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 身高的变化 (建议两课时完成)第五单元 数据处理BS 六年级上册 课后作业探索新知当堂检测课堂小结(1)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2)选择合适的比较方法分析两组数据的区别第1课时 身高的变化根据前面的数据完成下图。●●●●●●●●●●●●118124130135143153115122130138145154(1)淘气的身高在________年级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水平差距最大,在_____年级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水平差距最小。(2)淘气的身高在哪个阶段长得最快?与全市男生的平均身高的增长情况一致吗?(3)淘气的身高在全市男生中所处的位置有变化吗?一、四三1.下面是康康7~12岁每年在学校体检时测得的体重与标准体重的对比统计表。(1)根据上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略(2)康康在( )岁时与标准体重的差距最大,在( )岁时与标准体重的差距最小。
(3)观察折线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对康康说些什么?
(4)估计一下,康康13岁时的体重可能是多少千克?127岁和9康康的体重比标准体重要轻。希望康康能加强营养。(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康康13岁时的体重可能是40 kg。(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1.我身高的变化。 (1)调查自己一至六年级的身高和所在地区男生(女生)平均身高,填一填。(2)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3)根据统计图,将自己的身高与本地区男生(女生)平均身高比一比,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天津市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统计表例如:笑笑想比较甲、乙两班10名同学的身高情况,看看有什么不同。第2课时 身高的变化甲班:132,155,134,147,164,159,143,154,153,155;
乙班:148,152,147,149,148,149,143,153,152,154。2.下面是一小、二小两校10名篮球队员的身高统计表。(单位:cm)(1)哪个学校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
(163+167+166+164+168+159+157+155+154+161)÷10=161.4(cm)
(162+164+161+162+167+164+158+166+157+159)÷10=162(cm)
161.4<162
二小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2)把两个学校篮球队员的身高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后再比一比。(请画出统计表)归纳总结:在同等情况下,折线越陡,数量变化越大,反之,数量变化越小。2.李老师教两个班的数学课,下面是他记录的某次测试两个
班数学成绩情况。(单位:分)⑴李老师所教两个班中哪个班的数学成绩好一些?你是如何比较的?
⑵按分数段整理数据,并制成条形统计图。⑶如果90分以上(含90分)算优秀,那么两个班的优秀率分别是多少?
⑷估计两个班的平均分哪个班会高一些?说一说你的依据是什么?
⑸再说说你认为哪个班的数学成绩好些,并说明理由。你能获得哪些信息?3.看图回答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五年级比六年级喜欢排球的人数多
B.五年级和六年级喜欢篮球的人数最多
C.六年级比五年级参加统计的人数多
D.六年级喜欢足球的人数是五年级的2倍辨析:因未仔细看图而导致判断错误,看清条形统计图的图例。B4.下面是红星小学六年级女生和男生各40人参加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的得分表。(满分100分) (1)按分数段整理,填写下面的统计表。671314 281812(2)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1836912015(3)如果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秀,那么男、女生的优秀率分别是多少?
(4)请你估计一下男生的平均分高还是女生的平均分高?并说说你的依据。男生:6÷40=15%
女生:12÷40=30%女生的平均分高些。因为人数相同,女生高分数段的人数要多些。5.李经理开了两家超市,2013~2016年营业额如下表。(单位:万元)(1)根据上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2)李经理准备关掉一家超市,你认为应关闭哪一家?为什么?略关闭一店,因为一店的营业额逐年下降,二店的营业额逐年上升。6.下面是一个渔场养A,B两种淡水鱼的生长情况统计图,这个渔场什么时间捕捞出售这两种鱼比较合适?这个渔场在15个月的时候捕捞出售这两种鱼比较合适。 Thank you! 身高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淘气身高和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能力目标: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并能做出合理推测,体会数据的作用。
情感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带给人们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作出合理分析和推测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并能作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昨天老师要求同学们收集自己一到六年级每个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的身高数据,请大家拿出自己收集的数据,与同学交流。
2.指名交流后,提问:你是怎样收集这些数据的?
3.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身高的变化”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要把几年的身高数据都展示出来,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为什么?
2.提问:能看图说一说自己这几年身高变化的特点吗?
3.提出要求:学生各自按要求完成统计图。
4.展示学生作品,提问:图中哪条折线表示的是你的身高变化情况?为了让别人看清楚,应该怎么做?
5.分析数据。
6.预测:你能估计自己三年后的身高吗?
7.讨论: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你觉得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三、深化巩固
做课本65页第2题。
四、课堂小结
1.学生分组对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地整理,并进行记录。
2.把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根据学到的知识,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并与同学交流。
五、课堂延伸
教师梳理学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