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同步练习(含解析)(打包3套)(新版)沪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同步练习(含解析)(打包3套)(新版)沪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12-01 10:08:04

文档简介

1.1 走进神奇
一、夯实基础
1、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电闪雷鸣 B.“嫦娥”二号升空
C.雨后彩虹 D.大雁南飞
2、下列现象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海啸
B.夏天人们喜欢穿浅色的衣服
C.舞台上云雾缭绕
D.电视机多彩的画面
3、浩瀚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生活的地球处在宇宙中的什么地方?
4、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
5、天公“发怒”时,狂风暴雨常伴随电闪雷鸣,是闪电在前,还是雷声领先?
二、能力提升
6、生发万物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山崩地裂,喷吐岩浆?
7、流淌的江河,为何既能输运航船、灌溉良田,又会奔腾咆哮、冲垮河堤、摧毁房屋?
8、巍巍雪山,高耸入云,为何一声喷嚏就可能导致雪崩?
三、课外拓展
9、2001年1月7日,《北京晚报》第12版“中国新闻”栏目刊登了下面的消息。推测一下,这可能是一种什么现象?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21·cn·jy·com
大漠里的故事
新疆消息:近日在罗布沙漠中发生的奇怪的天气现象,令科考队中的专家不得其解。
从1月4日凌晨3时左右,罗布沙漠中开始下雪,直到第二天中午12时,科考队到达小河墓地前200米左右时,雪突然停了,沙丘上均匀地覆盖着约5到10厘米厚的积雪,茫茫无涯。
然而,过了20分钟左右,奇怪的事发生了:就在科考队手忙脚乱地从沙滩上卸下器材设备,开始向小河墓地靠近的时候,发现脚下踩的不再是雪地,而是干爽的沙地。再远望四周,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中没有了雪的影子。2·1·c·n·j·y
四、中考链接
10、如图所示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地捋,塑料绳就会向四周散开,而且捋的次数越多,下端散开得越大,这是为什么?21cnjy.com

