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分布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分布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1-27 17:0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学习指南】
◆乡村聚落是如何形成的?影响乡村聚落形
成的因素有哪些?
◆乡村聚落的形态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分布 的?
提示 现实中的乡村聚落在出现时间、大小、形态、居民点景观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思考
产生这些差异的地理背景是什么。
【自学探究】
一、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人类 总称。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 设施和 设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21·cn·jy·com
2、乡村和城市的有哪些区别?
二、乡村聚落及其分布
1.影响乡村聚落的形成、分布与发展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 、 、 、 等
(2)社会经济因素: 、 、 等
2.乡村聚落形态:
(1)乡村聚落按形态分哪两类?
(2)在旱作农业区、丘陵地区、缺水的干旱地区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我国乡村聚落可分为三大聚落系统:(见下表)
?
北方聚落系统
南方聚落系统
西部聚落系统
住宅形式
多平房,住宅有院落
多斜顶,屋前后是农田
帐幕式住宅
规模、密度
大型聚落、密度较小
中小型聚落为主、密度最大
小型聚落、密度最小
聚落形式
团状聚落
团状、带状各占一定比例
散居、流动性村落
农业生产
旱作为主
水田为主
灌溉农业、草场和高寒农牧业
三、城市与城市的形成
1.城市特点:具有 性、 性和 性
2.城市的形成: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
城市的形成条件:
(1) 的创新: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农业生产有剩余产品,是城市起源形成的物质基础
(2) 促进城市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出现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出现集市,交换地域扩大,集市演变为城市21cnjy.com
四、世界城市的发展
1.古城市分布:
多数诞生在河流的 上(大河冲积平原,有肥沃的 和便利的 条件,使农耕业在这些地区大大发展。河流冲积平原自古以来是农业生产先进地区,能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2.古城市的兴衰:起落很大,发展很不稳定,水平很低
(1)早在 年,在 、 、 流域诞生了早期城市
(2) 以后,欧洲地中海地区产生了 、 文化,并出现了 、 的城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11世纪以后,城市在欧洲再次兴起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城市的发展: 迅速增多, 空前增长, 规模迅速扩大。21教育网
五、中国城市的发展:
1.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1)受 影响最大,受 影响次之,受 影响最小。
(2) 发展不平衡
(3) 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2.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
(1) 地区,近代工商业城市迅速发展, 经济发展很慢,城市基本上处于 状态
(2)一些设有租界的城市形态布局、功能结构带有强烈的 色彩
(3)缺乏 ,形态 ,建筑风格
3.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的发展
(1)各级城市普遍发展
(2)城市规模 ,城市建设水平 ,出现了一大批 以上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