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二 印证荷马史诗 【内容标准】
领会谢里曼的 考古实践对伊文斯发掘克诺索斯的启示作用。掌握米诺斯王宫的建筑特点。 明确克里特岛、特洛伊、迈锡尼等的文明遗址的地理位置。 在19世纪中期以前,人们普遍认为,西方文明源自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应从公元前776年第一次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人们不相信在这之前还存在过荷马史诗及神话传说中所描述的高度文明,但是这种成见在19世纪70年代被考古学家谢里曼的考古发现打破了。 谢里曼(1822—1890),出生在德国一个贫穷的牧师家庭,从小就喜欢吟唱荷马史诗,对《奥德赛》和《伊里亚特》中的故事非常神往,并且对故事的真实性深信不疑,立志要将湮没地下的古代文明再现于世人面前。12岁时,他外出做学徒谋生,后来又当过小职员,由于天资聪颖,再加上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40多岁时便成为一名腰缠万贯的富翁。更难能可贵的是,谢里曼在为生计奔波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自学,掌握了包括希腊语在内的十几种语言,并开始了在考古学领域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1873年,谢里曼在土耳其的希萨尔里克找到了特洛伊遗址。 二、在希腊的迈锡尼遗址中发掘出5座保存完整的青铜时代古墓,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谢里曼的考古成就: 三、他还声称找到了有“人间之王”称号的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的陵墓,看到了覆盖在黄金面具下的阿伽门农的脸。特洛伊古城遗址特洛伊古城复原图谢里曼的发现有什么重大意义? 这一系列的考古发掘所发现的古代文明被统称为“迈锡尼文明”,它将古希腊的文明史上溯了数百年。更重要的是,谢里曼的考古成就证实了荷马史诗具有真实的一面,许多学者由此受到启示,以荷马史诗为线索,不断寻找新的考古热点。克里特文明就是这样重见天日的。 “神话既不是骗子的谎话,也不是无谓的幻想产物,它们不如说是人类思维的朴素和自发的形式之一。只有当我们猜中了这些神话对于原始人和他们在许多世纪以来丧失掉了的那种意义的时候,我们才能理解人类的童年。”
——拉法格 神话传说具有历史学意义的例子,你还能举出哪些? 《圣经》中关于大洪水和挪亚方舟的记载,长期以来被世人认为是传说。1929年夏季,以伍利为首的美英联合考古队在今伊拉克巴士拉以北120英里的地方发现了《圣经》中提到的乌尔城,并且发现了足以毁灭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洪水遗迹,文明《圣经》中关于大洪水的说法并非子虚乌有。谢里曼放弃克里特考古的前因后果 谢里曼在克里特岛看到了一座庞大建筑的外墙遗址,还在地表发现了许多古老的陶片,这些陶器的风格与他在梯林斯的发现基本一样。凭着十余年的发掘经验,施里曼敏锐地觉察到这将是他取得更大成就的地方。但克里特地方议会没有批准政府征用“科学考察用地”的议案,施里曼低价购买克诺索斯遗址的计划随之成了泡影。情急之下,施里曼只好启动第二条方案――直接与地产业主们谈判。但业主们提出的条件非常苛刻,他们要将遗址连同附近的土地及橄榄园捆绑出售,价格是十万法郎。土耳其政府(当时克里特岛属土耳其)的政策是:发掘人应将发掘出的一切献给土耳其政府,发掘人自己只能保留文物复制品。施里曼考虑再三,没有立即答应业主们的条件。事态的发展对他越不越不利。他本想用冷落的方式迫使业主们再次降低价格,但真是鬼使神差,业主们非但没有让步,反而把价格变成了一个天文数字:仅遗址所在的小山丘就要卖十万法郎。