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雪[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11-28 19:08:00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我爱你 塞北的雪
我爱你 塞北的雪
飘飘洒洒漫天遍野
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
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
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
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
春天的使节
我爱你 塞北的雪
飘飘洒洒漫天遍野
你用白玉般的身躯
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
你把生命溶进土地哟
滋润着返青的麦苗
迎春的花叶
啊 我爱你
啊 塞北的雪 塞北的雪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大风吹雪盈空际”
常识积累: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小说集: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1918年5月,首次用“鲁
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
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
小说《狂人日记》。
散文诗的特点:
本文属于散文诗,散文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用___的形式写成的___,这种文体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它具备了散文的_______,和抒情诗的______、_______。本文选自鲁迅诗集《 》。
散文

自由灵活
意境
节奏
野草
《野草》简介:
散文诗集,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全书表达了内心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一、为蓝颜色的字注音:
处( )子 磬( )口
塑( )雪罗汉 粘( )结
脂粉奁( ) 目光灼灼( ) 朔( )方 粘( )连
凛( )冽( )
chǔ
qìng

lían
zhuó
shuò
lǐn
liè
nián
zhān
二、说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思:
1 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
2 然而很洁白,很明艳。
3 目光灼灼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4 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
5 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
6 便蓬勃的奋飞。
7 旋转而且升腾。
8 在凛冽的天宇下。
(见识广博)
(明亮艳丽)
(鲜明的样子)
(消融,溶化)
(消融,溶化)
(茂盛的样子)
(升高飞舞)
(刺骨的寒冷)
听课文录音,感知美文,领悟雪的个性品质。
作者写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分角色朗读
女生(1-3段):温婉恬静,节奏宜慢。
男生(4-6段):雄浑峻伟,气势不凡。
1、南方的雪有什么特点呢?从哪些方面描绘?有什么好处 作者有没有遗憾?为什么?
但不能持久
阅读分析(一)
滋润美艳之至
特点:
遗憾:
作者以饱蘸深情的彩笔,绘出了一幅令人神往的江南雪景水墨画。作者从四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①以暖国的雨和“单调”来反衬雪花的“灿烂”。
②直接写雪的质地、颜色,“滋润美艳”如青春壮健少女的皮肤。
③以雪野中的花草,特别描写了花的不同种类、多样形状和各种颜色,映衬雪的洁白,使柔雪显得更为明艳美。
④幻想蜜蜂在雪野中“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使雪野呈现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
不仅使读者看见烂漫的冬花,而且仿佛听到吟唱的春虫,感受到作者热烈期待春天的心声。
2、在第二至三段中,找出描写孩子们塑罗汉的动作与神情的词语,看看反映了孩子们怎样的心灵
“呵”、“偷”、“访问”、“拍手”、“点头”、“嘻笑”
通过这些充满活力的词,刻画了儿童特有的动作与神情,反映了他们天真活泼、纯洁的心灵,表现出热闹、有趣的画面。
3、找出写雪中罗汉美好形象和被淡忘、消释的有关词语,联系写作背景想想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对雪中罗汉美好形象描写,赋予了它人的生命而对它被淡忘、消释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迅即消逝的惋惜、感慨与苦闷的心情,喊出了对黑暗现实的抗议。
美好形象:“很洁白,很明艳,……滋润……闪闪发光。……目光灼灼……嘴唇通红”
被淡忘、消释:“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为下文写朔方的雪埋下伏笔。
小结:
第一部分,作者滿怀着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回忆江南的雪与雪野,抒发渴望美好生活的感情。虽是回忆,却是展望。虽是冬天,却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在苦寂中,作者回忆儿时的生活。因为儿童是人类的春天,写儿童不怕严冬,朝气蓬勃,更加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殷切期待与热烈呼唤。
阅读分析(二)
1、北方的雪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从这些地方我们还能感到北方雪的什么个性?
特点:“如粉,如沙”随着旋风蓬勃的奋飞。从这里还能看出她追求自由的精神。
3、第四段中,作者用什么写法,怎样描写朔方飞雪的?有什么作用
第四段与上文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江南和朔方冬景的不同特点,而且使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产生了内在联系。第四段开头用“但是”这个转折连词巧妙地转到对朔方飞雪的描写,并表明朔方的飞雪和滋润美艳的江南柔雪的不同。
“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2、作者称北方的雪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北方雪的什么态度?
