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知识解读方案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危机的加剧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军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结果:19世纪90年代中期,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的运动积极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洋务运动评价甲午中日战争时间、地点、人物:1895年春,日本马关、李鸿章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马关条约》时间:1894—1895年马关条约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序幕: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高潮:百日维新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人害谭嗣同等六人,戊戌变法失败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戊戌变法主要内容:割地、赔款。开放口岸、办厂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危机的加剧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时间、国家: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结果:清朝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时间、国家:1901年、11个国家主要内容影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抗击八国联军《辛丑条约》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危机的加剧单元框架构建核心一 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的异同点。
核心框架:核心问题突破核心要点: 例1 下面是一个同学对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做的比较,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要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
B.两者都注重培养新式人才
C.两者都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以解决统治危机
D.两者结局相同,都以失败告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以及准确识记、思考分析和比较判断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官员主张学习西方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发展近代工业,以获得强大的军事装备,增加国库收入,增强国力,维护清王朝统治。因此,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要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A项内容不是两者的相同点,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核心二 比较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
核心框架核心要点: 例2 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有( )
①鸦片战争——睁眼看世界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③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主共和思想蓬勃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重新认识世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掀起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目的的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后,维新思想迅速传播,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发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由此可见,①②③④都与题干中“鞭子”与“动弹”的关系相符合,故D项正确。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