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数学中考一轮复习学案 第33节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18】数学中考一轮复习学案 第33节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1-06 11:40:05

文档简介


第五章图形与变换第33节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考点1.图形的平移
(1)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 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 .确定平移的两大要素是 .
(2)性质:①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 且 ,对应线段 且 ,对应角 .
②平移改变图形的 ,不改变图形的 和 .
■考点2.图形的旋转
(1)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 某点 ,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点定叫做 ,转动的角度叫做 .确定旋转的三大要素是 .
(2)性质:①图形中每一个点都绕着旋转中心旋转了 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 ______________ 的连线所称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 的距离相等.
②旋转改变图形的 ,不改变图形的 和 .
■考点1.图形的平移
◇典例:
(2016?济宁)如图,将△ABE向右平移2cm得到△DCF,如果△ABE的周长是16cm,那么四边形ABFD的周长是(  )
A.16cm
B.18cm
C.20cm
D.21cm
【考点】平移的性质.
【分析】先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EF=AD=2cm,AE=DF,而AB+BE+AE=16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C+CF+DF+AD,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即可
解:∵△ABE向右平移2cm得到△DCF, ∴EF=AD=2cm,AE=DF, ∵△ABE的周长为16cm, ∴AB+BE+AE=16cm, ∴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E+EF+DF+AD =AB+BE+AE+EF+AD =16cm+2cm+2cm =20cm. 故选C
◆变式训练
(2016?济南)如图,在6×6方格中有两个涂有阴影的图形M、N,①中的图形M平移后位置如②所示,以下对图形M的平移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
B.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
C.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
D.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

■考点2.图形的旋转
◇典例
1.(2015?广州)将图中所示的图案以圆心为中心,旋转180°后得到的图案是(  )
A.
B.
C.
D.
【考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图形不发生任何变化,绕中心旋转180°,即是对应点绕旋转中心旋转180°,即可得出所要图形.
解:将图中所示的图案以圆心为中心,旋转180°后得到的图案是. 故选:D.
2.(2017?天津)如图,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DBE,点C的对应点E恰好落在AB延长线上,连接AD.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ABD=∠E
B.∠CBE=∠C
C.AD∥BC
D.AD=BC
【考点】旋转的性质.
【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得到∠ABD=∠CBE=60°,AB=BD,推出△ABD是等边三角形,得到∠DAB=∠CBE,于是得到结论.
解:∵△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DBE, ∴∠ABD=∠CBE=60°,AB=BD, ∴△ABD是等边三角形, ∴∠DAB=60°, ∴∠DAB=∠CBE, ∴AD∥BC, 故选C.
◆变式训练

1.(2017?枣庄)将数字“6”旋转180°,得到数字“9”;将数字“9”旋转180°数字“6”.现将数字“69”旋转180°,得到的数字是(  )
A.96 B.69 C.66 D.99
2.(2017?贵港)如图,在Rt△ABC中,∠ACB=90°,将△ABC绕顶点C逆时针旋转得到△A'B'C,M是BC的中点,P是A'B'的中点,连接PM.若BC=2,∠BAC=30°,则线段PM的最大值是(  )
A.4 B.3 C.2 D.1
3.(2017?东营)如图,把△ABC沿着B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它们重叠部分的面
积是△ABC面积的一半,若BC=,则△ABC移动的距离是(  )
A. B. C. D.﹣
4.(2016?广州)如图,△ABC中,AB=AC,BC=12cm,点D在AC上,DC=4cm.将线段DC沿着CB的方向平移7cm得到线段EF,点E,F分别落在边AB,BC上,则△EBF的周长为   cm.
5.(2017?上海)一副三角尺按如图的位置摆放(顶点C 与F 重合,边CA与边FE叠合,
顶点B、C、D在一条直线上).将三角尺DEF绕着点F按顺时针方向旋转n°后(0<n<180 ),如果EF∥AB,那么n的值是   .
6.(2017?吉林)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AD=3.矩形ABCD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一
定角度得到矩形AB'C'D'.若点B的对应点B'落在边CD上,则B'C的长为   .
7.(2017?鞍山)如图,在△ABC中,∠ACB=90°,AC=4,BC=3,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
转得到△ADE(其中点B恰好落在AC延长线上点D处,点C落在点E处),连接BD,则四边形AEDB的面积为  .
8.(2016?安徽)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12×12网格中,给出了
四边形ABCD的两条边AB与BC,且四边形ABCD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直线AC.
(1)试在图中标出点D,并画出该四边形的另两条边;
(2)将四边形ABCD向下平移5个单位,画出平移后得到的四边形A′B′C′D′.
9.(2017?徐州)如图,已知AC⊥BC,垂足为C,AC=4,BC=3,将线段AC绕点A按逆
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线段AD,连接DC,DB.
(1)线段DC=   ;
(2)求线段DB的长度.
10.(2017?金华)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2),
B(﹣4,﹣1),C(﹣4,﹣4).
(1)作出△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A1B1C1;
(2)作出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若把点A′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后落在△A1B1C1的内部(不包括顶点和边界),求a的取值范围.
11.(2017?广安)在4×4的方格内选5个小正方形,让它们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请在图
中画出你的4种方案.(每个4×4的方格内限画一种)
要求:
(1)5个小正方形必须相连(有公共边或公共顶点视为相连)
(2)将选中的小正方形方格用黑色签字笔涂成阴影图形.(若两个方案的图形经过翻折、平移、旋转后能够重合,均视为一种方案)