参考答案
一、夯实基础
1、【答案】B
【解析】A、C、D属于自然现象,B是人为制造的现象。
【答案】A
【解析】B、C、D属于生活现象,A属于自然现象。
3、【答案】宇宙是由大量的天体组成的,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员,太阳是银河系中数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太阳周围有八大行星绕它运行,它们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答案】太阳光里包含许多种色光,可以看到的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太阳光先经过地球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大气层中的空气与水蒸气会把太阳光向四面八方分散。波长较短的蓝、靛、紫三种色光容易分散,在地球上的人(白天)看到这些散射光,天空就呈蔚蓝色。而红、橙、黄三种色光波长很长,不容易被散射,能通过较厚的大气层到达地面,所以人在黄昏时能看到红色(或橙黄色)的晚霞。5、【答案】闪电是云层和云层或云层和地面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而放电时所发出的巨大声响就是雷鸣,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因为闪电传播速度是3×108 m/s,而雷声传播速度约340 m/s,所以,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二、能力提升
6、【答案】地球由外向内分三层,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类似于鸡蛋的蛋壳、蛋白和蛋黄。地壳是地球的外衣,也叫岩石圈;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其体积占地球总体积的83.3%;在距地面2 900 km以下为地球的核心——地核。地壳运动使岩层扭曲而形成断层,断层形成时,会引发地震。当地壳运动时岩浆受巨大的压强而喷出地面就形成火山爆发。21教育网
7、【答案】船只利用水的浮力浮在水面上可以航行,流淌的江河水具有很大的机械能,可以用来发电,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灾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答案】雪山的底部受压力很大,这样就有一部分冰雪化成了水,就好像给冰雪层涂了润滑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的过程也就是振动传播的过程,所以一声喷嚏的振动有可能引起脆弱的雪山发生雪崩。21·世纪*教育网
三、课外拓展
9、【答案】升华
【解析】雪是固态的水,沙地上没有液态的水,说明雪没有融化,雪发生升华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人眼不能看见水蒸气,这就是看不到雪的原因。www.21-cn-jy.com
四、中考链接
12、【答案】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地捋塑料扎绳,扎绳与手摩擦而使扎绳带上了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故塑料绳会向四周散开,捋的次数越多,塑料绳带的同种电荷量就越多,斥力就越大,故散开得越大。www-2-1-cnjy-com
【解析】塑料绳向四周散开,说明塑料绳带了同种电荷,散开得越大,说明带的电荷量越多。
1.2 探索之路
一、夯实基础
1、早在20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发现了磁现象,并利用发现的规律制成了 ,成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为世界航海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性人员的流动、物流提供了可能。21教育网
2、小奇同学买了一瓶矿泉水,正想打开,无意中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当小奇把手指放到矿泉水瓶后面时,发现手指被 了。(选填“放大”或“缩小”)
3、除了课本中列举的几位科学家,你还知道哪位科学家: 。请写出这位科学家的一个主要贡献: 。
二、能力提升
4、地球的周围被一层厚厚的大气所包围着,而太空却是一片真空。请问,太阳光 (选填“能”或“不能”)穿过真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述科学家和其主要贡献连线正确的是(  )。
A.哥白尼——万有引力
B.伽利略——量子力学
C.牛顿——运动定律
D.爱因斯坦——浮力定律
三、课外拓展
6、如图为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日出”和“日落”,请你试着说出这两个文字包含了古人怎样的科学思索?
公元前300多年前,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从高空落下的物体,重的要比轻的下落得快!”以后2000多年,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话都深信不疑。www.21-cn-jy.com
16世纪末,伽利略对这位学者的话产生了怀疑。有不少人讽刺嘲笑伽利略的无知与轻狂,伽利略便在比萨斜塔上进行了公开实验。他登上斜塔,一只手拿一个10磅(1磅约等于0.4536千克)的铁球,另一手拿一个1磅的铁球,喊了一声:“请各位注意!”随后他两手一松,两球同时落下,“啪”的一声,两球同时着地了。实验的结果使原来迷信亚里士多德的人目瞪口呆!
(1)阅读后你最深的一点感受是什么?
(2)根据你的感受,你认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
四、中考链接
12、冷热的观念古已有之,但形成科学概念并建立完善的测量温度的方法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你知道是谁发明了第一支温度计吗?21·cn·jy·com