喜爱。
朔方的雪花“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而且和它们相伴的是失去了生命力的枯草。在这里作者不仅如实地反映了朔方严冬的景象,而且也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在恶劣的环境下,朔方飞雪并不安与孤独凄凉的境遇,因此“在晴天之下,旋风忽起,便蓬勃奋飞,……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里作者以炽热的感情,豪放的语言刚劲的笔力,描绘朔方飞雪冲破酷寒的压迫,自由驰骋于太空的壮举。
作者借朔方飞雪奋飞的情景,抒发他那不畏艰险,渴望战斗的豪情。
合作研讨:
文中对两幅雪景的描绘形象传神,那么你认为作者究竟欣赏哪一个地方的雪呢?
北国,是鲁迅成年后生活的地方,现实严酷的环境,作为战士,故乡固然十分美好,让人眷恋,但现在更需要坚定、勇敢、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正因为如此,才有《雪》中描写的绝妙的江南、江北雪景图。
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是鲁迅童年生活的地方。在作者记忆中,对故乡有许许多多回忆。那记忆是温暖的,是美好的。正如江南的雪,雪中美好的景色,让人回味和留念。故乡永远是鲁迅温暖的家,美好的理想是鲁迅永远的向往和追求。
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春暖花开,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黑暗之中。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姿态,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争取理想的春天。
鲁迅对雪的看法:
《雪》一文,作者虽然极写江南雪的美艳,孩童的欢乐,雪罗汉的有趣,但作者不是沉迷于优美而虚空的幻境以求得精神上的安慰。他真正向往的是壮美的现实战斗生活,渴望从自然的伟力中汲取斗争的勇气和力量,永葆战斗青春。朔方雪的确蓬勃奋飞、旋转升腾的气势正象征了这种精神。作品通过对比,寄托作者的一种思想: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赞赏的。
品 味 语 言 揣 摩 意 蕴
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青春”、“处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这里是指江南的雪蕴育着生命,是与轻柔和缓的境界相联系的。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描绘出事物的色彩,产生积极的视觉效果,生动形象,能充分调动人的想象。
无边突出 “旷野”之“旷”,凛冽突出天气寒冷,前两个短语突出北方雪花环境的恶劣。 ‘‘闪闪”既是对雪花形态的描摹,又是对雪花抗争精神的表现,而且契合雪花的特点。这些修饰语,充分表现了雪花同严寒战斗的品格。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借景抒情
借描写南方的雪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热烈赞美
借描写北方的雪赞美、歌颂斗争精神和不屈意志
这种方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对比手法
记忆中的江南雪景
现实中的北方雪景
滋润美艳
冰冷坚硬
相互粘结
如粉如沙
蕴含春温
抗击严寒
逐渐消释
蓬勃奋飞
更喜爱北方的雪——斗争精神
比较阅读:
雪花来了,漫天遍野的来了。
从最高的地方落下来。从最纯洁,最净白的地方落下来,落到每一个角落,落在一切的上面。。。。
雪花,你总是在一切上面的。你总是最洁白的。谁损害了你,弄脏了你,你就融化了,流着泪走开了。
雪花呀,我看你有一颗心。
一颗把一切黑暗变白的心。有一颗把一切不平都填平的心。有一颗把一切都包藏在你怀里的心。
你虽然如此寒冷,还有一颗知道温暖的心。
不同之处:
雪的形象,是诗人往昔青年时代和当前的他的隐喻。升腾的北方的雪,也是鲁迅的精魂-----奋斗的,向上的,闪光的。
柯南的《雪》则让我们看到冰冷的雪也有一颗把黑暗变白,把一切不平填平,把一切都包藏在怀里的美好、温暖的心灵。
相同之处:
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展示具有美感的细节,在运动状态的表现中创造一种美的意境,使作品意蕴丰富深远。
布置练习:
收集与“雪”有关的名篇佳句。
描写一个景物,借以抒发个人情感,不少个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