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物体的内能 单元 第七章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与哪个宏观量有关,能区别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知道两者的区别,
重点 内能概念的建立以及改变内能的方法
难点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学法 讨论法、发现法 教法 讲练结合、启发诱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寒冷的冬天我们搓一搓手就暖和了,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这实际上就是通过搓手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观察图片并动手做一做 让学生体会内能的增加
讲授新课 一、物体的内能1、分子的动能和势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所以运动着的足球具有动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也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物体内部大量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分子的动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弹簧各部分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因此被拉伸或压缩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子存在吸引与排斥的相互作用力: dd>R0表现为引力;因此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分子间存在——分子势能2、物体的内能(1)物体的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之和,称为物体的内能。由于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因此内能有时也称为热能。(2)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论是高温的赤红的熔岩还是低温的南极冰块都有内能。思考讨论1:一个分子有没有内能?物体的内能是描述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热运动的能量,对单个或少数几个分子,说它有多少内能是没有意义的。思考讨论2:一块冰有内能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分子总是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一定具有分子动能,因此,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内能。思考讨论3: 物体内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1)对于同一种物质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物就越剧烈分子动能就越大,这个物体的内能也就增加,组成这个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增加。(2)物体的内能还与物体内所含的分子数,即物质多少有关。所以高温 物体的内能未必比低温物体的多,一根烧红的铁丝温度可达 500℃以上,但它的 内能比一杯热水小得多。(3)与物体的体积与形状有关。物体的体积与形状改变时,使物体 内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及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分子势能变化,也就引起 内能的变化。(4)与状态有关当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分子间距也会发生变化,则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弱也会变化,所以分子间势能发生变化,内能也变化。(5)与种类有关不同种类的物质分子的质量不同所以会影响物体的内能。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1)物体温度(2)物体质量(3)物体体积(4)物质状态(5)物质种类思考讨论:内能与机械能是一回事吗?物体的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例如:一颗飞行的子弹,它既有动能、重力势能,还具有内能。物体的机械能与整个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物体的内能则与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即热运动有关。故两者不是一回事。4、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1).两种能的形式不同。物体的机械能与整个宏观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物体的内能则与微观的大量分子的运动即热运动有关。(2) .机械能是可以为零的,但内能不可为零。学以致用相同质量的0℃水与0℃的冰相比较( )A、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B、水的分子势能比冰的分子势能大C、水的分子势能比冰的分子势能小D、水的内能比冰的内能多答案: ABD提示:质量相同的水和冰,它们的分子个数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温度相等,所以分子平均动能相等,因此它们总的分子动能相等.由水结成冰,需要释放能量,所以相同质量、温度的水比冰内能多,由于它们总的分子动能相等,所以水比冰的分子势能大.本题很容易误认为水结成冰,体积增大,所以内能增大.故选ABD。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思考讨论: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由于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通过改变物体的温度来改变物体的内能。1、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活动一:压缩空气发热实验步骤:一个厚壁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块浸过乙醚的棉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把玻璃筒内的活塞迅速下压仔细观察筒中棉花发生了什么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2)实验现象活塞迅速下压,可以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由于活塞对筒内空气做了功,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乙醚的着火点,棉花就燃烧起来。(3)实验结论以上实验表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思考总结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空气的温度上升的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压缩空气做功,气体内能增加,实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寒冷的冬天我们搓一搓手就是通过对手做功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手就暖和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床上刀具切割铁屑,摩擦力做功,使铁屑发热温度非常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入大气层的星体碎块,由于速度非常高,与大气摩擦发热,可以使其燃烧,发出明亮的光芒,形成流星。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学会了“钻木取火”。这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改变 物体内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动二、蒸汽对外做功(1)实验步骤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在试管里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②然后用酒精灯加热,使水沸腾。注意观察软木塞出现什么现象。(2)实验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象:软木塞冲出;管口有“白气”产生。