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30 探索历史的奥秘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30 探索历史的奥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30 17:1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注:按新课程标准高考历史命题要求,选修部分考试主要以材料解析题为主。故选修部分的配套测试,每套含5个选择题(10分)和6个材料解析题(90分),总分100分。
【选择题】(单选题,5题,共计10分)
01.法国史学家布罗指出:“历史是人在时间中的科学”,这表明
A.历史就是对往事的记录 B.历史是研究往事的学术
C.历史是史学家写的,不是发生过的往事 D.历史是史学家将往事网罗殆尽的产物
02.大量考古学家对二里头文化多次进行考古发掘,你认为这里最不可能出土的文物应当是
A.玉佩 B.瓦罐 C.铁锄 D.骨针
03.你认为,最能够反映玛雅文明全貌的表述是
A.欧洲文明到来之前,玛雅文明已经过了辉煌期 B.欧洲和美洲文明的结合,重新打造了玛雅文明
C.世界近代化进程受玛雅文明的影响太深 D.玛雅文明的遗迹遍及北美洲大陆各地
04.有一位同学在对三星堆文明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到如下资料:这一文明存世的时间与中原的夏、商、周王朝所处的时代大致相近;但无论是玉器,还是金器、铜器,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形成了具有地方特征的文化。你觉得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中国文化的整体统一性 B.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
C.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排斥 D.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
05.以下四个文字片段:①1921年 7月23日,②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天。③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④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新。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非选择题】(6题,共计90分)
06.(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历史的奥秘】——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断代史的划分,从一开始就有以政权存亡为外部框架的取意。这种取向,从中国古代到20世纪80年代的很长时间中,在中国学者中自然流行。……(其)相对完整性主要体现在国家政治和国家制定的各类制度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发展日益转入对地方社会特定人群的信仰、话语、生活状况和宗教、家族等……的考察,社会学的方法论色彩在这种研究中的重要性凸显。……(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20世纪最初20年间提出了所谓“宋代近世说”和“中国文化漂移论”。……他是要说明:中国的“近世”,早就发生,如同一个生物有机体,自己早就走完了生命的历程,是无可救药的了。不过中华文化的精神要义,已经飘移到了日本。
——赵轶峰《明史以外看明史:明史研究范式的四个问题》
请回答:
(1)中国学者传统的划分历史阶段的依据是什么?(3分)
(2)20世纪80年代前、后中国学者研究历史的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
(3)文章作者是如何理解内藤湖南的观点的?(6分)
0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历史的奥秘】——三星堆遗址
材料一 下列是一组由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图片

材料二 蜀候蚕丛,其目纵(突出),始称王。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
材料三 “蜀王之先名蚕丛,是时人萌(民)椎髻(高高的锥型发髻)左衽。”“(蚕丛的)后代名日柏灌(树和鸟),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
——[汉]扬雄《蜀王本纪》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研究古蜀文明所依据的历史资料有哪些类型?(2分)从考证的角度讲,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2分)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9分)
(2)材料三是如何描述蜀王的?(2分)
08.(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历史的奥秘】——玛雅文明的消失
材料一 我们一见到金子和石砌房子,便为发现了富饶土地而狂喜,因为当时还不知道有个秘鲁,一直到二十年之后,那里才被发现。我们和印第安人交手时,和我们同去的冈萨雷斯教士把那几口木箱、偶像和金器,统统搬上船去了。
——[西]贝尔纳尔?迪亚斯?德尔?卡斯蒂略著,江禾、林光译:《征服新西班牙信史》
材料二 人烟罕至的墨西哥丛林里,隐匿着庞大的玛雅文明遗迹。金字塔的石造建筑雕刻着神秘的人像与精巧的文字,验证玛雅王朝曾经辉煌的年代。两位伟大的考古学家在相隔一个世纪之久的时间,前后深入探索这座失落的城市……
——纪录片《失落的玛雅文明》
