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新文化运动 ——思想解放之风暴一、彷徨与思考思考1:袁世凯称帝说明了什么?袁世凯称帝,民主共和没有真正实现,人们追求的民主共和思想化为泡影,专制主义思想大道逆行,帝制复辟的土壤依旧存在。为了与旧思想文化作斗争,掀起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复辟帝制------政治上的倒退
尊孔复古------思想上的封建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袁世凯称帝,民主共和没有真正实现,人们追求的民主共和思想化为泡影,专制主义思想大道逆行,帝制复辟的土壤依旧存在。为了与旧思想文化作斗争,全国掀起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为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补了一课。思考2: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什么?“1915-1916年的中国,政治及思想界之沉闷、彷徨,已到了足以压跨人的地步 …… 《新青年》慢慢发展出一条新路,认为解决当时中国的政治不能只靠政治,要靠文艺、伦理、思想方面的变革… … 如果不彻底改造思想文化,则旧政治会不断循环再生,会不断有袁世凯之类的人物出现。”——王汎森院士为纪念《新青年》创刊90周年答记者问历史回眸批判————思想,宣传————文化,主张实行———封建专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二、启蒙与拯救1.启思想之蒙——陈独秀创办《新青年》①时间:1915年②标志:《青年杂志》的创刊(后改名为《新青年》) 上海→ 北京陈独秀鲁 迅胡 适李大钊③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1.启思想之蒙——灵魂人物二、启蒙与拯救二、启蒙与拯救“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
——李大钊《民彝与政治》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即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民主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科学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指倡导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要求以民主政治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建立名副其实的民主共和国。 民主:科学:指提倡以科学的精神、态度和方法对待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反对愚昧和迷信。 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
??????????? ——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打破“宗教上,政治上,道德上自古相传的虚荣、欺人、不合理的信仰”,树立“真实合理的信仰”。
——陈独秀:《偶象破坏论》Science民主科学Democracy二、启蒙与拯救1.启思想之蒙——两面旗帜④旗帜: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⑤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蔡元培北京大学红楼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材料一: 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 存其一必废其一。
——节选自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节选自陈独秀《本志罪案答辩书》1.提倡民主科学 ;反对专制迷信二、启蒙与拯救2.救国救民,不破不立——“打孔家店”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思考2:“孔家店”指的是什么?挂着孔子招牌的封建礼教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提倡 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材料三: 陈烈女名宛珍,绍兴县人。年十七,字王远甫之子菁士。菁士于本年三月病死,年十八岁。陈女闻死耗,即沐浴更衣,潜自仰药。……曰:“儿志早决,生虽未获见夫,殁或相从地下……”言讫,遂死。
——节选自 胡适《贞操问题》
材料四:“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节选自 鲁迅《狂人日记》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主张:建立独立人格,平等人权的新道德。
口号:打孔家店
内容:向封建礼教发动猛烈攻击,锋芒直指儒家思想,对尊孔浊流进行有力的回击。鲁迅在《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二、打孔家店你能够列举哪些“吃人的礼教”?哪些封建仁义道德、封建礼教束缚、压迫了人们?贞节牌坊——从青春到坟墓的漫长苦守,一个女人终身幽禁的证明 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2018-10-14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化学实验室内。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排球活动 有的同学把《新青年》从第一期读到最后一期,这使我级文风一变,再也不写堆砌词藻、空疏无物之古文了”。
北京女子高师学生程俊英新道德表现:
男女平等、个性解放、人格独立、权利平等材料五: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节选自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发端:白话文运动
代表:
胡适: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口号,改造旧文学为适宜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学。
影响:对传播新思想、繁荣文学创作,推广国民教育,起了重要作用。三、文学革命《文学革命论》《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革命”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批判封建统治和封建道德《狂人日记》胡适写的第一首白话诗原名叫《朋友》改名《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胡适的一份电报 P52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1917年2月,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中提出文学改良的八项内容:“一,须言之有物.二,不摹仿古人.三,须讲求文法.四,不作无病之呻吟.五,务去滥调套语.六,不用典.七,不讲对仗.八,不避俗字俗语.”“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敬告青年》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提倡民主科学 ,反对专制迷信李大钊1918年底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发表《庶民的胜利》等一系列文章,热情赞项十月革命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新青年》杂志创刊 1915年“民主”(德先生) “科学”(赛先生)《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封建思想文化新
文
化
运
动1、性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给专制主义以空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与进步,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哪些影响?(其性质、意义是什么?)影
响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局限: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辩证取舍、择善而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资产阶级维新派变法图强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科学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制度层面文化层面地主阶级洋务派自强求富器物层面1.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为维护清朝统治进行的一场封建自救运动;
2.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3.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进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激进派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进行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得上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存在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余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从上述材料表现了什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的绝对肯定,具有激进主义色彩。材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摘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以此为口号,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2)陈独秀等人掀起的这场运动在中国的影响是什么?结合材料二说说这场运动有哪些局限性。(1)“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
(2)影响: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追求民主和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探索救国救民的道理;为五四运动的发生起了思想宣传和动员作用。
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倾向,一直影响到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