一.选择题
1.(2017?菏泽)如图,将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连
接AA′,若∠1=25°,则∠BAA′的度数是(  )
A.55° B.60° C.65° D.70°
2.(2017?铜仁市)如图,△ABC沿着BC方向平移得到△A′B′C′,点P是直线AA′上
任意一点,若△ABC,△PB′C′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S1>S2 B.S1<S2 C.S1=S2 D.S1=2S2
3.(2015?丽水)如图,在方格纸中,线段a,b,c,d的端点在格点上,通过平移其中两
条线段,使得和第三条线段首尾相接组成三角形,则能组成三角形的不同平移方法有(  )
A.3种 B.6种 C.8种 D.12种
4.(2017?德阳)如图,将△ABC沿BC翻折得到△DBC,再将△DBC绕C点逆时针旋转60°
得到△FEC,延长BD交EF于H.已知∠ABC=30°,∠BAC=90°,AC=1,则四边形CDHF的面积为(  )
A. B. C. D.
5.(2017?泰安)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线段A′B′是线段AB绕某点逆时针旋转角α
得到的,点A′与A对应,则角α的大小为(  )
A.30° B.60° C.90° D.120°
二.填空题
6.(2016?台州)如图,把三角板的斜边紧靠直尺平移,一个顶点从刻度“5”平移到刻度
“10”,则顶点C平移的距离CC′=  .
7.(2017?黄冈)已知:如图,在△AOB中,∠AOB=90°,AO=3cm,BO=4cm.将△AOB绕顶
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1OB1处,此时线段OB1与AB的交点D恰好为AB的中点,则线段B1D=   cm.
8.(2017?贵港)如图,点P在等边△ABC的内部,且PC=6,PA=8,PB=10,将线段PC绕
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P'C,连接AP',则sin∠PAP'的值为  .
9.(2017?贺州)如图,在正方形ABCD内作∠EAF=45°,AE交BC于点E,AF交CD于点F,
连接EF,过点A作AH⊥EF,垂足为H,将△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若BE=2,DF=3,则AH的长为   .

