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中学2017---2018学年
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莫道不消魂, , 。(李清照《醉花阴》)
(2)、___________________ ,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3)、把陆游《卜算子 咏梅》一词的下片默写完整。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反映当时赋税繁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语句是: “ , 。”闻者无不潸然泪下。
(5) ,奉命于危难之间。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这是 ruì zhì ( )的微笑。
(2)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 gé mó ( )起来。
(3)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 huò rán guàn tōng ( )。
(4)“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脑中已不知不觉地gēn shēn dì gù ( )。21教育网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年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就在这座美轮美奂的建筑中上演了一部青春序曲。
B.茫茫人海中,能够与一个人萍水相逢,即使擦肩而过,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C.大型武术舞台剧《太极秀》融合声光电技术,场面极其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D.冰雪初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润泽万物,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
4、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这方面的知识是通过实验才能得到,所以不是由哲理清谈就可求得的。
修改:把因果分句颠倒顺序。
B.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 活动,可以使城市的空气更加清新。
修改:删去“通过”或者删去“可以使”。
C.唐诗之所以受到人们长期的喜爱,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
修改:把“长期”移到“受到”前面。
D.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修改:去掉“能否”
5、仿照例句,从“快乐/忧伤、顺境/逆境、得意/失意”三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仿写句子。?要求:(1)句式相同;(2)修辞手法相同;(3)语意连贯?(4分 )
例:朋友是什么,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21cnjy.com
朋友是________________ ?, ;
朋友是________________ ?, 。
二、(46分) (一) 唐雎不辱使命 (10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21·世纪*教育网
6、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3分)
(1)秦王怫然怒 ( ) (2) 秦王色挠 ( )www-2-1-cnjy-com
(3) 长跪而谢之 (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8、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王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万”的可怕场景,目的是用武力来恫吓唐雎。
B、唐雎用专诸、聂政、要离这些平庸之人因怒行刺的故事,表明要效法他们跟秦王拼命。
C、文中唐雎佩剑入朝要与秦王拼命这一情节,表达了作者要颂扬正义的思想感情。
D、无论秦王是真屈服还是假屈服,“长跪而谢”都表明唐雎在这场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二) (9分)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仁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 日 集 群 臣 宴 会 告 以 此 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21·cn·jy·com
注释①晋明帝:司马绍,晋元帝司马睿的长子。②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这时洛阳被匈奴占领)。③潸然:流泪的样子 。④东渡:指西晋灭亡。⑤居然:显然。2-1-c-n-j-y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晋明帝数岁 珠可历历数也
B、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亲贤臣,远小人
C、具以东渡意告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元帝异之 不宜异同
10、用三条“ / ”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3分)
明 日 集 群 臣 宴 会 告 以 此 意
11、你认为明帝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0分) “微文化”:当下文化之名片
①正如《微时代》那首歌中所唱:你有事可以微博里私信给我,你有事可以微信里留言给我。你没事看看微电影和微小说,你没事可以听听微音乐和陪陪我……近年来,“微文化”现象已成为当下文化的一张名片。 21*cnjy*com
②“微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形态,起源于微博客的风靡流行,成熟于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微公益的广泛普及,与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 【出处:21教育名师】
③“微文化”的兴起是各方面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④首先,WiFi覆盖面积大、移动3G技术的成熟和4G信号的启用为网民提供了更为优质的上网环境。同时,智能手机的功能日益完善,价格持续走低,也促进了庞大的智能手机 用户群的形成。这些都为“微文化”的兴起奠定了重要基础。目前,“微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信终端,通过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平台,运用文字、语音、视频和图像等多种形式进行实时互动,具有“短、平、快”的显著特点。其次,青少年是“微文化”传播的绝对主体和最活跃用户群。很多青年都热衷于通过微博、微信等“短、平、快”的形式抒发情感、疏解压力,其中既有对生活趣事的调侃,也有对人生社会的深思和对未来生活的展望,等等。再次,在“宅”现象日益流行的当下,“宅男宅女”们更喜欢把自己放逐到独立的空间中,独自享受着一个人的世界。他们与外界联系的方式大多通过网络来实现,如网购、网聊、网恋、网络社交、网上写作和阅读、网上理财等,不少年轻人的日常活动几乎都是在网络上完成的。最后,在“微文化”传播中,无论是发表生活随笔和个人感想,还是有见地的观点和评论,或者转发、分享有吸引力的文字、图片、视频等,都会提高自己的“被关注度”。“发帖、回复、转发、点赞”这几个动作虽然简单,却极大满足了青年网民的参与需求和表达欲望,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线上与线下、网络与现实的有效互动,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增强了内心的成就感。【版权所有:21教育】
