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我们身边的文物 课件(一)

文档属性

名称 二 我们身边的文物 课件(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30 17:1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二 我们身边的文物文物的由来:一、唐诗已经使用“文物”这一语汇。 杜甫《行次昭陵》诗云:“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诗云:“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孙元晏《淮水》诗云:“文物衣冠尽入秦,六朝繁盛忽埃尘。”
这些诗句中“文物”一词的含义已经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文物”。 二、北宋时期,以青铜器和石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金石学兴起,以后又有所扩大。这些器物被统称为“古器物”或“古物”。 按近代大学者王国维先生的说法,“近世学术多发端于宋人,如金石学,亦宋人所创学术之一。宋人治此学,其于搜集、着录、考订、应用各面,无不用力。不百年间,遂成一种之学问。” 《啸堂集古录》,中国宋代金石学著作。三、明清时期普遍使用“古董”或“骨董”的名称 四、清乾隆年间又出现“古玩”一词。这些名称的含义大体相同。但是在许多场合,古董、骨董和古玩,是指书画、碑帖以外的古器物。 按照国际上的一般惯例,文物是指一百年以前制作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质遗存。 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由人类创造,或与人类活动有关;二是成为历史的遗存,不可能重新创造。文物的重要性: 各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尽管有文献记载的描述,但是因为缺乏具体的形象,人们不可能真切地了解其历史特征。只有文物才能将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艺术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
在中国古代文物中,有大量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通过对文物的鉴赏,不仅可以体味文物本身的艺术价值,还可以了解文物制作者所在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和时代精神。南宋刘松年博古图 宋人说收藏,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博古”。考“博古”之意,既有鉴赏古器、古玩的意思,也包含了“博古通今”的意义。作为收藏热的体现,宋代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博古图”。
宋朝博古图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金石学着作中摹绘古器形制的插图;另一种是描绘收藏者鉴赏文物古玩情景的卷轴画。此图即后者。宋代
苏汉臣
《妆靓仕女图》 鲁迅有一篇《看镜有感》,写到自己在鉴赏古镜时的感想,其中“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等认识,都体现出十分透彻的历史眼光。他由一件文物而涉及历史,涉及时代风格的变迁,涉及国民性,进行了十分深刻的文化分析。学习思考 中国人传统意识中对古物的珍爱,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文化倾向?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