1、“枣核”是本文的线索,用它设置悬念,推进悬念,揭开悬念。
2、 “枣核”是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载体,将海外游子与祖国紧紧连在一起。语文活动:寻找寄托思乡爱国之情的其他方法。
情境3:除了文中提及的通过布置家乡味道的环境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外,海外游子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呢?
讨论交流。积累游子思乡的千古名句: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曹操《却东西门行》
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
--欧阳修《送惠勒归余杭》
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
  --崔涤《望韩公堆》
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恨以伤怀。
   -- 班彪《北征赋》
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