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30 16:23:10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学习目标1、知道《美国的悲剧》、经济危机的史实,通过图片的解读和相关史料的研读,理解经济大危机产生的影响。
2、说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通过对《全国工业复兴法》内容的解读,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感受罗斯福的政治智慧。自主学习,感知史实1、《美国的悲剧》作者是谁?书中揭示的主题是什么?2、找出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国家,你能分析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吗?3、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有哪些?核心是什么?新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美国的悲剧》作者是谁?书中揭示的主题是什么?危机将至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收入不均,贫富差距大现象二:到1929年,占美国人口1%的富人拥有国民财富的三分之一。最富家庭的平均收入相当于最穷家庭的630倍。1920—1929年美国工厂生产率增长55%,而工人工资仅增长2%。现象一:20年代初,股票投机成风。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连学生都成为证券市场的主顾。据说当时有60万英国人购买了美国股票 ,丘吉尔就是其中一员。现象三:20世纪20年代前期,美国经济迅猛发展,工业生产居世界首位。1924年—1928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增长69%。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占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股票投机猖獗盲目生产,生产过剩危机爆发2、找出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国家,你能分析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吗?1929---1933年美国——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时间长范围广 (20世纪30年代初)俄国(苏联)在纽约有个贸易机构……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之多,其中有管子工、……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经济危机带来了什么?银行破产、股市崩溃生产下降,贸易缩减 夜里敲门乞讨的,可能是几个月前或一年前在银行签发过你的贷款,或者在你所读的报纸上写过社论,或者是某家大地产公司的副经理。 ——《纽约时报》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和愤慨。……这就形成激烈的关税战、市场战、货币战。……在彼此对抗的集团中,德日意这三个占有地盘较小、资源相对不足的帝国主义国家显出不利地位。他们一方面竭力摆脱对其他国家的依赖,另一方面则宣扬对外扩张理论。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矛盾激化、政局动荡PK我,作为下一届总统的竞选者,正在为我的誓言付出行动。我将为你们带来“新政”与自信。我所要建立的政府将是一个强有力的巨人,它将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
——1932年罗斯福竞选演说我国今后100年往哪里走,关键在于恪守美国传统,而不是乱搞什么新花样。联邦政府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参加者。
——1932年胡佛竞选演说应对危机3、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有哪些?核心是什么?新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要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它锁在保险库里了事,而是用来通过各种不同的信贷方式进行投资的,比如买公债、做押款。换句话说,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
——罗斯福第一次“炉边谈话” …农业部接到1933年夏、秋两季将丰收的可怕报告。为此……说服农民……另外农业调整管理局还购买22万头猪和600多万头小猪,立即加以宰杀。
——阿瑟·林克、威廉·卡顿:《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繁荣时期经济大危机 作为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1933年罗斯福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法西斯独裁自由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制度、政府干预经济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1933年整顿金融;恢复工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农业;兴办公共工程;进行社会救济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救治经济危机,根本目的是维护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构建知识体系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国家干预经济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活动探究——感受罗斯福的智慧和魅力发表演说,稳定人心 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乐观、自信“我向你们保证,我向自己保证,要给美国人民寻求一个新的政策。……(这个)国家需要大胆、坚持不懈的试验,”他说,“最重要的是进行试验。”
——[美]乔治·布朗·廷德尔:《美国史》坦率、敢于尝试、大胆实验 有学者认为:罗斯福"能用家常的、然而是动人的语言表达普通人的希望与意向。""能够认识和理解多数人民的愿望;还具有藐视强大特权势力,并为争取社会经济正义立法而斗争的勇气。“
——(美)阿瑟·林克、威廉·卡顿
《一九〇〇年以来的美国史》亲民、执政为民写出罗斯福首次赢得总统大选时,美国面临的最大问题。用一句话概括这位"学者"认为罗斯福赢得大选的原因。写出罗斯福执政后,满足人们愿望的新政举措。 (3分)1、(2017年中考指南主题十六15)“从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成,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65%。同时,农民的实际收入也在减少。”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
A.生产率的提高造成大量失业
B.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C.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D.美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训练反馈2、(2017年中考指南主题十六20)罗斯福曾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材料中的“这场战争”( )
