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朱德的扁担》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6.《朱德的扁担》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30 09:4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老一辈领导人——朱德。16.朱德的扁担担 朱德爷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
1928 年4 月底,朱德、陈毅率领一部分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朱德担任军长。国民党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它。他们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地下党组织积极动员群众为山上送粮。挑粮上山也成了红军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那年,朱德军长经常亲自带领战士们下山挑粮。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讲的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朱德军长和红军战士不怕风险路陡,不顾生命危险,走60多里山路,挑粮上山的故事。朱 德 扁担 同志 队伍 敌人
抽出 路陡 难走 打仗
心疼 不料 敬爱 zhàngzhūdézhìwǔdíchōudǒunánténgbiǎnliàojìng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不远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不远处”一词点明了井冈山周边环境的险恶,为下文的艰苦挑粮做了铺垫。   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五六十里”“山高路陡”说明了什么?“五六十里”“山高路陡”说明从井冈山到茅坪挑粮困难重重,一是路程长,二是路难走。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战士们心疼什么?是怎么做的?朱德又是怎么做的?这五个字有什么含义?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战士们心疼朱德,担心劳累过度,身体吃不消,于是把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不想让他再挑粮了。朱德却又找来一根扁担,并且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向战士们表明了决心:一定要跟战士们一道挑粮。写上“朱德的扁担”意思是这条扁担是朱德专用的,任何人不得拿走。从中体会到,战士们很爱朱德同志,被他身先士卒,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深深感动着。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 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满满
  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战士们为什么不再藏朱德的扁担了? 因为“朱德的扁担”意思是这条扁担是朱德专用的,任何人不得拿走。战士们看到朱德这么坚定信心要挑粮,不好意思再藏了。这篇课文表现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课文表现了朱德同志什么样的品质?1.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作为军长,以身作则,带头挑粮,非常负责。朱德很爱战士们,很爱部队,很乐意为部队做事,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极大地鼓舞了大家。所以大家越发爱朱德同志了。2.选一选,连一连。挑着 穿着 戴着
草鞋 斗笠 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