(3)说明:当瓶塞跳飞出时,是 对_____ 做功, 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液滴,于是就观察到“雾”这种现象。答案:瓶内水蒸气;瓶塞;瓶内水蒸气;液化(4)工作时: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传给水和水蒸气;水蒸气把塞子冲出去,内能转化为塞子的动能。(5)实验结论大量实验表明,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途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就增大,表明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就减少, 表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思考讨论: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对物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化。2、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思考讨论1:夏天我们喝冷冻过的饮料,为什么会感觉凉快? ( http: / / www.21cnjy.com )冷冻过的饮料吸收了人体的部分热量,人体的内能减小所以会感觉凉快。思考讨论2:冬天坐在炉火边烤火,为什么会感觉身体暖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吸收火传递的能量,人的内能增加所以会感觉身体暖和。思考讨论3:把烧红锻打过的工件放到冷水中能量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件: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冷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把烧红锻打过的工件放到冷水工件变冷,冷水变热了, 这称为“淬火”,使工件表面硬度提高。(1)热传递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思考讨论: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 内能发生转移: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高温部分转移低温部分。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 内能增加。(3)热量①我们把这种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的能量,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焦耳(J)③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发生在热传递的过 程中。(4)热传递有三种方式:①热传导:是通过导热物质对热量的传递;它是固体中传热的主要方式。a、各种金属都是优良的导热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b、木头、塑料、竹子、皮革、都是不良的导热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c、大理石是一般的导热体。②对流:是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对热量的传递;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流:海边风的形成③热辐射:是通过电磁辐射对热量的传递。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在加热的热水壶的红外线照片温度高出(呈白色)辐射最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灯泡热辐射阅读:适应沙漠气候的大耳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什么大耳狐的毛皮颜色很浅又有一对非常特别的大耳朵。毛皮颜色很浅白天在阳光下吸 ( http: / / www.21cnjy.com )收的热辐射很少,有一对非常特别的大耳朵,可以通过对流把体内热量传到体外。夜晚天气 变冷时,大耳朵夹紧,减少体内热量的传出。它的毛皮不透气,可以防止热量通过传导 而从体内散失。思考讨论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什么?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思考讨论2:功、热量和内能的单位是什么?在国际单位制中规定,内能、功和热量的 单位都是焦耳。点评:易错警示!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方面是等效的。1、阅读小资料了解热量所用的单位 “卡”2、阅读视窗冷冻原子了解热力学温度零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华裔科学家朱棣文的贡献。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以致用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A.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B.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 C.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 D.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巩固提升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低于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D、内能与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答案:B2、甲乙两个铁块,甲的温度为50℃,乙的温度为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热量一定比乙的热量多;B、甲的内能一定比乙的内能多;C、甲的机械能一定比乙的机械能多;D、甲的分子无规则运动一定比乙剧烈。答案:D3、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 ( http: / / www.21cnjy.com )浸过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地压下去,棉花会燃烧,这是因为压缩筒内空气—————,空气的———— 增加———— 升高,达到了乙醚的着火点,棉花才燃烧起来,此实验说明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案:做功;内能;温度;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种。冬天我们感觉手冷时,我们可以将两手相互搓一搓,也可以用热水袋焐一焐。前者是用————方法使手的内能增加的,在用后种方法增加手的内能时,能量发生了————。答案:做功 热传递 做功 转移 观察图片体会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阅读课文说出物体的内能定义。思考讨论问题并回答总结影响物体的内能学生讨论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学生练习思考讨论: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观看演示实验并说出实验现象学生思考讨论并总结。观察图片体会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观看演示实验并说出实验现象总结做功可以是改变物体的内能。观察图片体会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阅读课文总结热传递的定义阅读课文总结热量的定义阅读课文说出热传递的三种方式观察图片体会不同物质对热传导的传热能力阅读:适应沙漠气候的大耳狐学生练习学生练习 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锻炼学生的阅读总结能力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内能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进一步体会内能和机械能巩固内能知识引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锻炼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锻炼学生的阅读总结能力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锻炼学生的阅读总结能力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热辐射和对流体会做功和热传递巩固所学的知识