10.(2017?眉山)△ABC是等边三角形,点O是三条高的交点.若△ABC以点O为旋转中心
旋转后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则△ABC旋转的最小角度是   .
解答题
11.(2007?安顺)如图,已知△ABC的面积为3,且AB=AC,现将△ABC沿CA方向平移CA
的长度得到△EFA.
(1)求△ABC所扫过的图形面积;
(2)探究:AF与B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12.(2009?咸宁)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AC剪开,再把△ACD沿CA方向平移得到△
A′C′D′.
(1)证明△A′AD′≌△CC′B;
(2)若∠ACB=30°,试问当点C′在线段AC上的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并请说明理由.
13.(2017?桂林)如图,在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我们将小正
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线段AB的端点均在格点上.
(1)将线段AB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线段A′B′,画出平移后的线段并连接AB′和A′B,两线段相交于点O;
(2)求证:△AOB≌△B′OA′.
14.(2017?长春)如图,在菱形ABCD中,∠A=110°,点E是菱形ABCD内一点,连结CE
绕点C顺时针旋转110°,得到线段CF,连结BE,DF,若∠E=86°,求∠F的度数.
15.(2017?莱芜)已知△ABC与△DEC是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1)如图①所示,连接AE,DB,试判断线段AE和DB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②所示,连接DB,将线段DB绕D点顺时针旋转90°到DF,连接AF,试判断线段DE和AF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16.(2017?大连)如图,在△ABC中,∠C=90°,AC=3,BC=4,点D,E分别在AC,BC上
(点D与点A,C不重合),且∠DEC=∠A,将△DC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E′.当△DC′E′的斜边、直角边与AB分别相交于点P,Q(点P与点Q不重合)时,设CD=x,PQ=y.
(1)求证:∠ADP=∠DEC;
(2)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7.(2017?安徽模拟)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
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C的坐标为(4,﹣1).
(1)把△ABC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对应的△A1B1C1,画出△A1B1C1,并写出C1的坐标;
(2)以原点O为对称中心,再画出与△A1B1C1关于原点O对称的△A2B2C2,并写出点C2的坐标.
18.(2017?仙桃)如图,下列4×4网格图都是由16个相同小正方形组成,每个网格图中
有4个小正方形已涂上阴影,请在空白小正方形中,按下列要求涂上阴影.
(1)在图1中选取2个空白小正方形涂上阴影,使6个阴影小正方形组成一个中心对称图形;
(2)在图2中选取2个空白小正方形涂上阴影,使6个阴影小正方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第五章图形与变换第33节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考点1.图形的平移
(1)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 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 平移 .确定平移的两大要素是 方向和距离 .21cnjy.com
(2)性质:①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 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 且 相等 ,对应线段 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 且 相等 ,对应角 相等 .
②平移改变图形的 位置 ,不改变图形的 形状 和 大小 .
■考点2.图形的旋转
(1)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 某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 ,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点定叫做 旋转中心 ,转动的角度叫做 旋转角 .确定旋转的三大要素是 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
(2)性质:①图形中每一个点都绕着旋转中心旋转了 相同 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 旋转中心 的连线所称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 旋转中心 的距离相等.
②旋转改变图形的 位置 ,不改变图形的 形状 和 大小 .
■考点1.图形的平移
◇典例:
(2016?济宁)如图,将△ABE向右平移2cm得到△DCF,如果△ABE的周长是16cm,那么四边形ABFD的周长是(  )
A.16cm
B.18cm
C.20cm
D.21cm
【考点】平移的性质.
【分析】先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EF=AD=2cm,AE=DF,而AB+BE+AE=16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C+CF+DF+AD,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即可
解:∵△ABE向右平移2cm得到△DCF, ∴EF=AD=2cm,AE=DF, ∵△ABE的周长为16cm, ∴AB+BE+AE=16cm, ∴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E+EF+DF+AD =AB+BE+AE+EF+AD =16cm+2cm+2cm =20cm. 故选C
◆变式训练
(2016?济南)如图,在6×6方格中有两个涂有阴影的图形M、N,①中的图形M平移后位置如②所示,以下对图形M的平移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
B.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
C.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
D.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
【考点】平移的性质..
【分析】根据平移前后图形M中某一个对应顶点的位置变化情况进行判断即可.
解:根据图形M平移前后对应点的位置变化可知,需要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 故选(B)
■考点2.图形的旋转
◇典例
1.(2015?广州)将图中所示的图案以圆心为中心,旋转180°后得到的图案是(  )
A.
B.
C.
D.
【考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图形不发生任何变化,绕中心旋转180°,即是对应点绕旋转中心旋转180°,即可得出所要图形.
解:将图中所示的图案以圆心为中心,旋转180°后得到的图案是. 故选:D.
2.(2017?天津)如图,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DBE,点C的对应点E恰好落在AB延长线上,连接AD.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ABD=∠E
B.∠CBE=∠C
C.AD∥BC
D.AD=BC
【考点】旋转的性质.
【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得到∠ABD=∠CBE=60°,AB=BD,推出△ABD是等边三角形,得到∠DAB=∠CBE,于是得到结论.
解:∵△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DBE, ∴∠ABD=∠CBE=60°,AB=BD, ∴△ABD是等边三角形, ∴∠DAB=60°, ∴∠DAB=∠CBE, ∴AD∥BC, 故选C.
◆变式训练
1.(2011?枣庄)如图,这是一个正面为黑,反面为白的未拼完的拼木盘,给出如下四块正面为黑、反面为白的拼木,现欲拼满拼木盘并使其颜色一致,请问应选择的拼木是(  )
A.
B.
C.
D.
【考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分析】将所给的拼木分别尝试拼接或由拼木盘观察,直接选出拼木.
解:A、C和D旋转之后都不能与图形拼满,B旋转180°后可得出与图形相同的形状,故选B.
(2017?聊城)如图,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使点B落在AB边上点B′处,此时,点A的对应点A′恰好落在BC边的延长线上,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BCB′=∠ACA′
B.∠ACB=2∠B
C.∠B′CA=∠B′AC
D.B′C平分∠BB′A′
2.【考点】旋转的性质.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BCB′=∠ACA′,故A正确,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BB'C,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到∠A'CB'=2∠B,等量代换得到∠ACB=2∠B,故B正确;等量代换得到∠A′B′C=∠BB′C,于是得到B′C平分∠BB′A′,故D正确.
解: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CB'和∠ACA'都是旋转角,则∠BCB′=∠ACA′,故A正确, ∵CB=CB', ∴∠B=∠BB'C, 又∵∠A'CB'=∠B+∠BB'C, ∴∠A'CB'=2∠B, 又∵∠ACB=∠A'CB', ∴∠ACB=2∠B,故B正确; ∵∠A′B′C=∠B, ∴∠A′B′C=∠BB′C, ∴B′C平分∠BB′A′,故D正确; 故选C.21*cnjy*com
(2017?枣庄)将数字“6”旋转180°,得到数字“9”;将数字“9”旋转180°数
字“6”.现将数字“69”旋转180°,得到的数字是(  )
A.96 B.69 C.66 D.99
【考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分析】直接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结合69的特点得出答案.
解:现将数字“69”旋转180°,得到的数字是:69.
故选:B.
(2017?贵港)如图,在Rt△ABC中,∠ACB=90°,将△ABC绕顶点C逆时针旋转得到
△A'B'C,M是BC的中点,P是A'B'的中点,连接PM.若BC=2,∠BAC=30°,则线段PM的最大值是(  )
A.4 B.3 C.2 D.1
【考点】旋转的性质.
【分析】如图连接PC.思想求出PC=2,根据PM≤PC+CM,可得PM≤3,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如图连接PC.
在Rt△ABC中,∵∠A=30°,BC=2,
∴AB=4,
根据旋转不变性可知,A′B′=AB=4,
∴A′P=PB′,
∴PC=A′B′=2,
∵CM=BM=1,
又∵PM≤PC+CM,即PM≤3,
∴PM的最大值为3(此时P、C、M共线).
故选B.
 