材料三 从这些被破译了文字的一座座墓碑上,翻译者们看到了一些关于玛雅人的描述,有战争策略、血腥的战场以及用被俘的敌人来进行祭祀。……依据古气候学家在1995年研究尤卡坦半岛中部的奇彻坎努博湖时,发现有大量的沉积物沉淀在湖底。在这些沉积物中,硫酸的含量在公元800—1000年的沉积物中很高。只有在湖水很少的情况下,硫酸才会沉到湖底,而且通常是在干旱时期。……西班牙的第一任主教迭戈?德?兰达在玛雅人辉煌的文化面前目瞪口呆,竟然宣称那是“魔鬼干的活儿”“魔鬼的作品”,下令要全部销毁。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材料与解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玛雅文明的发现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玛雅文明的主要成就有哪些?(8分)
(3)据材料三概括导致玛雅文明消失的几种可能因素。(3分)你认为要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搜集哪种类别的史料最有价值?(2分)
09.(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历史的奥秘】——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材料一 伴随着区域性文明中心的衰落,此期出现了超大型的都邑——二里头遗址。地处中原腹地洛阳盆地的二里头遗址,其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实际面积还要大于此。经过半个世纪的田野工作,在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官城,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封闭式官营手工业作坊区,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兵器群以及青铜器铸造作坊等等。
——《二里头:华夏王朝文明的开端》
材料二 二里头文化的陶器和铜器中有一定数量的酒器,类别有盂、爵、犟、觚等,其中陶质酒器比较多见。
——王迅《二里头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
材料三 对二里头的族属和王朝归属问题,学术界还没有定论。出土文字材料的匮乏、传世文献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都导致我们对早期中国的纪年只能作粗略的把握。
——《二里头:华夏王朝文明的开端》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哪些方面的状况?(6分)如要全面认识这一阶段的社会状况,应该采用怎样的历史研究方法?(2分)
(2)对二里头的族属和王朝归属问题,学术界为什么还没有定论?(4分)这说明历史研究应该持怎样的态度?(3分)
10.(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历史的奥秘】——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
材料一 右图是乔托于1305—1306年创作的壁画《犹大之吻》。情景是:犹大上前亲吻耶稣,以此作为捉拿耶稣的暗号。因此,犹大的吻是出卖主的暗号,罪恶的吻。
材料二 2006年4月6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正式将一份遗失了约1700余年的《犹大福音》手稿及翻译公之于世。手稿记载,犹大其实是按照耶稣本人旨意(注:耶稣授意犹大,完成上帝的救赎计划)而出卖耶稣的,犹大事实上是耶稣最喜欢、最信赖的门徒。手稿经过放射性碳定年、墨水分析、多光谱照影术、内文比对、古字比对等五种鉴定后,被认为货真价实。
——高福进《欧洲文化史论》
材料三 伊文思……还想恢复它原来的模样,尽可能接近原型。他雇佣了能工巧匠用鲜艳的色彩在褪色破旧的壁画上重新描绘;他用铁梁和混凝土把摇摇欲坠的楼梯间支撑起来;他重修一些房间,根据他自己的设想,尽可能让它们显得堂皇,这样,克诺索斯在伊文思眼里真是魅力无穷了!……伊文思“复原”后的克诺索斯遗址是多么令人神往!一些评论家称之为“混凝土克里特岛”,真有点使人又悲又喜。悲的是:正如今天考古学家所认识到,他的复原工程简直是错误的,依今天考古学家之见,伊文思若不试图修复它,它会显得更好些。喜的是: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参观旅游……。
——吕贝克?斯特夫《废墟的真相》
请回答:
(1)名画《犹大之吻》创作素材源于什么?(2分)根据《犹大福音》手稿能否为犹大平反?(2分)简要说明理由。(4分)
(2)据材料三,一些考古学家为什么认为伊文思的复原工程简直是错误的?(3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4分)
1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历史的奥秘】——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
历史的奥秘常常隐藏在多种历史的记录中,非洲大津巴布韦文明的确凿记录呈现了它曾经的辉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史为人类进化的记录。……最初是由考古学者从埋没地中的石器、土器、铜器等种种遗物或在洞窟内的壁画,而读着历史的记录;还有人类学者从现在的蛮人生活里,而见着活活的历史的记录;再有历史家从古代荒唐的传说与神话中,窥破了赤裸裸的历史的事实。
——[日]上田茂树《世界史纲》
材料二 人类学反对某些人的观点,他们认为只有他们自己可以代表人类,只有他们最进步,他们是神或历史选择出来按照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的。
——[美]马文?哈里斯《文化人类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探索历史奥秘所能依据的主要史料类型有哪些?(6分)结合所学知识,以其中的一种史料说明大津巴布韦社会的生产、贸易以及生活艺术状况(4分)
(2)结合材料二,在大津巴布韦文明创造者问题上,我们需要反对西方某些人的什么观点?(3分)揭示这种观点所反映的价值观。(2分)
【参考答案】
答案:
01—05:B C A B B
06.