参考答案
一、夯实基础
1、【答案】指南针
2、【答案】放大
3、【答案】袁隆平 杂交水稻(其他合理也可)
二、能力提升
4、【答案】能
5、【答案】C
【解析】哥白尼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日心说,伽利略的主要贡献是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达形式的近代科学,牛顿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三大运动定律,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相对论。故选D。2·1·c·n·j·y
三、课外拓展
6、【答案】“日出”,字的上部为太阳,光线向上,字的下部为山,好似一轮朝阳从山后升起;“日落”,即疲乏的太阳退到山后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答案】(1)凭感觉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
(2)勤于思考,积极用实验探索自己不明白的物理问题。
【解析】这是历史上有名的比萨斜塔实验,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仅凭感觉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要改正错误,得出正确的科学规律,需要进行艰苦的实验和执着的探索。
四、中考链接
8、【答案】伽利略
【解析】世界上最早发明温度计的科学家是伽利略,时间大约是1593年,后来法国的雷伊第一个改进了伽利略的温度计,瑞典天文学家摄尔萨斯于1742年制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实验室温度计。从伽利略到摄尔萨斯大约相隔了149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温度计逐渐完善。随着超低温和超高温的研究,现在人类还生产出了测温范围更大、测量精度更高的温度计。21cnjy.com
1.3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一、夯实基础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_______________、物体间的______和________的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21·cn·jy·com
2、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质的,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体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拿磁体吸了一下硬币”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 )21*cnjy*com
A.论证 B.猜想 C.实验 D.分析
3、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不断地发现并提出问题 B.任何实验资料都要保密,不宜交流
C.制定尽可能详细的实验计划 D.大胆的猜想与假设
二、能力提升
4、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家们已得出结论就不应该再去怀疑
B.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应提倡交流合作的精神
C.对自己的猜想,应设计好相应的实验来加以验证
D.实验时不但要看实验现象,还应认真做好实验记录
5、科学家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应该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制定实验计划 B.猜想与假设
C.发现并提出问题 D.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6、(多选)众多科学家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知识财富,这些财富是指( )
A.已经得出的物理规律 B.科学的探究方法
C.制定尽可能详细的实验计划 D.大胆的猜想和假设
三、课外拓展
7、.每次实心球项目测试,小明同学的成绩总是不理想。他想影响实心球掷得远近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为此,他以一支玩具手枪为实验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www.21-cn-jy.com
(1)熟悉手枪结构:玩具手枪的内部结构中有一根弹簧,弹簧压缩的长度可调节。压缩的弹簧伸长时,将子弹射出。2-1-c-n-j-y
(2)①提出猜想:在相同条件下,子弹的射程可能和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有关;
②设计实验,记录数据:他把手枪固定在某一高度后,保持子弹从枪口射出时的速度相同,改变枪管与水平面夹角,用同一颗子弹做了五次实验,记录数据如下:【来源:21cnj*y.co*m】
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θ
15°
30°
45°
60°
75°
子弹落点到枪口的水平距离s/m
7.5
10.1
10.9
9.2
5.3
③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子弹的射程跟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有关,夹角在_______左右时,子弹射程最远。小明由此推想:相同条件下,实心球以这一角度掷出,掷得最远。
④交流和评价:第二天,小明与同桌交流探究成果,同桌认真分析小明的实验数据及其得到的结论后,认为他收集的数据还不够充分,同桌的话启发小明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获得了更准确的结论。小明所做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网
(3)完成上述探究后,小明想到影响子弹射程的因素可能还有许多,又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设.你认为他的假设是:______.小明开始了新的探究…【出处:21教育名师】
四、中考链接
8、对科学探究中“交流合作”这一环节你的看法是(  )
A.应该回避,资料保密
B.应该大力提倡,资源共享
C.可有可无,不影响探究
D.有苦难时才要交流
9、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或数据)时,要把观察到的重要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在数据记录时,要尊重事实,不要拼凑,还要( )2·1·c·n·j·y
不可杜撰
美化数据,让数据符合实验的分析
把不容易显示出的数据,根据要求添加和制作
D.以上说发都不对

参考答案
一、夯实基础
1、【答案】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运动
2、【答案】C
【解析】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假设问题,设计与分析,实验,检验实验,报告与交流,用磁铁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过程,根据叙述可知“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实验过程,在提出问题,假设问题,设计与分析,实验,检验实验,报告与交流的基本环节中应属实验的环节。故选C21·世纪*教育网
3、【答案】B
二、能力提升
4、【答案】A
5、【答案】C
【解析】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包括提出和发现问题,假设问题,设计与分析,实验,检验实验,报告与交流,第一个环节是提出和发现问题,故选C。www-2-1-cnjy-com
【答案】A.B
【解析】在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之路上,科学家不仅总结、建造了知识的宫殿,还总结了有效的探究方法和为真理而奋斗的科学精神。故选A.B21cnjy.com
三、课外拓展
7、【答案】45,在45°附近多测几组数据;子弹射程可能与子弹出口时的速度有关。
【解析】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枪管和水平面的夹角不同时,子弹的射程也不同,当夹角为45°时,射程最远;【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为获得更准确的结论,可在45°附近多测几组数据;
新的猜想:子弹射程可能与子弹出口时的速度有关
四、中考链接
8、【答案】B
9、【答案】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