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新课导入 袁世凯篡权后,极力复辟帝制。想一想,他尊孔复古与复辟帝制有什么联系?袁世凯在天坛祭天新课讲授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一. 背景
袁世凯下令“尊孔读经”,声称“孔子之道”是
立国的根本,以此来抑制民主、自由、平等思想。
二. 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
《敬告青年》一文。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四. 旗帜
民主、科学
五. 阵营
1917年,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
编辑部迁到北京,形成了以《新青年》为核心
的新文化阵营。三. 口号
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新青年》编辑部迁往北京。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了什么重要的思想观点?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还向青年提出六点希望:一.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 进取的而非隐退的;四.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敬告青年》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提倡学术上“兼容并包”,聘请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校执教。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北大的教授们 1917年底,北大文、理、法三科分别成立了研究所。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不同思想流派的知识分子展开学术争鸣。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基本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科学民主DemocracyScience (赛先生)(德先生)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民 主 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要求以民主政治反对专制和独裁,建立名副其实的民主共和国。 吾国欲图世界的生存,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 ——陈独秀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
??????????? ——李大钊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科 学指西方近代科学,提倡以科学的精神、态度和方法对待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信。 我们物质生活上需要科学,自不待言;就是精神生活离开科学也很危险。
??????????? ——陈独秀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
??????????? ——鲁迅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二.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一)斗阵锋芒: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二)口号:“打倒孔家店”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一. 标志: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二. 代表 1917年1月,胡适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一文,
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打出“文学革命”的旗号,主张新文学,摆脱八股文。鲁迅把白话文的形势
与反对专制的内容结
合起来。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摘自《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三.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影响(一)性质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启蒙的闸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二)影响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课堂总结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新文化运动《新青年》与
新文化阵营 背景: 袁世凯下令“尊孔读经”,声称“孔子之道”是
立国的根本,以此来抑制民主、自由、平等思想。 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
《敬告青年》一文。 口号: 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旗帜:民主、科学。
阵营:1917年,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
编辑部迁到北京,形成了以《新青年》为核心
的新文化阵营。民主与科学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文学革命基本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标志: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代表: 胡适、陈独秀、鲁迅。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影响:课堂练习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摘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以此为口号,陈
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2)陈独秀等人掀起的这场运动在中国的影响是什么?结合材料二说说这场
运动有哪些局限性。( 1)“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
(2)影响: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追求民主
和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探索救国救民的道理;为五四运动
的发生起了思想宣传和动员作用。
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倾
向,一直影响到后来。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