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武装割据和红军长征》
教材分析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创建工农红军。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经济建设,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四次反革命“围剿”。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后,红军进行了艰苦、危险的长征。21cnjy.com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或掌握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工农武装割据”和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等内容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以及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和实践意义,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党和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坚持革命斗争的伟大创举,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同时,也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来源之一。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这种创新和实践精神以及革命先辈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值得后人缅怀和学习。21·cn·jy·com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对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教学难点】
工农武装割据。
课前准备
课题相关图片、视频和国民革命歌曲等素材的收集准备。提醒学生做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习近平主席在7月30日检阅不对的图片,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习近平主席要在这一天检阅部队呢?”解释后把学生带入新课。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进入新课
(一)南昌起义与秋收暴动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领导者: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过程:南昌起义,由于国民党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起义军从南昌南下,在广东潮汕地区受挫,一部分转入海陆丰地区;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1928年4月进入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武装汇合。www.21-cn-jy.com
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__武装争斗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三路进攻长沙→“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进军井冈山。2·1·c·n·j·y
(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井冈会师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时间:1927年10月~1928年4月。
经过: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改革;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特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2、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
过程: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分队伍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军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随后又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21教育网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意义:工农红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三)“红军不怕远征难”
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3、进程:瑞金→冲破4道封锁线→强渡乌江→攻占遵义→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入甘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遵义会议(1935年1月):
内容:解决了博古等人军事领导和战略战术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意义: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在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
意义: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力量,使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红军在长征表现的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概,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
本课小结
南昌起义 时间:1927年8月1日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等。
意义:中共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秋收起义 时间:1927年9月9日
领导人:毛泽东
意义: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新
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井冈会师 1927年10月,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朱、陈与毛泽东的军队胜利会师。
意义: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原因:红军第5次反“围剿”失败。
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经过 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内容: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同陕北红军会师。
结束: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
意义: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骨干力量,使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