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29 17:2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选择题
1.1983年,邓小平会晤英国前首相希思时说:“我们和英国朋友说,我不解决这个问题,我就是李鸿章。谁不解决这个问题,都是李鸿章。”“这个问题”指( )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中英建交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认为鸦片不禁,几十年后会弄得国贫民弱,“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道光皇帝准奏后,林则徐领导了(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21教育网
3.这场战争虽然始于鸦片走私,迫使中国放弃传统的朝贡外交体系,以西方国家主张的方式与其交往。这场战争是(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全民族抗战的开端www.21-cn-jy.com
4.1842年,中英签订的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它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作者强调了中英战争的( ) A.必然性 B.偶然性 C.可能性 D.必要性2·1·c·n·j·y
6.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21·世纪*教育网
7.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www-2-1-cnjy-com
8. 英国侵占香港是从割占香港岛开始的。这一地区被迫割给英国是通过哪一条约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北京条约》 D.《展拓香港界址专条》21cnjy.com
9.下列哪座城市在近代史上曾两度开放?( ) A.深圳 B.上海 C.珠海 D.厦门21*cnjy*com
10.“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条款中的“给予沿海一处”的危害指的是( ) A.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 B.主权遭到破坏 C.清政府成为侵略工具 D.强迫开放口岸21·cn·jy·com
材料解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次战争后签订的什么条约?具体签订时间是哪一年? (2)此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危害? 2-1-c-n-j-y
12.材料一 “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 材料二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货”指什么?“人”指谁? (2)材料二中的“本大臣”是谁?“此事”指何事? (3)材料二中表现了“本大臣”的什么态度?对“本大臣”应如何评价?

参考答案
【答案】 1.B 2.A 3.B 4.A 5.A 6.D 7.C 8.A 9.D 10.B 11.(1)据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可知,材料一出自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资本主义的漩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答案为: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1842年; (2)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1)依据所学,材料一是林则徐广州禁烟时的言论,因此材料一中“货”指的是鸦片,“人”指鸦片贩子; (2)依据所学,材料二表达的是林则徐坚决禁烟的决心,因此材料中的“本大臣”指的是林则徐,“此事”指的是禁烟运动; (3)由材料二“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可以看出,材料二表现了林则徐坚决禁烟的决心。林则徐是一位民族英雄,他领导的虎门销烟表达了中华民族敢于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维护了民族尊严。 故答案为: (1)鸦片;鸦片贩子; (2)林则徐;禁烟运动; (3)坚决禁烟;林则徐是一位民族英雄,他领导的虎门销烟表达了中华民族敢于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维护了民族尊严。 【解析】 1. 据材料信息“李鸿章、英国”可知,此信息与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有关,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元 ,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故“这个问题”指香港问题。 故选B。 本题材料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南京条约》的内容。 2.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全部销毁。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故道光皇帝准奏后,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 故选A。 本题以“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为切入点,考查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时,教育学生学习林则徐国家利益、无畏无惧的精神品质。 3. 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使中国由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故选B。 本题以“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本题以“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为线索,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影响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记忆鸦片战争的影响。 4. 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1840年英国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故选A。 本题以“1842年,中英签订的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的知识点。 本题以“1842年,中英签订的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为线索,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南京条约》的影响。 5. 依据题干“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它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可知,这反映了鸦片战争爆发的迫切性和必然性。 故选A。 本题以“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它什么商品”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的知识点。 本题以“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它什么商品”为线索,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熟记鸦片战争的背景。 6. 据题干“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结合所学可知,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主要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故选D。 本题以“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7.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屈辱和沉重的灾难,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所以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知识点。识记理解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本题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时,向学生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国富民强才能御敌。教育学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8. 本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相关知识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投降。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 9. 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 故选D。 本题以厦门为切入点,考查《南京条约》和经济特区的设立。 掌握《南京条约》和经济特区的设立的相关知识。 10. 结合所学,分析材料可知,“大英”“给予一处”反映的是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这一内容出自中英《南京条约》,该条款的签订,破坏了中国的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结合所学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的理解和识读。 11.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本题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的内容的识记能力。另外向学生说明,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资本主义的漩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 本题以林则徐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虎门销烟。 本题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