(2017?东营)如图,把△ABC沿着B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它们重叠部分的面
积是△ABC面积的一半,若BC=,则△ABC移动的距离是(  )
A. B. C. D.﹣
【考点】平移的性质.
【分析】移动的距离可以视为BE或CF的长度,根据题意可知△ABC与阴影部分为相似三角形,且面积比为2:1,所以EC:BC=1:,推出EC的长,利用线段的差求BE的长.
解:∵△ABC沿BC边平移到△DEF的位置,
∴AB∥DE,
∴△ABC∽△HEC,
∴=()2=,
∴EC:BC=1:,
∵BC=,
∴EC=,
∴BE=BC﹣EC=﹣.
故选:D. 
(2016?广州)如图,△ABC中,AB=AC,BC=12cm,点D在AC上,DC=4cm.将线段DC
沿着CB的方向平移7cm得到线段EF,点E,F分别落在边AB,BC上,则△EBF的周长为   cm.
【考点】平移的性质.
【分析】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EF=DC=4cm,进而得出BE=EF=4cm,进而求出答案.
解:∵将线段DC沿着CB的方向平移7cm得到线段EF,
∴EF=DC=4cm,FC=7cm,
∵AB=AC,BC=12cm,
∴∠B=∠C,BF=5cm,
∴∠B=∠BFE,
∴BE=EF=4cm,
∴△EBF的周长为:4+4+5=13(cm).
故答案为:13. 
(2017?上海)一副三角尺按如图的位置摆放(顶点C 与F 重合,边CA与边FE叠合,
顶点B、C、D在一条直线上).将三角尺DEF绕着点F按顺时针方向旋转n°后(0<n<180 ),如果EF∥AB,那么n的值是   .21教育网
【考点】旋转的性质; 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分两种情形讨论,分别画出图形求解即可.
解:①如图1中,EF∥AB时,∠ACE=∠A=45°,
∴旋转角n=45时,EF∥AB.
②如图2中,EF∥AB时,∠ACE+∠A=180°,
∴∠ACE=135°
∴旋转角n=360﹣135=225,
∵0<n<180,
∴此种情形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45
(2017?吉林)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AD=3.矩形ABCD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一
定角度得到矩形AB'C'D'.若点B的对应点B'落在边CD上,则B'C的长为   .
【考点】旋转的性质; 矩形的性质.
【分析】B′C=5﹣B′D.在直角△AB′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B′D的长度即可.
解:由旋转的性质得到AB=AB′=5,
在直角△AB′D中,∠D=90°,AD=3,AB′=AB=5,
所以B′D===4,
所以B′C=5﹣B′D=1.
故答案是:1.
 