施里曼认定这笔交易得不偿失,只好忍痛割爱,把克里特从他的计划表中抹去了。就这样,施里曼与令他魂牵梦萦的克里特擦肩而过。亚瑟?伊文斯 英国考古学家,以开辟米诺斯文明的发掘研究闻名于世。1893年,他开始对谢里曼在迈锡尼与奥尔霍迈诺斯发现的造物进行研究,尤其注意其中的印章、石刻及铭文,并为此到克里特岛调查。1895年,发表《克里特象形文字与前腓尼基语铭文》一书。1896年提出迈锡尼文明起源于克里特的论点。1900年,伊文斯开始了克诺索斯王宫遗址的发据工作,发现了壁画、迈锡尼文明时期以前的陶器和泥版文书等。此后,伊文斯即以发掘、研究克诺索斯王官为终生事业,并因而在1911年获爵士称号。伊文斯对米诺斯文明的分期和主要发展情况的论述,奠定了米诺斯文明史的研究基础。伊文斯的主要著作有《咪诺斯王宫》、《米诺斯文考》。亚瑟?伊文斯的发现: 对谢里曼在迈锡尼发现的遗物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发现其中的印章、石刻及铭文符号似乎与典型的“迈锡尼风格”相差甚远,应该属于另外一种对迈锡尼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更古老的文明。经过研究、考察,他确信这个已经消亡的文明中心就在克里特。克诺索斯王宫遗址克里特文明: 1900年3月,伊文斯开始发掘克法拉山顶的克诺索斯遗址——传说中的米诺斯王国都城。
此次发掘前后持续了31年,除了发掘出一个规模宏大、构制复杂的王宫外,还出土了大批精美的壁画、工艺先进的陶器以及数量众多的刻有字符的印章和泥版等。
大批专家、学者被吸引来参与这个文明遗址的研究工作。他们意识到,伊文斯发现的是一个全新的文明,即比迈锡尼文明还要古老的克里特文明。 伊文斯在成功发掘、研究了克诺索斯遗址之后,又雇用了一批能工巧匠,把摇摇欲坠的宫殿楼梯支撑起来,用鲜艳的色彩,重新描绘了褪色破旧的壁画,还重修了一些房间,力图使埋没了数千年的宫殿重现昔日辉煌。 许多专家说,对于古代遗迹的修复应当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你同意这样的认识吗? 米诺斯王朝的王宫号称“迷宫”。米诺斯王宫总面积约22000平方米,规模不小于今天英国的白金汉宫。亭堂楼榭多达1500间,其间柱廊环绕,曲径通幽,外人进去,很容易迷失方向,“迷宫”之名大概由此而来。克诺索斯王宫克诺索斯王宫复原图 就采光而言,王宫的建筑错落有致,尽量避免挡光。此外,他们还设置了许多透光天井,保证了房间的亮度。
石砌的水沟和陶制的水管是排水系统中最主要的设施,水管与水管之间可以衔接,并根据一定的斜度安装。阶梯上的石槽可以将房顶上的雨水引入地下水沟。“在整个王宫建筑群里,没有比流水沟槽更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那是米诺斯工程师们在这方面世世代代经验智慧的总结。” 它既是以小见大,以最不起眼的设施衬托整个王宫的不同寻常,又反映了真正的考古学家异于常人的独特眼光,即对文物内涵的关注超过了对文物本身的关注。
你知道中国古代有些什么排水设施?(1)人们常说的“秦砖汉瓦”中的“瓦”,是最常用的防水排水设施。
(2)汉代的长乐宫的排水渠道,在一米多深的地下,两组陶质排水管道如两条南北向的巨龙“聚首”在一条长达五十七米的排水渠边。而排水渠道由一条排水渠和长短不一、粗细不均的五角形排水管道共同构成。排水渠长达五十七米,宽约一点八米,深约一点五米,在接纳了来自南方和东方的各个排水管道的污水之后,便向西北方向流去。这从侧面表明了西汉时期中国皇宫建筑的高超水平。
(3)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也有较好的地上和地下的排水系统,如在1号廊道南段东侧有一段用特制弧形凹面砖拼接铺设的排水明渠,在渠的南端为特制的石制地漏,下与暗渠连接排水。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