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物体的内能 单元 第七章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受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2).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
知识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重点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热运动。
难点 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有关现象.
学法 讨论法、发现法 教法 讲练结合、启发诱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不久整个房间就会充满芳香的气味,你知道为什么吗?这实际上是香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子的运动。 学生观察并闻一下香水的气味。 引出分子的运动。
讲授新课 液体、气体、和固体的扩散现象1、活动:观察红墨水滴在清水中的扩散(1)、实验器材:两个试管、红墨水、吸管、盛有热水的烧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2)、实验步骤:①用两个试管各注入清水,再用吸管吸入红墨水,分别轻轻注入两试管底部。使墨水滴在清水中形成明显的液滴界面。②将其中一个试管放 进盛有热水的烧杯中,然后观察和比较两个试管中墨水滴在清水中的扩散情况。(3)墨水滴在热水和凉水中的扩散视频(4)、实验现象①不放入热水中的试管内墨水滴—————————②放入热水中的试管内墨水滴————————————。③半小时后再观察不放入热水中的试管内墨水滴———————————。答案:无明显界面;界面变模糊;完全没有界面。(4)实验结论:表明液体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扩散越明显。思考:通过上面的实验你能总结出扩散现象的定义吗?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2、演示实验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如图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空气,中间隔一个玻璃板。 ( http: / / www.21cnjy.com )抽取中间的玻璃板,过一段时间观察两个瓶子中气体的颜色。(1)、二氧化氮气体扩散视频(2)实验现象: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3)实验结论:说明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并且分子间有间隙。思考讨论:为什么把装有二氧化氮的瓶子放在下面呢 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二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氮气体放到上方的话,由于自身密度大的缘故,二氧化氮分子也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去,就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要把密度小的空气瓶子放到上方,把二氧化氮放在下方.3、固体分子的扩散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图将表面平整的金板与铅板板紧压在一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几年后,在金板和铅板的表面都可以找到彼此的成分。(1)固体分子的扩散视频(2)结论:说明固体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思考讨论1:固体、液体、气体都有扩散现象,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气体分子的扩散速度是很快的,液体分子的扩散速度比气体分子慢,固体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观察到扩散现象。思考讨论2:你知道扩散现象与什么有关吗?散现象与物质的状态有关;②扩散现象与物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通过上述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 实验结论:物质分子的扩散说明,一切物体内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分子的这种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二、分子的热运动1、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且分子之间有间隙。 ( http: / / www.21cnjy.com )固、液、气三态分子的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固体相当于上课时整齐的坐在座位上的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体相当于在操场上乱跑的学生。2、分子的热运动(1)定义:物体内部的大量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的热运动。(2)特点: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思考讨论:同学们扫地时灰尘的运动是分子的扩散现象吗 为什么?请说明理由。灰尘的运动不是分子的扩散现象,而属于机械运动。这是因为: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运动形成的,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不能借助外力作用,如借助重力、风等的作用。扩散现象中运动的主体是分子,肉眼是无法直接看到,而灰尘却能看到所以不是分子所以不属于扩散现象。学以致用1、“墙内开花墙外香”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2、当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时,可以发现热水变色比冷水快,这说明温度越高,水中大量分子的热运动 。答案:气体扩散2、当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时,可以发现热水变色比冷水快,这说明温度越高,水中大量分子的热运动 。答案:越剧烈3、下列现象中,是扩散现象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雷雨交加C、秋天,桂花飘香D、冬天,雪花飘飘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思考讨论:我们很难把铁丝拉断,亦很难把铁块压缩。从观察到的这些现象出发,请你猜想一下,组成铁丝或铁块的微粒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作用力。很难把铁丝拉断可能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吸引力,很难把铁块压缩说明分子间可能是因为存在排斥力。1、演示实验:分子间的作用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面光滑、干净的铅块吸引在一起,下挂钩码也不能把他们拉开。(1)分子间的作用力视频实验结论:实验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引力(2)思考讨论1:大量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说明什么?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思考讨论2:为什么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又难以被压缩,固体不仅有一定体积还有一定形状,既难分割又难被压缩呢? 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还存在排斥力思考讨论3:究竟是吸引还是排斥与什么有关呢?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既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这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大量实验表明,当分子间相距几个分子大小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接近到大约一个分子大小时,分子之间主要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相距很远(超过10个分子大小的距离)时,分子间就基本没有相互作用了。如果设分子的直径为R0分子距离为d则可表示:①dd>R0: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表现为引力;④d≥ 10R0:分子间不存在引力和斥力。