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29 18:5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太平天国》
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了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社会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新的矛盾又使得农民斗争肩负起双重任务——反封建、反侵略。同时,社会的变化还使农民利用“上帝”的权威来进行反封建斗争,宣传平等思想。太平天国反剥削、争平等,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和要求。《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分别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最高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他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然而,限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了。21*cnjy*com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
3、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2-1-c-n-j-y
2、通过填写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
3、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来源:21cnj*y.co*m】
4、通过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书籍,指导学生学习阅读参考书的方法以及获取参考书的途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认识;感受农民阶级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英雄观。【出处:21教育名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21教育网
【教学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课前准备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后不久,广西爆发了大规模的天平天国农民起义。起义军围桂林、攻长沙、破武昌、克南京、转战六省,建立了与清政府相对峙的新政权。这个过程,历时不到三年。他们建立人间天国的梦想最终实现了吗?21·cn·jy·com
二、进入新课
(一)金田起义
1、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造成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
2、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3、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课件展示 介绍洪秀全 分析天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因此,我们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2·1·c·n·j·y
小结:
时间:1851年
地点:广西桂平金田村
领导人:洪秀全
国号:太平天国
起义军:太平军
永安建制
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所封诸
(二)定都天京 (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
1、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
2、《天朝田亩制度》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核心: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思想:绝对平均主义。
探究1 《天朝田亩制度》 ?你认为其有实施的可能吗?
性质:农民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革命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违背历史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规律。
3、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天京陷落
师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开始滋生。在天京,诸王模仿封建统治者大兴土木、建筑王宫。(投影:《天王府》、《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从《天王府》画面上可以看出天王府的威严和等级的森严;从《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画面上可以反映出天王的享乐生活。各王还通过家族、部下等关系结成派系集团,分别控制军队、争权夺势,分裂的危机愈演愈烈。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终于在1856年秋演化为一场大变乱。www.21-cn-jy.com
1、定都天京后,领导人享乐腐化,争权夺利。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洪仁?闯伞蹲收?缕?罚?岢鱿蛭鞣窖?啊⒏母锬谡?戎髡牛?玫胶樾闳?脑奚汀5?捎谑艿笔崩?诽跫?南拗疲?蹲收?缕?肺茨芨吨钍导?!纠丛矗?21·世纪·教育·网】
3、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探究2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失败的原因: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性质: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21cnjy.com
意义: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21·世纪*教育网
三、本课小结
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我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革命运动。它坚持14年之久,历经兴起、发展、失败三个阶段,体现出鲜明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敌人的镇压最终失败,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迪。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