A.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
B.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
C.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2017年连云港市中考题第37题)体验是提升史学素养的重要方法。概括下列史料中罗斯福倡导的精神内涵,指出当时美国人恐惧的主要原因,写出此后罗斯福采取的主要措施。(3分)
首先让我明确地说,我坚决相信,我们唯一引为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丧失理智的、毫无道理的畏惧心理,能把我们搞瘫痪,什么事也办不成,使我们无法由退却转为进取。罗斯福洪亮的声音通过广播网响遍了水深火热的美国大地。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本课的课标为: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影响。 以《全国工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知道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著名文学作品。
1、说出《美国的悲剧》、经济危机的史实,通过图片的解读和相关史料的研读,使学生理解经济大危机产生的影响。
2、说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核心,通过对蓝鹰图片的解读,通过对相关史料的研读,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感受罗斯福的政治智慧。
【教学重难点】
依据教材、课标,结合学生的学情,本课的重点确立为经济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以及作用,本课将通过相关数据表格、图片以及文字材料,使学生比较直观的了解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难点在于如何以《全国工业复兴法》为例,引导学生评价罗斯福新政的作用,感受罗斯福作为一个总统,在经济危机面前所表现出的政治智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48—1984年,美国曾开展过四次“美国人心中最伟大的总统”的评选活动,有三位总统始终榜上有名。你们能猜到他们分别是谁吗?(学生回答)是的,华盛顿缔造了美国,林肯拯救了濒于分裂的美国,那么罗斯福则使美国获得了新生。(课件呈现罗斯福图片)罗斯福是美国第32任总统,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总统,是唯一一位连选连任四届的总统。那么84年前美国人为什么会选择一位身患残疾的人当总统呢?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问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4课《大危机和新政》,一起去解开这些疑问,一起去感悟罗斯福的智慧和魅力。
二、自主学习,感知史实
1、《美国的悲剧》作者是谁?书中揭示的主题是什么?
2、找出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国家,你能分析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吗?
3、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核心是什么?新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后,老师点评,并指出资本主义的黑暗和腐败表现在什么地方。
泛读材料:
现象一:20年代初,股票投机成风。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连学生都成为证券市场的主顾。据说当时有60万英国人购买了美国股票 ,丘吉尔就是其中一员。(股票投机猖獗)
现象二:到1929年,占美国人口1%的富人拥有国民财富的三分之一。最富家庭的平均收入相当于最穷家庭的630倍。1920—1929年美国工厂生产率增长55%,而工人工资仅增长2%。(收入不均,贫富差距大)
现象三:20世纪20年代前期,美国经济迅猛发展,工业生产居世界首位。1924年—1928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增长69%。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占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盲目生产,生产过剩)
社会不公,股票投机猖獗、阶级矛盾尖锐。美国在工业产量迅速增长的背后潜伏着巨大的危机。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解释什么是经济危机,阅读课后《每课一得》。泛读图片一《国华尔街股市崩盘》,画面中虽然熙熙攘攘的挤满了人,但是给人的感觉很萧条很凄凉。图中的人们,相互奔走,似乎在相互传递着关于股市的最新信息,也有可能急于抛售股票或者是兑换现金,还有些人不知所措。股票市场的崩溃,金融资金的中断,直接导致了工厂停产,工人失业。
泛读材料:
夜里敲门乞讨的,可能是几个月前或一年前在银行签发过你的贷款,或者在你所读的报纸上写过社论,或者是某家大地产公司的副经理。
——《纽约时报》 (银行破产、股市崩盘)
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 (生产下降,贸易缩减)
(20世纪30年代初)俄国(苏联)在纽约有个贸易机构……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之多,其中有管子工、……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 (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农产品价格下跌
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和愤慨。……这就形成激烈的关税战、市场战、货币战。……在彼此对抗的集团中,德日意这三个占有地盘较小、资源相对不足的帝国主义国家显出不利地位。他们一方面竭力摆脱对其他国家的依赖,另一方面则宣扬对外扩张理论。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激化矛盾、政局动荡)
从以上材料我们也能够看出,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的特点。
过渡:当经济危机席卷世界,将各个国家带入恐惧的深渊时,有一个国家却在进行着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试验,出现了经济的腾飞。那就是苏联。当一贯信仰并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美国人遭遇到萧条与恐慌,他们是为自由和幸福的生活而战还是走向集权独裁呢?谁会是带领美国人民走出困境的救星呢?
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胡佛与罗斯福的较量。(课件)
我,作为下一届总统的竞选者,正在为我的誓言付出行动。我将为你们带来“新政”与自信。我所要建立的政府将是一个强有力的巨人,它将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
——1932年罗斯福竞选演说
我国今后100年往哪里走,关键在于恪守美国传统,而不是乱搞什么新花样。联邦政府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参加者。——1932年胡佛竞选演说
过渡:罗斯福的“新政”演说给美国人带来了希望。罗斯福大获全胜,那么罗斯福将采取哪些措施,带领美国人民渡过经济危机,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呢?