注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不会单独存在一个力。学以致用1、如图,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要 。这说明分子之间有 。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案:变大;引力2、常言道:“破镜不能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由于镜子被打碎后,再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之间距离变 ,分子之间几乎没有 的作用的缘故。答案:大;小巩固提升1. 春天,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樱花纷飞,花香袭人,这表明( )A. 分子间有间隙 B. 分子无规则运动 C. 分子间有斥力 D. 分子间有引力 答案:B2. “不能与烟共舞,吸烟有害健康”,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图是禁止吸烟的标志。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A. 分子间有引力 B.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 C. 分子间有斥力 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答案:D3、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原子构成的;炒菜时闻到香味,这一现象说明分子 ;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 (填“大”或“小”)。答案:分子 在空气中发生了扩散(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小4、将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方,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到清水与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如图甲,静置20日后,如图乙,这是———————现象,说明液体分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案:扩散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5. 把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晒,比不在阳光下得快,请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提示:因为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分子运动得越剧烈,分子越容易飞离液面,所以蒸发也就越快。 学生观察红墨水滴在清水中的扩散并总结实验结论。学生练习填空学生观察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学生总结。思考:为什么把装有二氧化氮的瓶子放在下面呢 学生观察固体分子的扩散现象。学生总结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学生总结学生观察固、液、气三态分子的示意图学生对比观察图片学生阅读总结分子的热运动以及分子的热运动的特点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学生练习思考讨论问题学生观察实验:分子间的作用力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学生理解并记忆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学生练习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进一步理解扩散现象。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进一步理解扩散现象。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不同。进一步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阅读能力进一步理解分子的扩散现象巩固所学的知识引出分子间具有作用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进一步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巩固本节的知识
课堂小结 1、物质分子的扩散说明,一切物体内部的分子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分子的这种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2、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3、当分子间相距几个分子大小时,主要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接近到大约一个分子大小时,分子之间主要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相距很远(超过10个分子大小的距离)时,分子间就基本没有相互作用了。 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老师同学交流,最后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梳理机械运动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板书 一、液体、气体、和固体的扩 ( http: / / www.21cnjy.com )散现象1、红墨水滴在清水中的扩散2、二氧化氮气体扩散3、固体分子的扩散现象二、分子的热运动1、物体内部的大量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的热运动。2、特点: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当分子间相距几个分子大小时,主要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接近到大约一个分子大小时,分子之间主要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相距很远(超过10个分子大小的距离)时,分子间就基本没有相互作用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物体的内能》练习
一、单选题
1、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B. 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 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 铅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2、 下列各种现象中,与分子运动无关的是( )
A. 春天,花香扑鼻 B. 冬天,一直冰冻着的衣服变干
C. 秋天,出现了沙尘暴 D. 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3、.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是 ( )
A. 用胶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 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拉断
C. 两滴水珠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
D. 磁铁能吸引铁钉
4、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 B. 炒菜时,满屋飘香
C. 扫地时灰尘四起 D. 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5、列对相关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打开窗户,风带来了房外花坛里花朵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煤堆放在墙角时间长了,墙体内部也变黑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缩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 液体、气体很容易被分开,说明液体、气体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6、下列现象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A. 大扫除时,漫天飞舞的灰尘
B. 中午放学回家,还没进家门就闻到家里饭菜的香味
C. 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
D. 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7、.荷叶上的两滴小露珠相互接触时,自动融为—滴大露珠,这一现象表明( )。