课堂小结 1.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2.改变内能的方法(1)A.热传递: 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时,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2)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减少。 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老师同学交流,最后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梳理机械运动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板书 物体的内能一、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物体的内能》练习
一、单选题
1、 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 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
C. 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D.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2、 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对试管加热,管内水温升高 B. 冬天搓手,手会变暖
C. 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 D. 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气温升高
3、母亲节,小秦为妈妈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面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面条入锅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 煮面条时,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
C. 闻到了面条的香味,表明扩散只在气体中发生
D. 面条没有粘在一起,表明分子间有斥力
4、小明将铁丝快速弯折十余次,铁丝弯折处的温度会升高。以下四个事例中能量转化与之相同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A. 甲、丙 B. 甲、丁 C. 乙、丙 D. 乙、丁
5、把一食品放入电冰箱,它的温度降低到0°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食品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B. 食品含有的热量不断减少
C. 0°C的食品内能为零 D. 改变食品内能的方式是做功
6、下列过程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 B. 水蒸气顶起水壶盖的过程
C. 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 D. 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
7、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 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
B. 冬天天冷,通过搓手发热取暖
C. 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
D. 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了
8、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
B.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C.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由于吸收了热量
二、填空题
9、 央视一套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深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广大观众喜爱,味道鲜美的微山湖炖鱼是济宁人民“舌尖上的美食”。炖鱼时,满屋飘香是由于 造成的,烹饪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 方式改变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瓶内的水蒸气会把瓶塞顶起。在这个过程中,暖水瓶内的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内能 (填“增大”或“减小”)。
11、如图是一款利用高温水蒸气熨烫衣服的便携式挂烫机。通电时挂烫机将电能转化为 能;熨烫衣服时喷气口冒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 形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21教育网
三、解答题
12、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在塑料瓶中装一些细沙,瓶口用软木塞塞紧并在其中插入一支温度计,瓶外包一层泡沫塑料。手拿瓶子迅速上下抖动(注意不要损坏温度计)。在多次抖动后,温度计的示数是否会发生改变 写出你猜想的根据。
另外,将瓶子放在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是否会发生改变 写出你猜想的根据。
13、小华家装修时,他看到这样的场景:工人师傅在用电锯切割大理石时,不停地给锯片喷水。请你分析这个场景中的现象所蕴涵的物理知识。21·cn·jy·com
《物体的内能》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正确;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锯条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错误;两手相互摩擦时,手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手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用手反复弯折铁丝时,对铁丝做功,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错误。
2、【答案】A
【解析】对试管加热,管内水吸收热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选项A正确;冬天搓手手变暖、滑梯滑下臀部发热,均是克服摩擦力做功,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选项B、C错误;迅速压下活塞,对筒内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筒内气温升高,选项D错误。
3、【答案】A
【解析】面条入锅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A正确;煮面条时,主要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故B错误;闻到了面条的香味,说明香味扩散到空气中,不能说明扩散只发生在气体中,故C错误;面条没有粘在一起,是由于面条之间距离太大,分子间作用力微弱,不能表明分子间有斥力,故D错误。21cnjy.com
4、【答案】A
【解析】小明弯折铁丝,铁丝弯折处温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铁丝温度升高;甲图中活塞迅速下压,活塞对内部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乙图中酒精燃烧,产生高温高压,体积膨胀,对外做功,使盒盖飞出去,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丙图中活塞压缩汽缸内的燃料,燃料内能增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丁图中汽油机做功冲程,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体积膨胀对外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因此和小明弯折铁丝,能量转化相同的是甲和丙,选项A正确。www.21-cn-jy.com
5、【答案】A
【解析】食品放入电冰箱,食品的温度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冰箱内温度低,通过热传递,使食品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选项A正确、D错误;热量是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选项B错误;任何物体都有内能,故0℃的食品也有内能,选项C错误.