泛读史料:
我要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它锁在保险库里了事,而是用来通过各种不同的信贷方式进行投资的,比如买公债、做押款。换句话说,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
——罗斯福第一次“炉边谈话”
“…农业部接到1933年夏、秋两季将丰收的可怕报告。为此……说服农民……另外农业调整管理局还购买22万头猪和600多万头小猪,立即加以宰杀。”——阿瑟·林克·威廉·卡顿:《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控制生产,政府补贴
整个新政的核心是《全国工业复兴法》,我们来看一段材料。教师补充: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等,其实是为了防止盲目竞争而引起的生产过剩。通过国家对工农业的调节,维护工农业的生产和发展。
为了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开展了蓝鹰运动,凡是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教师引导学生解读图片《蓝鹰运动》:此图案的设计者是休·约翰逊。蓝鹰是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象征着奋发拼搏,鹰的左脚踩的是齿轮,代表工业,右脚踩的是闪电,代表能源,意寓罗斯福希望通过新政振兴美国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英文子母的含义是人尽其职,即每人都尽一份力。如何才能让每个人都为克服经济危机贡献自己的力量呢?这就需要宣传动员了。波士顿市市长带领10万名儿童在广场上宣誓买东西只在蓝鹰商店里买,帮助罗斯福总统让美国重新过上好日子。美国人民的参与保证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和推广。
泛读图片《田纳西河上的胡佛水坝》,通过以工代赈的办法,既维护了工人的尊严,又防止工人懒惰的出现,这一措施体现了罗斯福的高明之处。
过渡:通过罗斯福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美国的经济出现了好转,首先表现在失业率的下降,我们来阅读一副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时候失业率最低?什么时候快速增长?什么时候开始下降?强调直到二战期间,美国的经济才迅速的发展起来,真正的走出经济危机。罗斯福带领美国人民打赢了经济危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如罗斯福所说:
作为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法西斯暴政)。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自由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1933年罗斯福
引导学生思考:“彻底的革命计划”指什么?我们的经济制度指什么?如何理解“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设计意图:将课标要求的内容,通过三个问答题进行细化,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提高读书的效率,通过材料的泛读,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经济危机的危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与特点,为知识体系的构建做铺垫。)
过渡:通过自主学习和史料的泛读,我们基本上掌握了本节课的核心史实,那么这些史实之间有没有联系呢?我们一起来尝试着构建知识体系。
三、构建知识体系
四、活动探究——感受罗斯福的智慧和魅力
探究一: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
学生阅读材料,分析“这个伟大的国家”指什么?为什么要新生?恐惧什么?
人们恐惧的是经济危机打击下,工人失业工厂倒闭,幸福的生活无法继续;恐惧的是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国家面临法西斯的独裁统治;恐惧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能否经得住考验。。。。。。
过渡:罗斯福上任之初,就给人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人民重塑信心,也反映了他是一个乐观自信的人,这是罗斯福的智慧和魅力所在。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也需要这种智慧。
探究二: “我向你们保证,我向自己保证,要给美国人民寻求一个新的政策。……(这个)国家需要大胆、坚持不懈的试验,”他说,“最重要的是进行试验。”
——[美]乔治·布朗·廷德尔:《美国史》
罗斯福对于自己即将采取的措施非常坦诚,在非常时期他坚持采取非常措施,敢于尝试,大胆实践。
探究三:
有学者认为:罗斯福"能用家常的、然而是动人的语言表达普通人的希望与意向。"……"能够认识和理解多数人民的愿望;还具有藐视强大特权势力,并为争取社会经济正义立法而斗争的勇气。"
摘编自(美)阿瑟·林克 等《一九〇〇年以来的美国史》
罗斯福喜欢用广播讲话,当国民打开收音机,听到自己领袖的声音,仿佛亲临自己家,与大家围炉想坐,亲切交谈。11年多,发表过30多次路边谈话。这也反映出作为总统,罗斯福亲民,能够捍卫人民权利,并践行自由、平等和幸福的美国精神。
小结:通过上述材料的探究,我们感受到罗斯福的智慧在于遇到困难不慌张,乐观自信,敢于尝试大胆实践,执政为民,并始终践行美国精神,他自信坦率、无所畏惧、自强不息的进去精神是美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精神食粮。
四、训练反馈
1、(2017年中考指南主题十六15)“从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每小时的
工资只上升了2成,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65%。同时,农民的实际收
入也在减少。”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
A.生产率的提高造成大量失业 B.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C.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D.美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2017年中考指南主题十六20)罗斯福曾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
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争取民主
政治生存的战争。”材料中的“这场战争”( )
A.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 B.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
C.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