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23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23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29 14:02:10

文档简介

《第二次鸦片战争》
本课选自中华书局八年级上册第3课。主要叙述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愿望并没有得到满足,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扩张,从而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割占我国大片领土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和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借口、时间、战争的性质;《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读图表,学习利用图表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通过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原因;中国人民从来就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反抗侵略,维护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继承的爱国传统。
【教学重点】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
【教学难点】
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一、导入新课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英国商人把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二、进入新课
(一)火烧圆明园
1854年和1856年,英法美三国两次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这些“修约”要求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英法就决定用战争手段迫使清王朝屈服。
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英法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于1856年10月在美、俄的支持下向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多媒体展示课本相关史事:“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讨论: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爆发?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英法发动战争的借口,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的根本原因是英法不满足已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2、《天津条约》的签订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通过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在随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3、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1)出示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和图片
火烧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史上惨痛和耻辱的一页,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过渡:正是由于清政府府腐败无能,在火烧圆明园之后,清政府控制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2)简要归纳《北京条约》的内容?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过渡: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多的是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二)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从19世纪40年代起,沙俄利用中英鸦片战争世纪,大肆入侵中国东北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1、展示《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请观察地图,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约割占的土地最多?(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沙俄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割占领土面积,相当于欧洲德法两国面积的总和,外加一条与多瑙河一样长的黑龙江,是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有哪些国家侵占了中国哪些土地?
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沙俄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150多万平方千米。
3、出示《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内容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增开天津为商埠;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理解?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等西方侵略实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主权的侵害,割地等方面都比鸦片战争中侵害更大了,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本课小结
英法起祸端,火烧圆明园。沙俄割领土,一百五十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却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因为历史证明,我们要救民族之危亡,就必拒外寇于国门之外,要救文明之衰微,就必须打开国门发展自己。
起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1860年
经过:1856年占领广州;1858年逼近天津;1860年火烧圆明园
结果:失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略。
课件23张PPT。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
(目的)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虎门销烟3、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定《南京条约》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6月-1842年8月)2、直接原因:导入新课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1、时间:3、发动国家:1856—1860年英法主凶,俄美帮凶4、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实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2、发动原因:(根本原因、根本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新课讲授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一、火烧圆明园目的: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中国战争拒绝提出借口扩大权益担心危及统治迫使清政府屈服矛盾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英方描绘中国人在亚罗号上的粗暴行为借 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经过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开始标志)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1858年,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2、《天津条约》的签订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清政府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侵略者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与哪些国家,签订了哪些条约?又丧失哪些主权?《天津条约》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 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鸦片贸易合法化《天津条约》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新增加的通商口岸有何特点:数量上:多
范围上:广
地域上:深营口烟台镇江南京汉口九江淡水台湾汕头琼州《天津条约》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皇家园林圆明园,并放火烧毁。3、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火烧圆明园1860年8月,英法联军再燃战火攻破天津攻破北京占领圆明园,洗劫、火烧圆明园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被焚毁前的圆明园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它本是明代一故园。清朝从康熙至咸丰的六代帝王,历时一百五十多年,集中全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把它营建成为一座举世无匹的大型皇家宫苑。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总称圆明三园;占地面积约五千二百亩。圆明园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残垣断壁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时间:1860年4、影响:
(1)中国优秀文化遗产损失殆尽;
(2)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
(3)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2、纵火者:英法联军3、侵略者的暴行:烧杀抢砸,无恶不作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赔偿英国400万两白银,法国200万两允许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自由传教割九龙司一区增开天津
英法各增至800万两俄国抢占大面积领土——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加深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二、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平方千米 俄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150多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相当于当时清13%的国土面积。)
恩格斯说:“俄国从中国(东北)夺取了面积相当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推销商品1840
-
18421856
-
1860英军英法联军打开中国市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南京
条约》 火烧
圆明园、
《北京
条约》相同扩大加深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相 同根本原因
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战争性质侵略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不 同侵略国家英国→英法出兵,美俄参与侵略时间两年→四年侵略区域长江以南沿海→深入到内地危害

影响开放的口岸增多(5个→11个), 领土、主权更多地遭到破坏,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继 续扩 大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天津北京1858年 《天津条约》(1856-1860年)1、背景2、经过3、结果——根本原因英修约不成——直接原因爆发: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路线:广州1860 《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4、影响本课小结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