(2017?鞍山)如图,在△ABC中,∠ACB=90°,AC=4,BC=3,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
转得到△ADE(其中点B恰好落在AC延长线上点D处,点C落在点E处),连接BD,则四边形AEDB的面积为  .2·1·c·n·j·y
【考点】旋转的性质.
【分析】通过勾股定理计算出AB长度,利用旋转性质求出各对应线段长度,利用面积公式解答即可.
解:∵在△ABC中,∠C=90°,AC=4,BC=3,
∴AB=5,
∵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点C落在线段AB上的点E处,点B落在点D处,
∴AD=AB=5,
∴CD=AD﹣AC=1,
∴四边形AEDB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 
(2016?安徽)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12×12网格中,给出了
四边形ABCD的两条边AB与BC,且四边形ABCD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直线AC.
(1)试在图中标出点D,并画出该四边形的另两条边;
(2)将四边形ABCD向下平移5个单位,画出平移后得到的四边形A′B′C′D′.
【考点】作图﹣平移变换.
【分析】(1)画出点B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D即可解决问题.
(2)将四边形ABCD各个点向下平移5个单位即可得到四边形A′B′C′D′.
解:(1)点D以及四边形ABCD另两条边如图所示.
(2)得到的四边形A′B′C′D′如图所示.
(2017?徐州)如图,已知AC⊥BC,垂足为C,AC=4,BC=3,将线段AC绕点A按逆
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线段AD,连接DC,DB.
(1)线段DC=   ;
(2)求线段DB的长度.
【考点】旋转的性质.
【分析】(1)证明△ACD是等边三角形,据此求解;
(2)作DE⊥BC于点E,首先在Rt△CDE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DE和CE的长,然后在Rt△BDE中利用勾股定理求解.www.21-cn-jy.com
解:(1)∵AC=AD,∠CAD=60°,
∴△ACD是等边三角形,
∴DC=AC=4.
故答案是:4;
(2)作DE⊥BC于点E.
∵△ACD是等边三角形,
∴∠ACD=60°,
又∵AC⊥BC,
∴∠DCE=∠ACB﹣∠ACD=90°﹣60°=30°,
∴Rt△CDE中,DE=DC=2,
CE=DC?cos30°=4×=2,
∴BE=BC﹣CE=3﹣2=.
∴Rt△BDE中,BD===.
 
(2017?金华)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2),
B(﹣4,﹣1),C(﹣4,﹣4).
(1)作出△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A1B1C1;
(2)作出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若把点A′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后落在△A1B1C1的内部(不包括顶点和边界),求a的取值范围.21·世纪*教育网
【考点】作图﹣旋转变换;作图﹣轴对称变换;作图﹣平移变换.
【分析】(1)分别作出点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对应点,顺次连接即可得;
(2)由点A′坐标为(﹣2,2)可知要使向右平移后的A′落在△A1B1C1的内部,最少平移4个单位,最多平移6个单位,据此可得.2-1-c-n-j-y
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
(2)∵点A′坐标为(﹣2,2),
∴若要使向右平移后的A′落在△A1B1C1的内部,最少平移4个单位,最多平移6个单位,即4<a<6. 【出处:21教育名师】
(2017?广安)在4×4的方格内选5个小正方形,让它们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请在图
中画出你的4种方案.(每个4×4的方格内限画一种)
要求:
(1)5个小正方形必须相连(有公共边或公共顶点视为相连)
(2)将选中的小正方形方格用黑色签字笔涂成阴影图形.(若两个方案的图形经过翻折、平移、旋转后能够重合,均视为一种方案)
【考点】利用旋转设计图案;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利用平移设计图案.
【分析】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用5个小正方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即可.
解:如图.

