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再认识(二)
教学内容:分数的再认识(二)
教学目标:
1.从度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2.结合制作“分数墙”的活动,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重点:
制作分数墙,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说说分数的意义,如四分之一、三分之二等。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学生活动:
用附页3中图1 的纸条,分别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和宽,并记录好测量结果。
(1)学生动手操作。
(2)思考:如果能正好量完,是几个纸条长,如果不能正好量完,该怎样表示长度?
(3)交流测量结果。
(4)组织学生讨论探究。
(5)交流测量方法和结果。
2.自主探究
把整体“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明确整体“1”可以由若干个几分之一累加而成。
(1)看分数墙,填一填,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2)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汇报交流结果。
3.师生共同总结 揭示分数单位的含义。
三、 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四、 总结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件21张PPT。 分数的再认识(二)(建议一课时完成)
BS 五年级上册 五 分数的意义课后作业探索新知当堂检测课堂小结认识分数单位读作:二分之一 知识回顾: ?探究点 认识分数单位用附页3中图1的纸条,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下面是一个“分数墙”,填一填,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小试牛刀1.填一填。
(1)10 dm=( )m,3 dm是1 m的 ,7 dm是1 m的 。
(2)1 m=( )cm,37 cm是1 m的 ,69 cm是1 m的 。
(3)1周=( )天,1天是1周的 ,4天是1周的 。2.填一填。
(1)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1。
(2)9个 是( ), 里有( )个 ,( )个 是1。3.乐乐用了一张纸的 ,欢欢用了同样一张纸的 ,谁用的多?画一画,比一比,填一填。 乐乐用的多。画图略。 >把一个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整体“1”分的分数越多,分数单位就越小。归纳总结:1.制作一张纸条,以它为单位测量教室中某些物品的长度。测量前先估计,再记录实际测量的结果并与同伴交流。夯实基础2.10cm=( )dm1101103(1)2.1元=( )角10101107(2)3.观察下图中的分数,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⑴3个 是( ), 里有( )个 ,( )个 是1。 ⑵在这些分数中,最接近0的是( ),最接近1的是( )。7104.下面哪些分数更接近0,哪些分数更接近1?分别填入圈内,并尝试说明理由。易错辨析?A辨析:不蹦正确判断整体“1”的大小。作 业
请完成“应用提升练”和“思维拓展练”习题
1、比较分数与0或1哪个更接近
2、运用“数形结合法”填分数
5.下面哪些分数更接近0?哪些分数更接近1?分别填在相应的圈里,并尝试说一说理由。
更接近0: 更接近1:
(说一说略)6.找一找七巧板中的分数,填一填。③ ⑤7.如图,阴影部分占大长方形的( ),占大正方形的( ),占整个图形的( )。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