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第3单元 19.空气中有水吗
教 学
目 标
1.能说出水蒸气遇冷会形成小水珠或小冰晶?
2.能通过实验研究,知道饮料罐外壁水珠的形成条件
教材
分析
重点
?能通过实验研究,知道饮料罐外壁水珠的形成条件
难点
能通过实验研究,知道饮料罐外壁水珠的形成条件
教具
课件
预习案
想一想:地球上哪里有淡水?
合作探究、 课堂展示、 当堂作业
个性添加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的水?
1、师:关于水,我们了解哪些?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将自己知道的关于水的内容进行简单记录。?
2、汇报交流,师有目的地进行板书,帮助学生概括、梳理。?
3、师生交流总结,把关于水的知识归结为几个方面: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形态、水的作用、水与生物的关系、水的基本特点等。
4、播放一小段关于水的影像资料,进行拓展,同时渗透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自主体验,合作探究
1、师:在这几个袋子中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水、醋、牛奶、空气这些物质。(出示几个不透明的袋子)在不打开袋子的前提下,你们有什么办法猜测里面装的是什么,水又装在哪个袋中吗?并思考这么猜测的根据是什么。?
2、生实践,师巡回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观进行感知,并了解学生的想法。
3、交流讨论:你们猜测的结果如何?你们猜测的依据是什么?这些物质中,比较难辨别的
1.你知道水是什么?(复习第一课时关于水的有关知识)?
2.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每天读离不开水,是这样的吗?请你结合生活,说说看。?
学生小组合作,各抒己见,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方方面面人们生活离不开水的实事;还可以从植物、动物也离不开水的实事。老师及时予以评价,强调水在自然界中、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
学
过
程
是哪些,为什么??
讨论交流:把这些较难辨别的袋子单独取出,如果可以打开袋子,但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能准确地找到水吗?打算怎么做?为什么??
5、生实践?
6、师:对于袋中所装的物质,我们都有了自己的猜测,请大家把袋子都打开,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7、引导学生将袋中所装的物质进行分类,交流汇报自己的理由。
分析比较,归纳概括
把关于水的知识归结为几个方面: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形态、水的作用、水与生物的关系、水的基本特点等。
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根据学生交流汇报的情况,告诉学生固体、液体和气体是正确分类方法中的一种,同时让生生进行交流,人们这样进行分类的理由是什么。并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固体、液体和气体还有哪些。
板
书
设
计
19.空气中有水吗
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形态
水的作用、
水与生物的关系、
水的基本特点等。
作
业
布
置
想一想:我们生活在工业园区,面对水和空气的污染,你说怎么办?
教
学
后
记
对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可以让学生课前去观察,收集信息,学生学习兴趣会更好。比如,在这课教学之前,我如果让学生去调查一下家乡的饮用水情况,也许就会有学生发现有的水源被污染了,意识到要保护水,让孩子亲身体验,比教师在课堂上讲述会起到更好的效果。2、在导入设计时,不但要让学生感兴趣,重要的是教师的设计要能真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师应对教材深入理解和挖掘,吃透教材,以便更好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