一.选择题
(2017?菏泽)如图,将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连
接AA′,若∠1=25°,则∠BAA′的度数是(  )
A.55° B.60° C.65° D.70°
【考点】旋转的性质.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C=A′C,然后判断出△AC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AA′=45°,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结果.
解:∵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
∴AC=A′C,
∴△AC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A′A=45°,∠CA′B′=20°=∠BAC
∴∠BAA′=180°﹣70°﹣45°=65°,
故选:C.
(2017?铜仁市)如图,△ABC沿着BC方向平移得到△A′B′C′,点P是直线AA′上
任意一点,若△ABC,△PB′C′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S1>S2 B.S1<S2 C.S1=S2 D.S1=2S2
【考点】平移的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分析】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可知△ABC,△PB′C′的高相等,再由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即可得到答案.
解:
∵△ABC沿着BC方向平移得到△A′B′C′,
∴AA′∥BC′,
∵点P是直线AA′上任意一点,
∴△ABC,△PB′C′的高相等,
∴S1=S2,
故选C. 
(2015?丽水)如图,在方格纸中,线段a,b,c,d的端点在格点上,通过平移其中两
条线段,使得和第三条线段首尾相接组成三角形,则能组成三角形的不同平移方法有(  )
A.3种 B.6种 C.8种 D.12种
【考点】利用平移设计图案;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
【分析】利用网格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出只有通过平移ab,ad,bd可得到三角形,进而得出答案.
解:由网格可知:a=,b=d=,c=2,
则能组成三角形的只有:a,b,d
可以分别通过平移ab,ad,bd得到三角形,平移其中任意两条线段方法各有两种,
即能组成三角形的不同平移方法有6种.
故选:B. 
(2017?德阳)如图,将△ABC沿BC翻折得到△DBC,再将△DBC绕C点逆时针旋转60°
得到△FEC,延长BD交EF于H.已知∠ABC=30°,∠BAC=90°,AC=1,则四边形CDHF的面积为(  )【来源:21cnj*y.co*m】
A. B. C. D.
【考点】旋转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利用解直角三角形得到BC=2AC=2,AB=,再利用翻折、旋转的性质知AC=CD=CF=1,∠ACB=∠BCD=∠FCE=60°,CE=CB=2,EF=BD=AB=,∠E=∠ABC=30°,则DE=1,接着计算出DH=DE=,然后利用S四边形CDHF=S△CEF﹣S△DEH进行计算.21·cn·jy·com
解:∵∠ABC=30°,∠BAC=90°,AC=1,
∴BC=2AC=2,
∴AB==,
由翻折、旋转的性质知AC=CD=CF=1,∠ACB=∠BCD=∠FCE=60°,
∴∠ACF=180°,即点A、C、F三点共线,CE=CB=2,EF=BD=AB=,∠E=∠ABC=30°,
∴DE=2﹣1=1,
在Rt△DEH中,DH=DE=,
S四边形CDHF=S△CEF﹣S△DEH=×1×﹣×1×=.
故选C.
(2017?泰安)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线段A′B′是线段AB绕某点逆时针旋转角α
得到的,点A′与A对应,则角α的大小为(  )
A.30° B.60° C.90° D.120°
【考点】旋转的性质.
【分析】根据题意,由直线AB与直线A′B′的夹角是90°即可确定旋转角的大小.
解:如图:延长AB、A′B′,直线AB与直线A′B′的夹角是90°,故旋转角α为90°.
故选C. 
二.填空题
(2016?台州)如图,把三角板的斜边紧靠直尺平移,一个顶点从刻度“5”平移到刻度
“10”,则顶点C平移的距离CC′=  .
【考点】平移的性质.
【分析】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顶点C平移的距离.
解:∵把三角板的斜边紧靠直尺平移,一个顶点从刻度“5”平移到刻度“10”,
∴三角板向右平移了5个单位,
∴顶点C平移的距离CC′=5.
故答案为:5. 
(2017?黄冈)已知:如图,在△AOB中,∠AOB=90°,AO=3cm,BO=4cm.将△AOB绕顶
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1OB1处,此时线段OB1与AB的交点D恰好为AB的中点,则线段B1D=   cm.【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考点】旋转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分析】先在直角△AOB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5cm,再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OD=AB=2.5cm.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OB1=OB=4cm,那么B1D=OB1﹣OD=1.5cm.
解:∵在△AOB中,∠AOB=90°,AO=3cm,BO=4cm,
∴AB==5cm,
∵点D为AB的中点,
∴OD=AB=2.5cm.
∵将△AOB绕顶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1OB1处,
∴OB1=OB=4cm,
∴B1D=OB1﹣OD=1.5cm.
故答案为1.5.
 
(2017?贵港)如图,点P在等边△ABC的内部,且PC=6,PA=8,PB=10,将线段PC绕
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P'C,连接AP',则sin∠PAP'的值为  .
【考点】旋转的性质;KK:等边三角形的性质;T7: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连接PP′,如图,先利用旋转的性质得CP=CP′=6,∠PCP′=60°,则可判定△CPP′为等边三角形得到PP′=PC=6,再证明△PCB≌△P′CA得到PB=P′A=10,接着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PP′为直角三角形,∠APP′=90°,然后根据正弦的定义求解.
解:连接PP′,如图,
∵线段PC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P'C,
∴CP=CP′=6,∠PCP′=60°,
∴△CPP′为等边三角形,
∴PP′=PC=6,
∵△ABC为等边三角形,
∴CB=CA,∠ACB=60°,
∴∠PCB=∠P′CA,
在△PCB和△P′CA中

∴△PCB≌△P′CA,
∴PB=P′A=10,
∵62+82=102,
∴PP′2+AP2=P′A2,
∴△APP′为直角三角形,∠APP′=90°,
∴sin∠PAP′===.
故答案为.
 
