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30 16:0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展厅
年千“这场仗这么难打”的原因是什么? 最终结果如何? 战地日记(一)1934年9月6日阴 今天的天气阴沉沉的,让人闷得发慌,正如我们的心情。
老蒋在对我们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四次围剿没赚到什么便宜后,接着又发动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围剿。但这次,同志们虽然仗打得很辛苦,但我们坚持了一年了,也没有打退敌人的进攻。看着身边的同志一个个倒下了,我们都很难过。党中央被迫放弃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决定进行战略转移。我们从瑞金出发,一路上敌人围追堵截,我们拼死冲杀,但有更多的同志倒下了。
一、长征的原因二、长征部队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一、长征的原因二、长征部队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三、长征开始时间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1934年10月
第一展厅
年千为什么说当时“红军面临着生死存亡”? 战地日记(二)
1934年10月26日 多云
我们从瑞金出发,一路上敌人围追堵截,我们拼死冲杀,但有更多同志倒下了。我们不知路在何方? 要走向哪里? 红军面临着生死存亡,我们会摆脱敌人吗?
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二危机重重— 错误指挥第一展厅
年千“党中央更换领导人”与哪次会议有关?为什么说这一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战地日记(三)1935年1月27日 晴 在遵义经过短暂的休整后,我们继续在川黔滇边地区运动。军队的领导告诉我们,党中央更换了领导人,军事上的指挥权再次转到毛泽东和周恩来手中。……最近几天,巧妙地穿插于敌人重兵集团之间,调动和迷惑敌人。今天,我们终于首次渡过了赤水河。但是,敌人又很快包围上来,我们能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吗?我们会不会再像以前只能被动挨打呢?三、生死转折——遵义会议时间:1935.1
地点:贵州遵义
内容: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意义: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三、生死转折——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转折点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幼年由胜利走向胜利,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四、万水千山只等闲第一展厅
年千红军经历了千辛万苦,付出了很大代价,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战地日记(四)1936年10月21日 晴 虽经历了千辛万苦,付出了很大代价,但我们却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摆脱了老蒋追击。这两天,我们同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合了,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我们相信只要保存下革命的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胜利一定属于我们!?五、三军开颜——长征胜利?五、三军开颜——长征胜利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的标志是: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甘肃会宁会师楼1934年10月撤离瑞金血战湘江爬雪山过草地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会宁路线:瑞金-湘江-遵义-赤水-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 倒下的是一座座丰碑,活着的是一面面旗帜。人数虽少些,但留下的都是中国革命的精华。——毛泽东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封的将帅中,中将以上的共254人,其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 ?六、伟大精神——长征精神“据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央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是什么的支持使得红军创造了这一奇迹?坚定信念、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 七律·长征
作者: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wēi yí)腾细浪,
  乌蒙磅礴(páng bó)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mín)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