答案:
(1)依据:政权的存亡。(3分)
(2)侧重点:20世纪80年代前——国家的政治,国家制定的各类制度。(3分)20世纪80年代后——社会。(3分)
(3)理解:中国文化已不会发展;中国文化的精髓已被包容在日本文化之中;其观点是为日本的侵略政策服务的。(6分)
解析:
(1)理解“以政权存亡为外部框架的取意”。
(2)注意关键句“转入对地方社会特定人群的信仰、话语、生活状况和宗教、家族等。”
(3)理解“中国的‘近世’,早就发生,如同一个生物有机体,自己早就走完了生命的历程,是无可救药的了。不过中华文化的精神要义,已经飘移到了日本。”
07.
答案:
(1)资料类型:考古实物;古书记载和传说。(2分)关系:考古实物证实了古书记载的可靠性。(2分)说明:材料二中的“其目纵”与图一相符;(3分)材料二中的“椎髻左衽”由图二得到佐证;(3分)材料三中的蜀王之名与鸟和鱼有关,与图三相符。(3分)
(2)描述:蜀土是被神化了的人物。(2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历史学习的方法。第一问,材料一中为图一二三为考古发现的实物,材料二三属于古代文献的记载。第二问,要用材料一中的考古发现和材料二三中的文献记载相互印证。
(2)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根据材料三中“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回答。
08.
解析:
(1)据材料的内容和作者可以得出答案。
(2)依据材料及课本知识不难回答。
(3)据材料“有战争策略、血腥的战场以及用被俘的敌人来进行祭祀。……”可以看出战争的影响;“依据古气候学家在1995年研究尤卡坦半岛中部的奇彻坎努博湖时……”可以推断出气候变化的影响;“……西班牙的第一任主教迭戈?德?兰达在玛雅人辉煌的文化面前目瞪口呆,竟然宣称那是“魔鬼干的活儿”“魔鬼的作品”,下令要全部销毁”可以推断出殖民者的破坏的影响。
09.
答案:
(1)状况:宫殿建筑群的布局反映了当时建筑技术和集权;大量青铜器反映了手工业较高的发展水平;陶器和铜器中的酒器反映了农业的发达。(6分)研究方法:结构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2分)
(2)原因:出土文字材料的匮乏、传世文献的不确定性等因素。(4分)态度:重视史料的完整和准确的科学态度。(3分)
解析:
(1)从材料一中的宫殿群布局可知建筑技术高超和政治集权;从材料二的大量青铜器和较多酒器等文物现象,思考其反映的生产状况。
(2)从史料的不足等角度回答“没有定论”的原因,从史料及史学研究态度等方面回答第二问。
10.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名画《犹大之吻》创作素材源于《圣经》。单纯根据《犹大福音》手稿不能为犹大平反。可以从“孤证不立”及文献资料的主观性等角度简述理由。
(2)分析材料三,关于错误的原因及看法,可考古从历史的客观性及重在保护历史遗址等角度出发答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11.
答案:
(1)主要史料类型:实物遗存;土著生活实录;传说与神话。(6分)状况:①生产:锄和斧等铁器(梯田、水井和水渠等),说明了农业的发达;采石场、熔炉和泥范(铸模),说明手工业的发达。②贸易:中国的青瓷碎片(波斯的小花碗),说明大津巴布韦社会存在着与其它族群的交流。③生活艺术:镯和一些黄金制品(椭圆形建筑上的精美石雕),说明人们懂得装饰生活。(任选一种史料,任答一个方面即可4分)
(2)观点:大津巴布韦文化遗存,不可能是非洲人创造的,而只能属于白人。(3分)价值观:种族中心主义。(2分)
解析:
(1)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一概括“史料类型”以及用“史料”阐述“状况”。
(2)考查考生论证和阐述事物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西方某些人的观点”,然后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