(2017?贺州)如图,在正方形ABCD内作∠EAF=45°,AE交BC于点E,AF交CD于点F,
连接EF,过点A作AH⊥EF,垂足为H,将△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若BE=2,DF=3,则AH的长为   .
【考点】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知:AF=AG,∠DAF=∠BAG,接下来再证明∠GAE=∠FAE,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B=AH,GE=EF=5.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接下来,在Rt△EFC中,依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
解:由旋转的性质可知:AF=AG,∠DAF=∠BAG.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BAD=90°.
又∵∠EAF=45°,
∴∠BAE+∠DAF=45°.
∴∠BAG+∠BAE=45°.
∴∠GAE=∠FAE.
在△GAE和△FAE中,
∴△GAE≌△FAE.
∵AB⊥GE,AH⊥EF,
∴AB=AH,GE=EF=5.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EC=x﹣2,FC=x﹣3.
在Rt△EFC中,由勾股定理得:EF2=FC2+EC2,即(x﹣2)2+(x﹣3)2=25.
解得:x=6.
∴AB=6.
∴AH=6.
故答案为:6. 
(2017?眉山)△ABC是等边三角形,点O是三条高的交点.若△ABC以点O为旋转中心
旋转后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则△ABC旋转的最小角度是   .
【考点】旋转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解:若△ABC以O为旋转中心,旋转后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
根据旋转变化的性质,可得△ABC旋转的最小角度为180°﹣60°=120°.
故答案为:120°. 
三.解答题
(2007?安顺)如图,已知△ABC的面积为3,且AB=AC,现将△ABC沿CA方向平移CA
的长度得到△EFA.
(1)求△ABC所扫过的图形面积;
(2)探究:AF与B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考点】平移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ABC所扫过的图形面积由△ABC的面积和右边四边形ABFE的面积组成.由平移可得到∠BAC=∠FEA,AE=AC=AB=EF,那么四边形BAEF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被对角线分得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那么△AEF的面积是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AEF的面积;
(2)再由邻边相等可得到四边形ABFE是菱形,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解:(1)连接BF,
由题意得:△ABC≌△EFA,BA∥EF,且BA=EF
∴四边形ABFE为平行四边形,
∴S?ABFE=2S△EAF,
∴△ABC扫描面积为2×3=6;
(2)AF⊥BE.
证明:由(1)得四边形BAEF是平行四边形,
∵AB=AC,
∴AB=AE,
∴四边形BAEF是菱形,
∴AF⊥BE.
 
(2009?咸宁)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AC剪开,再把△ACD沿CA方向平移得到△
A′C′D′.
(1)证明△A′AD′≌△CC′B;
(2)若∠ACB=30°,试问当点C′在线段AC上的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并请说明理由.21*cnjy*com
【考点】平移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
【分析】(1)根据已知利用SAS判定△A′AD′≌△CC′B;
(2)由已知可推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只要再证明一组邻边相等即可确定四边形ABC′D′是菱形,由已知可得到BC′=AC,AB=AC,从而得到AB=BC′,所以四边形ABC′D′是菱形.
(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D′由△ACD平移得到,
∴A′D′=AD=CB,AA′=CC′,A′D′∥AD∥BC.
∴∠D′A′C′=∠BCA.
∴△A′AD′≌△CC′B.
(2)解:当点C′是线段AC的中点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
理由如下:
∵四边形ABCD是矩形,△A′C′D′由△ACD平移得到,
∴C′D′=CD=AB.
由(1)知AD′=C′B.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在Rt△ABC中,点C′是线段AC的中点,
∴BC′=AC.
而∠ACB=30°,
∴AB=AC.
∴AB=BC′.
∴四边形ABC′D′是菱形. 
(2017?桂林)如图,在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我们将小正
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线段AB的端点均在格点上.
(1)将线段AB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线段A′B′,画出平移后的线段并连接AB′和A′B,两线段相交于点O;
(2)求证:△AOB≌△B′OA′.
【考点】作图﹣平移变换;K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1)根据平移变换的性质作图即可;
(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B=∠A′,根据ASA定理证明即可.
解:(1)如图所示:
(2)证明:∵AB∥A′B′,
∴∠A=∠B′,∠B=∠A′
在△AOB和△B′OA′中,

∴△AOB≌△B′OA′.
 