⑤“微文化”虽“微”且“散”,却日益成为影响人们价值选择的“新文化”,不可否认,它也是利弊相随的,既集诸多优点于一身,同时也带来不少负面效应,需要引起注意。 2·1·c·n·j·y
⑥一方面,“微文化”极大便利了人们的自我表达和群体交流,也方便了各种信息的获取与传递。“微文化”正以其“微言大义”的特点和“无微不至”的外延,通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从细微之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比如微博用户用140个字“说出自己”“传递信息”,用只言片语就能记录个人生活中的所有点滴,也能完成对某个事件的完整报道和传播,这是“大而全”的传统表达和传播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小行动也能汇聚成大磁场,“微而深厚”的“微文化”就是一种积聚的力量。
⑦另一方面,“微文化”的兴起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垃圾信息的泛滥、谣言的生成、负面情绪的传播、伪科学的散布等。在“微文化”背景下,由于信息生成的低门槛和信息传播的自主性,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当信息在各自的社会化圈子网状扩散、迅速发酵时,不少人在不辨信息真伪的情况下,成为无意识的信息传播载体。同时,“微文化”是一种快餐文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社会生活的碎片化,社会浮躁之风日盛,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文化的厚重性和整体性,使经典文化的积累和传承更加任重而道远。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⑧笔者以为,从目前来看,“微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是利多于弊的。所以,谈“微”色变实非明智之举,引导利用使其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磁场”,才是当务之急。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指出了“微文化”的现象,接着从技术、用户群、年轻人心理和互动四个方面分析“微文化”兴起的原因。 21*cnjy*com
B、文章不仅肯定了“微文化”对人们自我表达与群体交流方面的益处,而且分析了“微文化”带来的负面效应,认为是好处跟坏处各占一半。
C、作者善于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来分析问题,既能分析“为什么”,又能指出“怎么办”,分析问题富有现实的针对性,能给读者以现实的启示。
D、作者认为,“微文化”特点是“微”且“散”,同时,“微而深厚”,可以利用使其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磁场”。
13、下列不属于“微文化”的优点的一项是( )(3分)
A、微博作为一个可以迅速传播信息的工具,可以满足很多人了解信息的需求,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
B、微信营销账号所能群发的每一条信息都能完整无误地发送到终端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而这会给商家的营销带来极大的方便。
C、微电影没有商业大片制作的高昂成本,没有大片宣传的铺张浪费,制作成本也要比商业电影低得多、过程简单得多。
D、目前微公益项目大多会在网上公示捐款数额、使用去向及明细等,但由于缺乏组织管理经验和内部监管制度,很容易出现账单漏洞等问题。
14、结合选文,谈谈如何发挥“微文化”的优点,避免“微文化”的缺点。(4分)
(四)(17分) 一棵小白杨 (朱金平)
①“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②一路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我们的越野吉普车向着西北边陲的小白杨哨所奔去。那个在歌声中被传唱了多年的北疆哨所,最标准的名称是:塔斯提边防连。
③远远望去,矗立在一座山岗上的小白杨哨所,在逶迤高耸的雪山映衬下显得那么不起眼。
④身着迷彩服的哨所四班长王克怀,见面就给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⑤十八岁那年,新兵训练刚结束,他就和十八位新战友乘坐一辆卡车,唱着那首脍炙人口的《小白杨》,向边境线上的小白杨哨所驶去。哨所矗立在一座陡峭的山顶上,四周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卡车喘着气怎么也上不去。大家下车使劲去推,车子还是爬不动,无奈中他们又返回了营部。三天后,他们再次出发,谁知融化的冰雪在山下通往哨所的小路上划出一道七八米宽的口子,冰块和着泥水汹涌奔流,载着他们的卡车又打道回府了。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此时,连队在冬天里已被冻裂的水管还没来得及维修,他们上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十里外的河里挑水回来用。洗脸、洗衣服,都是冰凉的雪水,小伙子们的手很快就被冻肿了。大雪封山,连队官兵吃不上新鲜蔬菜。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
⑥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
⑦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 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枪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 。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
⑧作为一个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考核中也一次次名列前茅。
⑨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靠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
⑩三队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地一下跳下床,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再拉也不行。于是,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
?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部队里变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部队锻炼人、出息人啊!”
