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文科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文科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28 18:3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泰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文科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3.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道德准则和哲学基础的思想流派是 ( )
A.道家、墨家 B.儒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墨家、道家
4.体现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是(  )
A.到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 B.强本节用,人给家足
C.不辨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D.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
5.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  )
A.韩非子???? B.孟子????C.董仲舒? ??D.朱熹
6.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 )
A.课程设置多样化???????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
C.向社会下层扩展???????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
7.有这样一种思想,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强调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将个人、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它是( )
A.早期儒学 B.黄老学说 C.董仲舒的新儒学 D.宋明理学
8.下列关于宋代理学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B.排斥了孔孟正宗学说的影响
C.强调社会责任心,异于佛老境界 D.丰富并更新了传统儒学思想
9.下面是顾炎武《日知录》部分内容摘录。据此可以判断,顾炎武主张 ( )
A.以民为本,实行“仁政”?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强调“法治”,君臣平等?? D.限制君权,实行“众治”
10.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 )
①反对儒家思想 ②反封建专制 ③经世致用 ④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下列几项科技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指南针(司南)出现③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④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③④①②
12.在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积极作用最为显著的发明是 (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13.某同学想临摹行书字帖,应选择下列著名书法作品中的( )
A B C D
14.下列关于中国绘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 B.中国绘画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元朝时期市井的生活
D.文人画能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
15.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
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是( )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16.“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
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
③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
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7.京剧成为流行全国的最大剧种是在( )
A.清朝时期 B.明朝时期 C.明朝中后期 D.元朝末年
18.林则徐到澳门巡视,总觉得“夷服太觉不类”,“婚配由男女自择,不避同姓,真夷俗也”。这反映出林则徐 (  )
A.对西方文明认识不断加深????B.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C.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D.秉承“中体西用”理念
19.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文献是( )
A.《狂人日记》 B.《孔子改制考》  C.《庶民的胜利》 D.《文学革命论》
21. 在近代中国,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为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关于两个派别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针锋相对,势不两立 B.齐心协力,相得益彰
C.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2.近代某思想家在其言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该思想家的观点是( )
A.反对中体西用,主张完全照搬西方文化 B.认为中西方文化各有各自独特的体用
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主张中体西用 D.认为中体西用在当时不被人们所认可
23.以下进步刊物宣传了 (  )

A.维新变法思想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思想 D.毛泽东思想
24.陈独秀认为,“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的基本态度是( )
A.彻底批判,全面否定 B.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万世圣论,不容置喙 D.中西互补,古今交融
25.“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的主要含义不包括( )
A.以革命的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B.把反清与建立资产阶级统一的民族国家结合起来
C.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
D.将反清与反帝结合起来
26.孙中山思想发生转变,提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不包括( )
A.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不断失败
B.认识到清政府本来面目,突出反对清王朝统治
C.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27.“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找到“正确道路”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B.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
28.毛泽东在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时指出:“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原子弹)。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增加经济建设的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这段论述出自 (  )
A.《论持久战》???????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论十大关系》??????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29.右图是1985年9月23日美国《时代》封面。封面的标题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对此标题的正确分析是 ( )
A.中国开始远离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B.中国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道路
C.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同于苏联模式
30.1984年,邓小平在谈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说:“农村这一套不能完全搬到城市,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城市改革“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这体现了邓小平改革思想中 ( )
A.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B.实事求是的原则
C.紧紧依靠群众的思想??????D.全面改革的思想
二、非选择题(第31题13分,第32题18分,第33题9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孔子)以“仁”做为礼乐精神的内核,“对中国文化而言,是承先启后的一大开创。”……礼乐的推行对个体而言,是为了道德的完善,成为仁德之人;对群体而言,是为了“爱人”,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赵玉敏《以“仁”释礼,援“仁”入乐》
材料二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三?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宣等《韩愈评传》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是如何丰富“礼”内涵的? 归纳“礼”的价值追求。(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4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6分)
3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提倡的人生道路。请把与“修身”、“齐家”相对应的儒家名言的序号填在括号内。(4分)
?? 修身:(? 答题纸 )??????? 齐家:( 答题纸 )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供养、赡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③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⑤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⑥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2)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6分)
社会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主要原因
洋务思潮
“中体西用”
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维新思潮
?①
?②
新文化运动
?③
?④
(3)在新文化运动中钱玄同提出要“废除汉字”, 鲁迅提出“不读中国书”、“打倒孔家店”等口号,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4分)

(4) 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中后期,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翻译、出版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的著作,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试概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所产生的重大影响。(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而且共和政治不仅因为他是政治的根本原则,适合于中国国民的需要,并且在进行革命上也是有力的。”
——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
材料二 农村包围城市表面看起来很怪异,实际上却有很多精妙之处,它在当时促使中国革命的成功,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材料三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从事革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思想成果。
(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包围城市”的实践成果。(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的内涵。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者的共同目标。(4分)

长泰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文科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1—5 ACBCC 6—10 DDBDB 11—15 CACCC 16—20 CACCB
21—25 CBCAD 2 6—30 BDCDB
二、40分
31.(1)丰富:以仁为内核;(1分)
追求:完善道德;和谐人际关系。(2分)
(2)品德: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2分)
政治抱负: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2分)
(3)不同: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4分)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2分)
32.(1)修身:(③⑤)齐家:(①⑥)(4分)
(2)(6分)
社会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主要原因
维新思潮
利用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分
新文化运动
“打倒孔家店”
“尊孔复古”逆流;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2分
(3)这是对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不值得提倡。这种态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思想根源。我们对待儒家思想应该持“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4分)
(4)①为中共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②中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③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答任意两点即可,4分)
33.(1)孙中山反对专制,崇尚共和。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3分)
(2)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2分)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