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原子的结构

文档属性

名称 3.1.1 原子的结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11-29 08:5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自然界中的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水的天然循环。在此变化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改变的是自身的能量、间隔、运动速率、排列方式。是一种物理变化。电解水和氢气在氧气中的燃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在这个变化中水分子和氢分子、氧分子本身都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分子。但是氢原子、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而原子不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知识回顾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
各举两个例子。
2、水通电分解实验中:
不变的粒子是( )
改变的粒子是( )
3、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什么?
问题思考H原子和O原子H2O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 原子的构成学


标 1897年,汤姆生在原子内发现了电子,人们终于抛弃了原子不可分割的陈旧观念。 1803年,道尔顿提出: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1911年,卢瑟福通过精密实验证明在原子的的中心有一个极小的核,电子绕核高速旋转。一、化学史话: 原子的发现史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你都知道了吗?1、原子结构的认识史:
(1)200多年前近代化学之父 提出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实心球体。
(2)1897年, 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基础上,提出原子内部含有带负电的 ,从而得出原子可再分。
(3)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 用大量高速α粒子轰击金箔,推测原子是由 构成。




〆粒子轰击金箔重要实验二、原子结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论:
1、绝大多数的α粒子能够顺利穿过金箔,且不改变方向,
说明原子核很小,核外有较大空间;
2、少数改变原来的方向,
说明原子核带正电;
3、极少数被反弹回来,
说明原子核质量较大、体积小、带正电。原子可以再分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或者说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 原子的构成原子原子内部空间的想象 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但比原子小得多,原子核的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不显电性小结:原子的结构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三、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①原子核带正电原因是什么?
②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目称为 什么 ?
③核电荷数和质子数有什么样的关系?
④为什么说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电荷数表3-1 几种原子的构成原子中: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四、探寻原子构成的规律1.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 根据上表的数据,可以发现:…….碳原子和氧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分别相等。2.所有原子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相等。3.有的原子质子数等于中子数,有的不等。4.不同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不同原子核外电子数不同。
有一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中子数为66,则这种元素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为( )
A 49 66 B 66 49

C 66 66 D 49 49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五、试试身手六、我的收获2、原子是由带 电荷的 和带 电荷的 构成的,两者所带的 相等, 相反,因而原子整体不显电性。1、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质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
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
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试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