(2017?长春)如图,在菱形ABCD中,∠A=110°,点E是菱形ABCD内一点,连结CE
绕点C顺时针旋转110°,得到线段CF,连结BE,DF,若∠E=86°,求∠F的度数.
【考点】旋转的性质;菱形的性质.
【分析】由菱形的性质有BC=CD,∠BCD=∠A=110°,根据旋转的性质知CE=CF,∠ECF=∠BCD=110°,于是得到∠BCE=∠DCF=110°﹣∠D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得△BCE≌△DC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www-2-1-cnjy-com
解:∵菱形ABCD,
∴BC=CD,∠BCD=∠A=110°,
由旋转的性质知,CE=CF,∠ECF=∠BCD=110°,
∴∠BCE=∠DCF=110°﹣∠DCE,
在△BCE和△DCF中,,
∴△BCE≌△DCF,
∴∠F=∠E=86°.
(2017?莱芜)已知△ABC与△DEC是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1)如图①所示,连接AE,DB,试判断线段AE和DB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②所示,连接DB,将线段DB绕D点顺时针旋转90°到DF,连接AF,试判断线段DE和AF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考点】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
【分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Rt△BCD≌Rt△A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
(2)证明△EBD≌△AD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即可.
解:(1)AE=DB,AE⊥DB,
证明:∵△ABC与△DE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C,EC=DC,
在Rt△BCD和Rt△ACE中,

∴Rt△BCD≌Rt△ACE,
∴AE=BD,∠AEC=∠BDC,
∵∠BCD=90°,
∴∠DHE=90°,
∴AE⊥DB;
(2)DE=AF,DE⊥AF,
证明:设DE与AF交于N,
由题意得,BE=AD,
∵∠EBD=∠C+∠BDC=90°+∠BDC,
∠ADF=∠BDF+∠BDC=90°+∠BDC,
∴∠EBD=∠ADF,
在△EBD和△ADF中,

∴△EBD≌△ADF,
∴DE=AF,∠E=∠FAD,
∵∠E=45°,∠EDC=45°,
∴∠FAD=45°,
∴∠AND=90°,即DE⊥AF.
 
(2017?大连)如图,在△ABC中,∠C=90°,AC=3,BC=4,点D,E分别在AC,BC上
(点D与点A,C不重合),且∠DEC=∠A,将△DC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E′.当△DC′E′的斜边、直角边与AB分别相交于点P,Q(点P与点Q不重合)时,设CD=x,PQ=y.
(1)求证:∠ADP=∠DEC;
(2)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考点】旋转的性质;函数关系式;矩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1)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即可证明;
(2)分两种情形①如图1中,当C′E′与AB相交于Q时,即<x≤时,过P作MN∥DC′,设∠B=α.②当DC′交AB于Q时,即<x<3时,如图2中,作PM⊥AC于M,PN⊥DQ于N,则四边形PMDN是矩形,分别求解即可;
(1)证明:如图1中,
∵∠EDE′=∠C=90°,
∴∠ADP+∠CDE=90°,∠CDE+∠DEC=90°,
∴∠ADP=∠DEC.
(2)解:如图1中,当C′E′与AB相交于Q时,即<x≤时,过P作MN∥DC′,设∠B=α
∴MN⊥AC,四边形DC′MN是矩形,
∴PM=PQ?cosα=y,PN=×(3﹣x),
∴(3﹣x)+y=x,
∴y=x﹣,
当DC′交AB于Q时,即<x<3时,如图2中,作PM⊥AC于M,PN⊥DQ于N,则四边形PMDN是矩形,【版权所有:21教育】
∴PN=DM,
∵DM=(3﹣x),PN=PQ?sinα=y,
∴(3﹣x)=y,
∴y=﹣x+.
综上所述,y= 
(2017?安徽模拟)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
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C的坐标为(4,﹣1).
(1)把△ABC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对应的△A1B1C1,画出△A1B1C1,并写出C1的坐标;
(2)以原点O为对称中心,再画出与△A1B1C1关于原点O对称的△A2B2C2,并写出点C2的坐标.
【考点】作图﹣旋转变换;作图﹣平移变换.
【分析】根据平移作图的方法作图即可.根据图形特征或平移规律可求得坐标为①C1(4,4);②C2(﹣4,﹣4).
解:根据平移定义和图形特征可得:
①C1(4,4);
②C2(﹣4,﹣4).
 
(2017?仙桃)如图,下列4×4网格图都是由16个相同小正方形组成,每个网格图中
有4个小正方形已涂上阴影,请在空白小正方形中,按下列要求涂上阴影.
(1)在图1中选取2个空白小正方形涂上阴影,使6个阴影小正方形组成一个中心对称图形;
(2)在图2中选取2个空白小正方形涂上阴影,使6个阴影小正方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考点】利用旋转设计图案;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分析】(1)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画出所有可能的图形即可.
(2)根据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画出图形即可.
解:(1)在图1中选取2个空白小正方形涂上阴影,使6个阴影小正方形组成一个中心对称图形,答案如图所示;
(2)在图2中选取2个空白小正方形涂上阴影,使6个阴影小正方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答案如图所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