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7张PPT。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 《戊戌政变记》 康有为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 万木草堂康有为梁启超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 松筠庵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
二、维新变法运动的过程二、维新变法运动的过程 1.序幕——公车上书二、维新变法运动的过程1.序幕——公车上书2.发展——创报刊
立学会
办学堂创 办 报 刊 维新派政治团体——强学会遗址 长沙时务学堂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面对内忧外患,光绪帝表示不愿做亡国之君,要变法图强。 光绪皇帝 1898年6月11日 光绪皇帝颁布:
《明定国是诏》
二、维新变法运动的过程1.序幕——公车上书2.发展——创报刊
立学会
办学堂3.高潮——“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作 用: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经济上: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奖励发明创造。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经济上: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奖励发明创造。
作 用: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在
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
中小学堂;派人出国留学;翻译
西方书籍;科举考试中废除八股,
增试实用的政治、经济内容;创
办报刊,开放言论。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在
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
中小学堂;派人出国留学;翻译
西方书籍;科举考试中废除八股,
增试实用的政治、经济内容;创
办报刊,开放言论。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作用:培养近代化人才;
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军事上:
裁汰旧军,建立新式海军;
按照西方兵制训练新式军队。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军事上:
裁汰旧军,建立新式海军;
按照西方兵制训练新式军队。作用:
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想一想:
戊戌变法除旧立新的措施,会遭到哪些人的反对、阻挠?
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
他们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也者
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
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带头领导的人
是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
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张之洞
近来朝廷整顿庶务,如学堂、商务、铁路、矿务一切新政,迭经谕令各将军督抚切力等办……乃各省积习相沿,因循玩懈,虽经严旨敦迫,犹复存观望。 ——光绪帝
囚禁光绪皇帝戊 戌 政 变时间:
1898.9.21 慈禧太后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囚禁光绪皇帝。戊 戌 政 变捕杀维新派人士。时间:
1898.9.21慈禧太后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囯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 谭嗣同 杨锐 林旭
刘光第 杨深秀 康广仁 囚禁光绪皇帝。戊 戌 政 变捕杀维新派人士。时间:
1898.9.21慈禧太后除保留“京师大学堂”,废除其余新法。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二、维新变法运动的过程1.序幕——公车上书2.发展——创报刊、立学会、办学堂3.高潮——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4.结果——失败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想一想: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维新派想要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去改变旧的封建统治秩序,结果必然失败。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
二、维新变法运动的过程三、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变革封建制度——进步;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变革封建制度——进步;
变法图强——爱国;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变革封建制度——进步;
变法图强——爱国;
传播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 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