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
学
目
标
1.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掌握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培养学生分析历史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通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3.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原因,中国人民从来就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反抗侵略,维护统一是每个中国人都要继承的爱国传统。
教学重点
?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过程进一步加针
教学方法
?采用“自学——问题——讨论”教学法
教 学 流 程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掌握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培养学生分析历史观察能力。
2. 通过本科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通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3. 使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原因,中国人民从来就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反抗侵略,维护统一是每个中国人都要继承的爱国传统。
三、讲授新课
1.英国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2)为了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英法两国微战争寻找了什么借口?
(3)说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2.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侵略者得到满足,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2)观看图片,《焚烧后的圆明园》
(3)火烧圆明园使近代史上惨痛和耻辱的一页,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学生齐读
理解记忆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出示学习任务 明确学习目的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 学 流 程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3.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教师讲解:从19世纪40年代起,沙俄利用中英鸦片战争,大肆入侵中国东北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2)在众多不平等条约中,那个条约侵占土地最多?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有哪些国家侵占中国土地?
(4)教师展示《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四、 盘点收获
五、 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
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出示有关内容,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适时点拨学生互相交流
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整合能力。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归纳能力。
板书设计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