A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看斥力
C.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和斥力
C.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二、填空题
9. “端午浓情,粽叶 ( http: / / www.21cnjy.com )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合 nm。21教育网
10、用锋利的刀切洋葱,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对洋葱的 ,达到更容易将洋葱切碎的目的。切洋葱的人闻到洋葱的气味是 现象。21·cn·jy·com
11、 将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方,可以看到清水与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如图甲,静置20日后,如图乙,这是 现象,说明液体分子 。
( http: / / www.21cnjy.com )www.21-cn-jy.com
三、解答题
12、海鲜粥是北部湾地区的一道家常美食 ( http: / / www.21cnjy.com )。煮好的粥香气扑鼻,这是什么现象 而且粥的温度越高,香气就越浓,这是为什么 当我们对着热粥表面吹气时,粥就凉得更快,这又是为什么 请你用物理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2·1·c·n·j·y
《物体的内能》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是因为物质间有空隙,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A错误;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B错误;选项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是香水分子在空气中扩散引起的,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铅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是因为有些铅笔芯残留在纸上的结果,故D错误。21·世纪*教育网
2、【答案】C
【解析】
春天,花香扑鼻,是气体分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动,A不符合题意;冬天,一直冰冻着的衣服变干,是固体分子的扩散现象,B不符合题意;秋天,出现了沙尘暴,是微小物体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现象,C符合题意;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是液体分子的运动,D不符合题意。www-2-1-cnjy-com
3、【答案】D
【解析】用胶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胶水中的分子和纸张中的分子间有引力,故A不符合题意;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是因为铅的分子间有引力,故B不符合题意;两滴水珠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较大的一滴水珠,因为水珠的分子间有引力,故C不符合题意;磁铁能吸引铁钉,是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故D符合题意。2-1-c-n-j-y
4、【答案】B
【解析】
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是小雨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炒菜时,芳香油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由于炒菜时温度很高,所以分子的扩散速度加快满屋飘香,故B符合题意;扫地时灰尘四起是灰尘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是粉笔灰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1*cnjy*com
5、【答案】B
【解析】风带来了房外花坛里花朵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香味,是风的作用,不是分子的运动,A错误;煤堆放在墙角时间长了,墙体内部也变黑了,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正确;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缩小了,这是因为面包中间有空隙,不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C错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液体、气体很容易被分开,这是因为液体、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作用力较小,不是不存在引力,D错误。【来源:21cnj*y.co*m】
6、【答案】B
【解析】扫地时尘土飞扬,属于固体小颗粒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动,是机械运动,故A错误;炒菜时,香味四处飘逸,是香气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属于固体小颗粒运动,是机械运动,故C错误;流感病毒属于微生物,它通过飞沫传播是微生物所做的机械运动,故D错误,故选B。【出处:21教育名师】
7. 【答案】A
( http: / / www.21cnjy.com )8、【答案】:D
【解析】
A、柳絮是可以看得见的物体,因此柳絮飞扬不是分子的运动,而是物体的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将橡皮吸盘紧压在玻璃上,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很难被拉开,与分子运动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答案】做无规则运动 吸引力 0.1
【解析】“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因为1m=109 nm,所以10-10=0.1 nm。21cnjy.com
10、【答案】压强 扩散
【解析】用锋利的刀切洋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对洋葱的压强;由于洋葱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向周围扩散,所以人可以闻到洋葱的气味。
11、【答案】扩散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在量筒里装入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静置20天后,界面变模糊了,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2、【答案】粥的香气扑鼻是扩散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粥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所以香气就越浓;对着热粥表面吹气,可以加快粥表面的空气流动,加快了粥的水分蒸发,而蒸发要吸收热量,所以粥凉的更快。【来源: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0张PPT)
物体的内能
科学新华师大版 九年级上册第7章第1节第1课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不久整个房间就会充满芳香的气味,你知道为什么吗?
这实际上是香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子的运动。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实验器材:两个试管、红墨水、吸管、盛有热水的烧杯。
1、活动:观察红墨水滴在清水中的扩散
一、液体、气体、和固体的扩散现象
(2)、实验步骤: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②将其中一个试管放 进盛有热水的烧杯中,然后观察和比较两个试管中墨水滴在清水中的扩散情况。
①用两个试管各注入清水,再用吸管吸入红墨水,分别轻轻注入两试管底部。使墨水滴在清水中形成明显的液滴界面。
(3)墨水滴在热水和凉水中的扩散视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②放入热水中的试管内墨水滴————————————。
界面变模糊
完全没有界面
(4)、实验现象
①不放入热水中的试管内墨水滴—————————
无明显界面
③半小时后再观察不放入热水中的试管内墨水滴———————————。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5)实验结论:
思考:通过上面的实验你能总结出扩散现象的定义吗?
