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八上科学【分层测试AB卷】基础篇(A卷):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3.4-3.5)(A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八上科学【分层测试AB卷】基础篇(A卷):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3.4-3.5)(A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11-28 14:45:58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年八上科学【分层测试AB卷】基础篇(A卷)
(考试范围:3.4-3.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一项是 (  )
A.猫静伏在老鼠出没的洞口 B.变色龙体色由褐色变成绿色
C.母兔生下的小兔有黑兔和白兔 D.蝙蝠白天栖息于岩壁上
2.下列现象属于社会性行为的是 (  )
A.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觅食
B.平时单独行为或雌雄相伴的狼,到了冬季就集合成群,形成有首领有分工的,并能利用各种通讯手段保持联系的集体21cnjy.comwww-2-1-cnjy-com
C.岩洞里居住着数百只蝙蝠,它们悬挂在洞顶岩壁上,有各自固定的位置
D.固着在海底的珊瑚群,繁殖季节在潮汐到达高潮时,统一行动,同时产卵
3.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
A.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B.狗辨主客、壁虎断尾、鹦鹉学舌
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婴儿吮吸、蜘蛛织网、孔雀开屏
4.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象喂自己的雏鸟一样。就这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下列有关这方面事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④
5.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动物的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
D.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6.关于生物体温调节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蛙、蛇在天气寒冷时,会增加活动量来产热
B.人类在天气炎热时,皮肤血管扩张,流入皮肤的血液量增多,增加散热
C.小狗在天气寒冷时,肌肉颤抖,增加产热
D.水牛在天气炎热时,食欲减退、活动迟缓,可以减少体热产生
7.下列关于皮肤与散失水分的关系,正确的是( )
A.人体在寒冷的冬季也能通过皮肤散失水分
B.人体在寒冷的冬季不能通过皮肤散失水分
C.人体皮肤只有在出汗的情况下才散失水分
D.出汗的作用是排泄
8.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生来就有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有利于生存与繁殖
D.能伴随动物一生
9.恒温动物体温的特点是 (  )
A.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并保持不变
B.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但温度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
C.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都一样,但各部位温度保持不变
D.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都一样,温度也是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
10.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 (  )
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液分泌增多;
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⑥骨骼肌战栗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④⑤⑥ D.①②③
11.人在高温环境中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中暑现象,这是由于( )
A.骨骼肌发生痉挛,体内产热太多 B.皮肤血管多数扩张,血流量过大
C.体内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导致体温升高 D.汗液分泌太多,导致体内失水
12.如图表示的是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相对速度大小。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 21*cnjy*com
A.不管休息还是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
B.运动时人体血量增加
C.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食物消化
D.运动时骨骼肌产热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13.在炎热的夏天,从室外进入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人体将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
A.尿液减少,排出的尿液中尿素的质量分数变大
B.在神经等调节下皮肤血管的口径变小
C.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减少
D.小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14.如图表示在不同气温下甲动物体温的变化情况,则 图中的甲动物最不可能的是(  )
A.鲸
B.蝙蝠
C.麻雀
D.鱼
15.早产儿出生后,往往被安置在育婴箱中进行监护,这主要是由于(  )
A.早产儿质量较轻,体质差 B.早产儿从母体获取的养料不够多
C.避免早产儿被病菌感染 D.早产儿体温调节机制发育不完善
16.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体温调节中枢在脑干中 B.皮肤内分布着冷觉和温觉感受器
C.“寒颤”是立毛肌收缩的结果 D.分泌的汗液只有蒸发才能带走热量
17.小明因感冒在家休息。在父母的嘱咐下,小明每隔2小时对自己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并记录如下表(其中在15:00测完体温后服用了退烧药)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时间 7:00 9:00 11:00 13:00 15:00 17:00 19:00
体温(℃) 36.9 37.2 38.2 38.2 38.5 37.5 37.3
A.小明在家休息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
B.小明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小明在11:00~13:00间,其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D.小明在服用了退烧药后的四小时内,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18.舒洁同学学了“体温的控制”这节内容后,归纳了以下四句话,其中不当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不管在冬天还是夏天,都相对恒定在37℃左右
B.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C.当外界温度低于体温时,汗液蒸发是主要的散热方式
D.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来调节的
19.如图所示是某两类动物耗氧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恒温动物,乙是变温动物
B.甲、乙都是恒温动物
C.甲、乙都是变温动物
D.甲是变温动物,乙是恒温动物
20.人体有恒定的体温,主要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能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在某状况下的产热统计图,根据图表判断他们所处的状况分别是(  )
A.甲处在安静状态,乙处在运动状态 B.甲、乙都处在安静状态
C.甲处在运动状态,乙处在安静状态 D.甲、乙都处在运动状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21.如图表示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 ,可知甲图中情况发生时,外界气温_______,皮肤内大多数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皮肤的温度会_______,由皮肤直接散失的热量会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乙图是在________情况下发生的,同时汗液的分泌减少,从而使人体的散热量________,这样,可使人的体温保持正常。
22.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 、B 。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 。当人体处在45℃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21·cn·jy·com
(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这种反射弧属于 反射。
(4)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 。
23.请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课间休息时,同学们在教室玩耍,小明的手不小心被钉子扎了一下,立即缩回,这是属于___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这时,突然听到有人喊了一声:“老师来了!”教室里马上安静下来,这属于__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来源:21cnj*y.co*m】
24.下表为人处于安静和活动情况下,体内不同器官的产热量百分比,请回答:
产热量/%
安静 劳动或运动
脑 16 l
内脏 56 8
肌肉与皮肤 18 90
其他 10 1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__。