6、【答案】D
【解析】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铁丝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A错误;水蒸气顶起水壶盖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此过程中,水向冰箱中放出热量,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使水的内能减小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2·1·c·n·j·y
7.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抓住改变物体内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A、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是馒头上的内能一部分转移到空气中了,是热传递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B、两手互相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C、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对石头做功,同时石头对锤子也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锤子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活塞压缩空气做功、活塞克服与筒壁间的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使打气筒壁变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故选A.www-2-1-cnjy-com
8、【答案】C
【解析】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A不正确;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B不正确;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故C正确;但物体的内能增大,不一定是由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引起的,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二者是等效的,故D错误,故选C。2-1-c-n-j-y
9、【答案】分子运动 热传递
( http: / / www.21cnjy.com )10、【答案】降低 减小
【解析】瓶内的水蒸气将瓶塞顶起的过程中,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21*cnjy*com
11、【答案】内(或热) 液化
【解析】挂烫机工作时消耗电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电能转化为内能,使水槽内部水的内能增加;熨烫衣服时,“白气”是冒气口冒出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空气时液化成的小水珠。
12、【答案】提示:手拿瓶子迅速上下抖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使瓶内沙子克服摩擦力做功,其内能会增加,温度也会升高。而放在热水中的瓶子,通过热传递,其内能会增加,温度也会升高。
13、【答案】切割过程中,锯片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锯片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会损坏锯片;利用水的汽化(蒸发)吸热降温。【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电锯切割大理石时电锯克服摩擦力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我们可以通过洒水降温,原理是水在蒸发时会吸收热量,降低电锯的温度。【来源: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4张PPT)
物体的内能
科学新华师大版 九年级上册第7章第1节第2课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寒冷的冬天我们搓一搓手就暖和了,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这实际上就是通过搓手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一、物体的内能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分子的动能和势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所以运动着的足球具有动能。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也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所以物体内部大量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分子的动能。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当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弹簧各部分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因此被拉伸或压缩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
F
F
F
F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因此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分子间存在——分子势能
分子存在吸引与排斥的相互作用力: d10R0>d>R0表现为引力;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物体的内能定义
2、物体的内能
由于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因此内能有时也称为热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之和,称为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无论是高温的赤红的熔岩还是低温的南极冰块都有内能。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思考讨论1:一个分子有没有内能?
物体的内能是描述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热运动的能量,对单个或少数几个分子,说它有多少内能是没有意义的。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思考讨论2:一块冰有内能吗?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分子总是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一定具有分子动能,因此,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内能。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思考讨论3: 物体内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对于同一种物质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物就越剧烈分子动能就越大,这个物体的内能也就增加,组成这个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增加。
(2)物体的内能还与物体内所含的分子数,即物质多少有关。
所以高温 物体的内能未必比低温物体的多,一根烧红的铁丝温度可达 500℃以上,但它的 内能比一杯热水小得多。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3)与物体的体积与形状有关。
物体的体积与形状改变时,使物体 内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及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分子势能变化,也就引起 内能的变化。
当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分子间距也会发生变化,则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弱也会变化,所以分子间势能发生变化,内能也变化。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4)与状态有关
(5)与种类有关
不同种类的物质分子的质量不同所以会影响物体的内能。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1)物体温度
(2)物体质量
(3)物体体积
(4)物质状态
(5)物质种类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思考讨论:内能与机械能是一回事吗?
①物体的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例如:一颗飞行的子弹,它既有动能、重力势能,还具有内能。
②物体的机械能与整个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物体的内能则与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即热运动有关。故两者不是一回事。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4、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1).两种能的形式不同。
物体的机械能与整个宏观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物体的内能则与微观的大量分子的运动即热运动有关。
(2) .机械能是可以为零的,但内能不可为零。
相同质量的0℃水与0℃的冰相比较( )
A、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
B、水的分子势能比冰的分子势能大;
C、水的分子势能比冰的分子势能小;
D、水的内能比冰的内能多。
学以致用
ABD
教学目标
学以致用
提示:质量相同的水和冰,它们的分子个数相等;温度相等,所以分子平均动能相等,因此它们总的分子动能相等.由水结成冰,需要释放能量,所以相同质量、温度的水比冰内能多,由于它们总的分子动能相等,所以水比冰的分子势能大.本题很容易误认为水结成冰,体积增大,所以内能增大.故选ABD。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思考讨论: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由于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通过改变物体的温度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1、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活动一:压缩空气发热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浸过乙醚的棉花
①在一个厚壁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块浸过乙醚的棉花。
(1)实验步骤: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②把玻璃筒内的活塞迅速下压仔细观察筒中棉花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2)实验现象
活塞迅速下压,可以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
这是由于活塞对筒内空气做了功,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乙醚的着火点,棉花就燃烧起来。
(3)实验结论
以上实验表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F
活塞下压
压缩空气做功
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空气的温度上升的原因。
气体内能增加
压缩空气做功,气体内能增加,实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思考总结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寒冷的冬天我们搓一搓手就是通过对手做功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手就暖和了。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机床上刀具切割铁屑,摩擦力做功,使铁屑发热温度非常高。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进入大气层的星体碎块,由于速度非常高,与大气摩擦发热,可以使其燃烧,发出明亮的光芒,形成流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学会了“钻木取火”。这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实验步骤
活动二、蒸汽对外做功
①在试管里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
②然后用酒精灯加热,使水沸腾。注意观察软木塞出现什么现象。
现象:软木塞冲出;管口有“白气”产生。
(2)实验现象: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3)说明:当瓶塞跳飞出时,是 对_____ 做功, 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液滴,于是就观察到“雾”这种现象。
瓶内水蒸气
瓶塞
瓶内水蒸气
液化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4)工作时: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传给水和水蒸气;水蒸气把塞子冲出去,内能转化为塞子的动能。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大量实验表明,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途径。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就增大,表明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就减少, 表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实验结论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思考讨论: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
对物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化。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2、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思考讨论1:夏天我们喝冷冻过的饮料,为什么会感觉凉快?
