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0 孤独之旅2(课件+教案+练习+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0 孤独之旅2(课件+教案+练习+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29 09:33:52

文档简介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用圈画批注法赏析文章重点词句,感受杜小康的心路历程。
3、感悟孤独与挫折对于成长的意义,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杜小康的成长过程及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杜小康的心路历程,重点词句赏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导入。
二、走近作家
曹文轩及作品简介
三、师生互动,学习文本
(一)速读课文,感知文本
1、画出文中杜小康的语言。
2、学生个别朗读这四句话,其他学生点评。
(二)细读文本,合作研讨
1、以这四句话为线索,将课文分为四部分,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着重研读一部分。
(1)这四句话是分别杜小康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境下说的?
(2)四句话分别表现杜小康怎样的心情?在文中圈画相关词语或自己概括。
(3)文中哪些词、句最能体现了杜小康当时的心境?勾画出来并简要批注你的理解。
2、各小组研读交流
3、每组同学分别发言,其他小组补充。
(1)遭遇孤独:“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时间:出发路上。心情:茫然恐惧。
赏析有表现力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告别快乐无忧的童年,离开熟悉的进入陌生的,前途的未知与遥远。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生活优越的杜小康突然遭遇孤独,茫然不知所措,然而前行是纯粹的,他只能继续忍受这种孤独。
(2)忍受孤独:“我要回家……”
时间:到达芦荡并安家后。心情:害怕,胆怯,恐慌,孤独。
赏析有表现力的词句。强调生活的单调、精神的孤独,使杜小康难以承受又不得不承受,以致达到崩溃边缘。
用恐慌、孤独、绝望的语气朗读。
当杜小康发现自己已然被抛入孤独的境地,无法逃脱也没人救助时,他选择了面对孤独。
(3)面对孤独:“还是分头去找吧。”
时间:暴风雨中找鸭。
哪些语句体现出了杜小康的勇敢和成长?
不顾一切地找鸭:一系列动词地传神运用。
再想到母亲和油麻地时,没有落泪,和前面形成对比。
总结心情:镇静、坚定、勇敢、有担当。
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和孤独的磨砺,杜小康快速成长起来,他变得勇敢坚强,有责任有担当,
(4)超越孤独:“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时间:八月的一天早晨。心情:惊喜、激动、自豪。
观察句子特点,逐字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和妙处。
“蛋”表现看到鸭蛋时的惊喜。“爸”与爸爸分享这种欣喜。“鸭蛋”确定是自己牧养的鸭子下蛋了,这些鸭子寄托着杜小康父子的一切希望,是他的精神支柱,强调激动之情。“鸭下蛋了”则突出鸭的成长过程浸透着杜小康的血汗,体现成长的自豪。
改动句子的顺序行不行?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鸭成熟了,杜小康也长大了,他超越了孤独,从一个幼稚、单纯、不谙世事的孩子成长为敢于面对挫折,勇于向生活挑战的男子汉。
4、体会情感,比较朗读。
四句话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朗读。
注意读出语气的变化,情感的波动。
这几句话体现了杜小康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也体现了他艰辛而美好的成长过程。
5、板书小结:杜小康夹着小船踏上了孤独之旅,他从茫然无措到胆怯恐慌,从孤独绝到平静担当,最后他打败孤独与磨难,到体会到成长的激动自豪,他扬帆远航,驶向成长的彼岸!对杜小康来说,这次放鸭的孤独之旅即成长之路。
(三)品味孤独,共话成长。
生活的磨难远远没有结束,拓展阅读小说中杜小康的结局,强调这次孤独之旅对杜小康的深刻影响。
那次放鸭之旅,那段饥寒交迫的日子,那些孤独忧伤的体验,既折磨困扰着他,也教养启示了他,使杜小康完成了人生中艰难而华丽的转身。
引用桑乔校长和曹文轩的话,说明只有经历磨难、敢于挑战的人才能成材。
四、拓展升华
奔跑吧,少年
同位互赠成长卡,写出自己对成长的感悟。
五、教师寄语
孤独,并非自闭,并非绝望,并非消沉甚至堕入颓废没落的情绪。他能使人冷静地观察世界,理智地感悟人生,是成长中付出的最贵重代价。
成长,是一个极其美好的过程,而也绝非一帆风顺,他伴随着挫折,浸透着血汗,饱含着痛楚。如果有一天你不幸被命运抛弃在路上,是否做好了与之抗争的准备?亲爱的孩子们,珍重地走过成长之路吧,它虽常常荆棘丛生,却也总是鲜花遍地!