?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1982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来源:21cnj*y.co*m】
?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
?看着眼前普通而实在是不平凡的小白杨,《小白杨》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耳边再次响起,“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摘编自2017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15、王克怀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班长,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3分)
16、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3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17、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8、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4分)
三、(50分)
19、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掌声雷动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朋友的建议;埋头苦读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花开的声音;背包远行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亲人的叮嘱……
请以“留只耳朵听 ”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写作要求:
(1)请先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名著,完成1——3题
那一日,两个(鲁智深和林冲)同行到阅武坊巷口,见一条大汉,头戴一顶抓角儿头巾,穿一领旧战袍,手里拿着一口宝刀,插着个草标儿,立在街上,口里自言自语说道:“不遇识者,屈沉了我这口宝刀。”林冲也不理会,只顾和智深说着话走。那汉又跟在背后道:“好口宝刀,可惜不遇识者!”林冲只顾和智深走着,说得入港,那汉又在背后说道:“偌大一个东京,没一个识得军器的。”林冲听的说,回过头来,那汉飕的把那口刀掣将出来,明晃晃的夺人眼目。林冲合当有事,猛可地道:“将来看。”那汉递将过来,林冲接在手内。
林冲看了,吃了一惊,失口道:“好刀!你要卖几钱?”那汉道:“索价三千贯,实价二千贯。”林冲道:“值是值二千贯,只没个识主。你若一千贯肯时,我买你的。”那汉道:“我急要些钱使,你若端的要时,饶你五百贯,实要一千五百贯。”林冲道:“只是一千贯,我便买了。”那汉叹口气道:“金子做生铁卖了!罢,罢!一文也不要少了我的。”林冲道:“跟我来家中取钱还你。”回身却与智深道:“师兄,且在茶房里少待,小弟便来。”智深道:“洒家且回去,明日再相见。”
林冲别了智深,自引了卖刀的那汉,到家去取钱与他,就问那汉道:“你这口刀那里得来?”那汉道:“小人祖上留下。因为家道消乏,没奈何,将出来卖了。”林冲道:“你祖上是谁?”那汉道:“若说时,辱没杀人!”林冲再也不问。那汉得了银两,自去了。林冲把这口刀翻来覆去看了一回,喝彩道:“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林冲当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间挂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那刀。
次日,巳牌时分,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林冲听得说道:“又是甚么多口的报知了。”两个承局催得林冲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随这两个承局来。林冲道:“我在府中不认的你。”两个人说道:“小人新近参随。”却早来到府前,进得到厅前。林冲立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在里面后堂内坐地。”转入屏风至后堂,又不见太尉。林冲又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直在里面等你,叫引教头进来。”又过了两三重门,到一个去处,一周遭都是绿栏杆。两个又引林冲到堂前,说道:“教头,你只在此少待,等我入去禀太尉。”林冲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林冲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林冲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急待回身,只听的靴履响、脚步鸣,一个人从外面入来。林冲看时,不是别人,却是本管高太尉。
林冲见了,执刀向前声喏。太尉喝道:“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有人对我说,你两三日前,拿刀在府前伺候,必有歹心。”林冲躬身禀道:“恩相,恰才蒙两个承局呼唤林冲,将刀来比看。”太尉喝道:“承局在那里?”林冲道:“他两个已投堂里去了。”太尉道:“胡说!甚么承局,敢进我府堂里去!左右与我拿下这厮!”说犹未了,傍边耳房里走出二十余人,把林冲横推倒拽,恰似皂雕追紫燕,浑如猛虎啖羊羔。高太尉大怒道:“你既是禁军教头,法度也还不知道。因何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叫左右把林冲推下。
(节选自《水浒传》第六回,略有删改)
【相关链接】(前情简介)林冲带着夫人到大相国寺去上香,路上遇到鲁智深并与之结为好友,夫人待在大殿上,殿帅府太尉高俅的义子高衙内见其美貌,便欲霸占,被闻讯赶来的林冲与鲁智深制止。后高衙内与林冲的好友陆谦等人勾结,三番五次设计强行霸占林夫人,但都未得逞。最后高俅设下毒计,让人假扮卖刀人设法将宝刀卖给林冲。
1、文中大汉见林冲不理会自己手里拿的宝刀,故意说“偌大一个东京,没一个识的军器的”,他使用的是 ???? 法。(3分)
2、大汉卖刀给林冲,其实不为赚钱,为什么还要反复讨价还价?(3分)
????????????????????????????????????
3、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林冲有哪些性格特点。(4分)
?????? ?????????????????????????????????
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1)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采菊东篱下 (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4)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粮 (5)受任于败军之际www.21-cn-jy.com
2、(1)睿智 (2)隔膜 (3)豁然贯通 (4)根深蒂固
3、D
试题分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D句中 “江河日下”今用比喻义,指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4、A 应把“因为……所以”改为“因为……并”
5、a 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乐章;
b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c朋友是顺境时的一台风扇,冷静地为你发热的头脑降温;
d朋友是逆境时的一盆炭火,热情地为你意冷的心胸加热。
6、(1)盛怒的样子 (2)屈服 (3)道歉
7、(1)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2)平民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8、B
9、C
10、(3分) 明 日/ 集 群 臣 宴 会 /告 以 此 意
翻译: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11、明帝是一个机智聪颖,有爱国之心(身在建康,心在长安故园)的人。(意对即可)
12、B
13、D
14(1)在人人可以发声的微文化,要开启微文化的人文精神建设。
(2)微文化要以理性的思考为主导思想进行管理和引导。
(3)建立微传播的监测系统。
15、(3分)刚到哨所,面对艰苦环境,火热的心变凉了;在小白杨树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后,感到充满力量;射击考核获得优异成绩,心怀喜悦。
16、(6分)
(1)“才”和“终于”两个词(副词 )连用,强化了他们路程的不易和艰难,突出了驻守塔斯提哨所边防军人的感人形象。
(2)“反复”是 一遍又一遍的意思。这一射击成绩是哨所从未有过的,难以相信,因此多次验证,加以确认。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17、(4分)儿子的举动是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侧面表现部队能锻炼人,培养人。(意思答对即可。)
18、(4分)答案要点:①指塔斯提哨所 ②既指优秀战士王克怀,又指普通而不平凡的中国军人 ③象征边防战士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牢记嘱托的精神。(意思答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