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七节3.7眼镜与光学仪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七节3.7眼镜与光学仪器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12-02 20:4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课题7 眼镜与光学仪器
导入新课
眼睛是如何看到世博会美丽的夜景的呢?
导入新课
大家真的了解我们的眼睛吗?
晶状体
视网膜
共同作用相当于
凸透镜
瞳孔
睫状体
玻璃体
视神经
1.眼球的结构:
相当于
光屏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眼睛的成像原理类似凸透镜,可以把物体的景象投射到视网膜上。
2.人眼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新课学习
眼睛的视物原理:看近景时,晶状体变厚,晶状体的焦距变小;看远景时,晶状体变薄,晶状体的焦距变大。
新课学习
我们中有些同学戴眼镜,这是怎么产生的,又为何需要戴眼镜呢?
想一想,议一议
三、近视眼及其矫正
1、成因: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成像于视网膜前。
2、矫正:
佩戴凹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使进入眼睛的光线发散一些后再通过晶状体,使成像在视网膜上。
新课学习
那么,同理来看待远视眼,大家试着说一说它的成因以及矫正办法吧。
想一想:
四、远视眼及其矫正
1、成因: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于视网膜后。
佩戴凸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使进入眼睛的光线会聚一些后再通过晶状体,使成像在视网膜上。
2、矫正:
新课学习
温馨提示
正常眼睛的近点在距离眼睛约10厘米处,眼睛长时间用眼可发生眼疲劳现象。当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外界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方,便会成为近视眼。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爱惜自己的眼睛,注意眼部卫生,多做眼保健操。
1.照相机
主要构造
1.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胶片(感光元件):相当于光屏。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片上会聚成被摄物体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数码相机用电子感光器件和存储器件替代胶片作为成像的光屏并记录像的信息。
照相机成像原理
  
2.人眼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对比,发现了什么?
照相机成像的过程
人眼视物的过程
成像原理相同
照相机成像特点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距与物距哪个大?
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思考:
小结:
成像特点:1.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像。
2.像距小于物距。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1、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A.近视眼 凸透镜
B.远视眼 凹透镜
C.远视眼 凸透镜
D.近视眼 凹透镜
2、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不妥当的是( )
A.老花镜是一种凹透镜
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
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D.爷爷原来是个远视眼
1、如图所示的透镜是_________,用这种透镜制作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 _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新课学习
眼睛的好帮手
利用透镜成像的性质,人们制成了显微镜和望远镜等光学仪器。
新课学习
光学显微镜使人们观察到了微生物、细胞,引发了医学和生物学的划时代革命。
新课学习
400多年前,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看到月球上的环形山、木星的卫星,并发现太阳黑子,随后带动人们拓展宇宙深处。
新课学习
显微镜、望远镜等都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的,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的构造:
目镜
镜臂
物镜
载物台
电源
亮度调节旋钮
微调
底座
聚光圈
光圈
粗调
光源
新课学习
目镜
物镜
(1)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新课学习
望远镜的构造
遮光镜外貌及内部 光学构造
物镜
目镜
目镜
物镜
2.开普勒望远镜的原理:
(1)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把物镜所成的像再放大一次。
新课学习
望远镜中的视野
显微镜下黄杨叶片
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近视眼佩戴的近视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因为光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
C.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逐渐远离穿衣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虚像会逐渐变小
课堂练习
A
课堂练习
C
3.某人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A.近视眼;凸透镜
B.近视眼;凹透镜
C.远视眼;凸透镜
D.远视眼;凹透镜
课堂小结
我们都学了什么?
课堂小结
眼睛与光学仪器
(一)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眼睛的成像原理
眼睛的视物原理
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
(二)眼睛的好帮手
显微镜
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