冷冻过的饮料吸收了人体的部分热量,人体的内能减小所以会感觉凉快。
思考讨论2:冬天坐在炉火边烤火,为什么会感觉身体暖和?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人吸收火传递的能量,人的内能增加所以会感觉身体暖和。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工件: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冷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思考讨论3:把烧红锻打过的工件放到冷水中能量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把烧红锻打过的工件放到冷水工件变冷,冷水变热了, 这称为“淬火”,使工件表面硬度提高。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热传递
内能发生转移: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高温部分转移低温部分。
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
思考讨论: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
(3)热量
①我们把这种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的能量,叫做热量。
②热量的单位:焦耳(J)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 内能增加。
③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发生在热传递的过程中
(4)热传递有三种方式:
①热传导:是通过导热物质对热量的传递;它是固体中传热的主要方式。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a、各种金属都是优良的导热体。
b、木头、塑料、竹子、皮革、都是不良的导热体。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c、大理石是一般的导热体。
②对流:是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对热量的传递;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对流:海边风的形成
③热辐射:是通过电磁辐射对热量的传递。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正在加热的热水壶的红外线照片温度高出(呈白色)辐射最强
电灯泡热辐射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阅读:适应沙漠气候的大耳狐
为什么大耳狐的毛皮颜色很浅又有一对非常特别的大耳朵。
毛皮颜色很浅白天在阳光下吸收的热辐射很少,有一对非常特别的大耳朵,可以通过对流把体内热量传到体外。夜晚天气 变冷时,大耳朵夹紧,减少体内热量的传出。它的毛皮不透气,可以防止热量通过传导 而从体内散失。
新课讲解
思考讨论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什么?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思考讨论2:功、热量和内能的单位是什么?
在国际单位制中规定,内能、功和热量的 单位都是焦耳。
新课讲解
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关系。
做功
内能的改变
能量转化
温度改变
热传递
能量转移
热量
不一定
一定
点评
易错警示!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方面是等效的。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阅读小资料了解热量所用的单位 “卡”
2、阅读视窗冷冻原子了解热力学温度零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华裔科学家朱棣文的贡献。
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加热
锻打
淬火
教学目标
学以致用
A.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B.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
C.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
锻打属于做功;
D.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
锻打属于热传递。
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温度低于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D、内能与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
B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2、甲乙两个铁块,甲的温度为50℃,乙的温度为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热量一定比乙的热量多;
B、甲的内能一定比乙的内能多;
C、甲的机械能一定比乙的机械能多;
D、甲的分子无规则运动一定比乙剧烈。
D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3、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过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地压下去,棉花会燃烧,这是因为压缩筒内空气—————,空气的————增加———— 升高,达到了乙醚的着火点,棉花才燃烧起来,此实验说明了———————————————————————————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做功
内能
温度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和—————— 两种。冬天我们感觉手冷时,我们可以将两手相互搓一搓,也可以用热水袋焐一焐。前者是用————方法使手的内能增加的,在用后种方法增加手的内能时,能量发生了————。
转移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做功
热传递
做功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本课小结
1.内能的定义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改变内能的方法
(1)A.热传递: 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互相接触
时,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2)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减少。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