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28 10:5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过程:
一、 张骞通西域
1 .西域
汉代人把今天的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背景
西汉初的西域,小国林立,收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大月氏被匈奴一步步向西驱赶。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
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目的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作用
熟悉了西域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及想和汉朝往来愿望
互派使节,交往日趋频繁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背景:张骞开辟通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
运输的主要物品:丝绸
路线: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
2. 海上丝绸之路
广东沿海港口 马来半岛 孟加拉湾 印度半岛
3. 丝绸之路的作用和价值
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友好往来。
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
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三 、对西域的管理
背景: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
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职责: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意义: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是我国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