(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保持恒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_______________控制。
(3)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产热量显著增加,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4)夏季,当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________散热,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版权所有:21教育】
(5)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动物的行为非常有趣,实验人员在刚孵化出的小鸭(它们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周围放置一个大气球,经过若干天,发现小鸭会模仿和跟随飘荡的气球,而不会去模仿和跟随它们自己的母亲。小鸭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选填“先天性”或“后天学习”)行为。由此可以得出怎样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验证假设,可以进行如下实验:刚孵出的小鸭一睁开眼睛,你立即出现在它的面前,经过—段时间后,小鸭会模仿和跟随在你的后面吗?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
26.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对缺水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图中呈现的是骆驼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体温昼夜变化,通过两种情况比较可知,骆驼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来适应缺水环境的;这种对体温的调节是通过________(填“大脑”或“脑干”)中的神经中枢实现的。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6分)
27.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为了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器官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制定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实验步骤:①取两只性别与年龄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作处理作为对照;
③将甲、乙两鼠均置于人工温室内,温室温度为25 ℃,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2·1·c·n·j·y
(1)若甲鼠体温________,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
(2)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阅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在迷宫的一侧安上电极,而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一侧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侧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大约200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如图甲所示。21教育网
资料二:准备适当的食物,设置好障碍物,鸡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如图乙所示。
(1)蚯蚓走迷宫与鸡的绕道取食这两种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____行为。
(2)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___,学会某种行为的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21教育网
(3)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这种行为也会受到________因素的影响。
29.在动物行为研究时,常用到“迷宫实验”。如果人走迷宫,可以在正确路口做标志,以便下次走得更快些。那么小白鼠会怎样呢?
假设1:小白鼠有学习能力;
假设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做标志,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探究过程:①设计如图所示迷宫;②将小白鼠分组编号,实验组在正确路口放彩色纸,对照组不放彩色纸;③将小白鼠逐一放入起点A,并记录到达终点B的时间;④把数据逐一记入表格(单位:秒)。
组别 号别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实验组 1号鼠 69 43 12 25 17
2号鼠 87 49 58 46 41
3号鼠 53 39 15 32 14
对照组 4号鼠 92 32 38 13 19
5号鼠 60 41 37 66 33
6号鼠 63 19 13 30 12
(1)结论1:小白鼠有________________。
(2)结论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做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题分析:①用不同小白鼠分别做实验,实验结果一般来说是不相同的,因为不同的小白鼠的_________不同,同时实验过程还受_____________的影响。
(4)反思:这些探究活动对你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下图表示某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手臂皮肤血管内血液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变化。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l5℃快速上升至40℃。这个温度维持了50分钟,然后在B时刻又迅速下降至15℃并一直持续至C时刻。
(1)在A时刻到B时刻期间,皮肤血管的血液流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
(2)从A至B期间,皮肤还发生了其他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31.请根据以下材料,完成有关的探究实验:
资料一: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腹部会变成红色,相互间经常发生猛烈的搏斗。
资料二:身穿红色衣服的人经过鱼缸时,鱼缸中腹部变红的三刺鱼会出现攻击行为,而对穿非红色衣服的人无反应。为了探究引发繁殖季节的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生物实验小组将自制的4种模型分别投入到4个鱼缸中(内有大小基本相同的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各1条),观察三刺鱼的反应情况。模型形状与颜色和三刺鱼的反应情况记录如下表:【出处:21教育名师】
鱼缸 模型 三刺鱼的反应
1号 三刺鱼外形,腹部灰褐色 无反应
2号 三刺鱼外形,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3号 鲳鱼外形,腹部灰褐色 无反应
4号 鲳鱼外形,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1)如果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该假设的最简单的实验组合是1号和2号。21·世纪*教育网
(2)1号和2号、3号和4号两组对照实验的变量都是_________;通过这两组对照实验,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3)若以鱼体外形为实验变量,上表中可以形成的对照实验组合有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去掉2号、3号两组实验,只考虑1号和4号两组的实验,大家认为得出的结论会不准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雄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由它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行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3.4-3.5: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B B A A C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B D D C D C A 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21.(1)较高 升高 增多。
(2)寒冷 减少
22.(1)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肾上腺
(2)皮肤 蒸发散热
(3)非条件
(4)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
23.非条件 条件
24.(1)内脏 (2)体温调节中枢
(3)骨骼肌 (4)汗液蒸发 皮肤
(5)汗液难以蒸发导致人体内积聚的热量难以散去
25.后天学习
小鸭会把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物体当成自己的母亲 会
26.增大体温的变化幅度 脑干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6分)
27.(1)明显降低
(2)实验前要测定两鼠的体温;要重复实验避免偶然性;应选同一只小白鼠前后对照。
28.(1)学习 (2)强教育网 (3)遗传
29.(1)学习能力
(2)不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3)学习能力 外界环境
(4)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0.(1)皮肤血流量增加
(2)血管舒张,汗液蒸发
31.(1)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
(2)腹部颜色 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
(3)1号与3号、2号与4号
(4)1号与4号模型中包含2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的要求
(5)先天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