表明液体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扩散越明显。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二氧化氮气体扩散
如图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空气,中间隔一个玻璃板。
抽取中间的玻璃板,过一段时间观察两个瓶子中气体的颜色。
2、演示实验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二氧化氮气体扩散视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2)实验现象: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
(3)实验结论:说明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并且分子间有间隙。
思考讨论:为什么把装有二氧化氮的瓶子放在下面呢
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到上方的话,由于自身密度大的缘故,二氧化氮分子也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去,就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要把密度小的空气瓶子放到上方,把二氧化氮放在下方.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3、固体分子的扩散现象
几年后,在金板和铅板的表面都可以找到彼此的成分。
如图将表面平整的金板与铅板板紧压在一起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固体分子的扩散视频
(2)结论:说明固体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气体分子的扩散速度是很快的,液体分子的扩散速度比气体分子慢,固体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观察到扩散现象。
思考讨论1:固体、液体、气体都有扩散现象,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思考讨论2:你知道扩散现象与什么有关吗?
通过上述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
①扩散现象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②扩散现象与物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物质分子的扩散说明,一切物体内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分子的这种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
实验结论:
二、分子的热运动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物质的组成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且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液、气三态分子的示意图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液体相当于下课时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的学生,
固体相当于上课时整齐的坐在座位上的学生。
气体相当于在操场上乱跑的学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定义:物体内部的大量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的热运动。
(2)特点: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
思考讨论:同学们扫地时灰尘的运动是分子的扩散现象吗 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2、分子的热运动
灰尘的运动不是分子的扩散现象,而属于机械运动。这是因为: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运动形成的,所以不能借助外力作用,如借助重力、风等的作用。扩散现象中运动的主体是分子,肉眼是无法直接看到,而灰尘却能看到所以不是分子所以不属于扩散现象。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教学目标
学以致用
1、“墙内开花墙外香”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
越剧烈
气体扩散
2、当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时,可以发现热水变色比冷水快,这说明温度越高,水中大量分子的热运动 。
教学目标
学以致用
3、下列现象中,是扩散现象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雷雨交加
C、秋天,桂花飘香
D、冬天,雪花飘飘
C
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思考讨论:为什么我们很难把铁丝拉断,亦很难把铁块压缩。请你猜想一下,组成铁丝或铁块的微粒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作用力。
很难把铁丝拉断可能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吸引力,很难把铁块压缩说明分子间可能是因为存在排斥力。
1、演示实验:分子间的作用力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表面光滑、干净的铅块吸引在一起,下挂钩码也不能把他们拉开。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分子间的作用力视频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引力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2)思考讨论1:大量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说明什么?
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思考讨论2:为什么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又难以被压缩,固体不仅有一定体积还有一定形状,既难分割又难被压缩呢?
说明: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还存在排斥力。
思考讨论3:究竟是吸引还是排斥与什么有关呢?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既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这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大量实验表明,当分子间相距几个分子大小时,主要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接近到大约一个分子大小时,分子之间主要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相距很远(超过10个分子大小的距离)时,分子间就基本没有相互作用了。
如果设分子的直径为R0分子距离为d则可表示:
①d③10R0>d>R0: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表现为引力;
④d≥ 10R0:分子间不存在引力和斥力。
注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不会单独存在一个力。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如图,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要 。这说明分子之间有 。
变大
引力
教学目标
学以致用
2、常言道:“破镜不能圆”,这是由于镜子被打碎后,再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之间距离变 ,分子之间几乎没有 的作用的缘故。
大
教学目标
学以致用
力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1. 春天,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樱花纷飞,花香袭人,这表明( )
A. 分子间有间隙;
B. 分子无规则运动;
C. 分子间有斥力;
D. 分子间有引力 。
B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2. “不能与烟共舞,吸烟有害健康”,如图是禁止吸烟的标志。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A. 分子间有引力;
B.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
C. 分子间有斥力;
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D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3、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 、原子构成的;炒菜时闻到香味,这一现象说明分子 ;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 (填“大”或“小”)。
在空气中发生了扩散(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
小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4、将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方,可以看到清水与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如图甲,静置20日后,如图乙,这是———————现象,说明液体分子————————————————————— 。
扩散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水
硫酸铜溶液
甲
乙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提示:因为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分子运动得越剧烈,分子越容易飞离液面,所以蒸发也就越快。
5. 把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晒,比不在阳光下得快,请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本课小结
1、物质分子的扩散说明,一切物体内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分子的这种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
2、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
3、当分子间相距几个分子大小时,主要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接近到大约一个分子大小时,分子之间主要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相距很远(超过10个分子大小的距离)时,分子间就基本没有相互作用了。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