《孤独之旅》测评练习
1、勾画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圈点评注,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情感。
2、朗读练习,通过重音、语气、节奏等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地变化,感受成长过程。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赏析精彩语句的表达效果。
4、小练笔:通过祝愿卡的方式写写自己对孤独和成长的独特感受,赠送同学,互相勉励。
课件15张PPT。《孤独之旅》主讲教师:
工作单位: 语文 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 走近作家 曹文轩,江苏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主要作品有小说《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等。2016年,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
他“以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生活中真实而哀伤的瞬间”。孤 独 之 旅
——节选自小说《草房子》
曹文轩 速读课文 感知文本 勾画出文中杜小康所说的话并朗读
“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一组:1—19段,“都是这一天的重复”)
“我要回家……”
(二组:20—32段,“无忧无虑地读书……”)
“还是分头去找吧。”
(三组:33—49段,“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
“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四组:50—52段)细读课文 合作研讨研读要求:
1、这四句话分别是杜小康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境下说的?
2、四句话分别表现杜小康怎样的心情?在文中圈画表现心情的词语或自己概括。
3、文中哪些词、句最能体现了杜小康当时的心境?勾画出来并简要批注你的理解。遭遇孤独◆ “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时间: 心情:
出发路上 2—19段
离开熟悉的一切进入陌生的环境
告别快乐无忧的童年
遥远而未知的前方茫然 恐惧忍受孤独 ◆ “我要回家……”
时间 : 心情:
到达芦荡并安家后
20—27,28—32段
芦苇如万重大山般围住小船
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入睡
他们最大的敌人,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
害怕 胆怯 恐慌 孤独 委屈 绝望面对孤独 ◆ “还是分头去找吧。”
时间 : 心情:
暴风雨中找鸭
33—49段
时间一久,不再忽然地恐慌
不顾一切地追赶鸭子
再想到母亲和油麻地时,他没有哭
镇静 坚定 勇敢 有担当超越孤独 ◆ “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时间 : 心情:
八月的一天早晨
鸭们成熟了,杜小康长大了
惊喜 激动 自豪体会情感 比较朗读“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茫然 恐惧 无奈
“我要回家……”
害怕 孤独 崩溃
“还是分头去找吧。”
镇定 坚强 有担当
“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惊喜 激动 自豪
艰辛而美好的成长过程!品味孤独 共话成长 过了一个星期,杜小康在校园门口出现了。他挎一只大柳篮子,柳篮里装了七零八碎的小商品……
他坐在校门口的小桥头上。令油麻地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震惊的是,这个当初整日沉浸在一种优越感中的杜小康,竟无一丝卑微的神色。他温和、略带羞涩地向那些走过他身旁的老师和同学问好或打招呼。
最初几天,反而是同学们不好意思。因此,几乎没有一点生意。
桑桑替他感到失望。
杜小康反过来安慰桑桑:“会有生意的。”那时,杜小康又想起了那次鸭被惊散了,还有最后十几只没有找到的情景,父亲说,算了,找不到了,别找了。他却说,能找到的。结果真的找到了。
桑乔校长说: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
“少年时就有一种对待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
——曹文轩《青铜葵花》
奔跑吧,少年! 此刻,你是否对孤独与成长的内涵有了自己的感悟,把它写在祝愿卡上,送给你的同学,作为相互的鼓励吧! 孤独,并非自闭,并非绝望,并非消沉甚至堕入颓废没落的情绪。他能使人冷静地观察世界,理智地感悟人生,是成长中付出的最贵重代价。
成长,是一个极其美好的过程,而也绝非一帆风顺,他伴随着挫折,浸透着血汗,饱含着痛楚。如果有一天你不幸被命运抛弃在路上,是否做好了与之抗争的准备?亲爱的孩子们,珍重地走过成长之路吧,它虽常常荆棘丛生,却也总是鲜花遍地!
与你共勉感谢大家!
再见!《孤独之旅》课后反思
讲解这篇课文,我主要设计了初读感知,细读感悟,动笔表达这样三个活动,以杜小康的心理变化为线索,以各小组学生打擂的形式推进课堂教学环节。从圈画或概括表现心情的词语,到勾画体现人物心情的句子进行赏析,再到感受人物成长过程,动笔写感悟。中间穿插文字助读资料,使学生步步深入地感知课文内容,对磨难使人成长地主题有深刻认识。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能较快地理解课文内容,对文章剪裁特点和结构的把握也较容易。但是在用恰当的语言归纳自己的观点上还有欠缺,另外朗读环节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学生没能做到充分朗读,学生展示不够,与我预期中书声琅琅的课堂还有些差距。
虽然整个课堂的环节安排比较调理,但在时间分配上还不够合理,存在贪多但不够精深的问题,每个环节有种“浅尝辄止”的感觉,还不能让学生投入进去充分思考、讨论、回答。今后的教学中,这是一个需要改进的地方。另外对学生地评价也应更加准确和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地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