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课堂培优测试卷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单选题
1.在蜡烛燃烧实验中,下列叙述属于石蜡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的是( )
A.石蜡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B.石蜡燃烧前先熔化成无色液体
C.石蜡燃烧时发出黄色的光,放出热量 D.石蜡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猜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下列对“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温度高低 B.氧气含量 C.食物多少 D.食物种类21*cnjy*com
3.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一环是进行科学实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计,科学实验设计的步骤有:①充分占有资料;②设计合理方案;③明确实验目的;④进行科学实验;⑤准备实验器材。其正确的设计步骤是( )
A.③①④⑤ B.①③② C.③①②⑤ D.①③②④2·1·c·n·j·y
4.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下图。该操作说明该气体( )www.21-cn-jy.com
A.极易溶于水 B.易溶于水
C.不易溶于水 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21·世纪*教育网
5.化学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万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生事故也不必惊慌,要冷静地处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B.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碳酸氢钠溶液
C.不慎将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布扑灭
D.不慎将白磷洒落在桌面上,立即扫入垃圾桶中【出处:21教育名师】
6.取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石蜡火 ( http: / / www.21cnjy.com )焰上方,如图所示,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 ( )
A.水 B.二氧化碳 C.氧气 D.一氧化碳
7.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看法,其中错误的是( )。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8.在两个集气瓶中分别收集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进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盛空气的熄灭 B.盛呼出气体的熄灭 C.都熄 D.都不熄灭
9.关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述错误的是( )
A.放出大量的热 B.发出黄色的光
C.火焰分成三层 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1·cn·jy·com
10.石蜡的颜色是( )
A.白色 B.无色 C.透明色 D.红色【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填空题
11.化学探究活动或化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究实验,要尽可能的对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三个阶段进行观察,观察的主要内容是:
(1)物质的性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物质发生的___________,如是否发生熔化、发光、放热、生成气体等;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对物质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的现象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描述,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www-2-1-cnjy-com
12.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 和 构成的, 和 是化学变化的基础。2-1-c-n-j-y
13.为了测定教室空气中的成分,化学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让兴趣小组的小明同学提前收集一瓶教室中的空气,以备上课实验时用。小明从实验室中拿了一只空集气瓶,带进教室,敞口放置了一会儿,盖上了玻璃片。
(1)你认为小明的收集方法正确吗?___ _____。
(2)请你叙述正确的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生活中的日用品代替集气瓶来收集教室内的空气,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题
14.小捷从冰箱中取出一个杯子,放在桌子上,过一会儿,发现杯子外壁有水珠,她奇怪了,怎么回事呢?你能帮她分析原因吗?21*cnjy*com
15.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了以下探究,请帮助他们完成有关问题。
结论:
(1)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________,【版权所有:21教育】
________溶于水。
(2)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________层,温度由高到低的顺
序是________。
(3)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
蜡烛燃烧后还生成________,该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体能使________变________。在蜡烛火焰上方放一白瓷碗,白瓷碗上有黑色粉末出现,说明蜡烛不完全燃烧生成________。
(4)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有________变化,又有________变化。也说明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也会发生物理变化。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2.【答案】C
【解析】影响食物腐败的因素较多,一般 ( http: / / www.21cnjy.com )温度越高,食物腐败速率越快,故温度高低是影响食物腐败快慢因素之一;食物腐败,一般是食品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质,故氧气含量是影响食物腐败快慢因素之一;不同的食物,腐败的快慢不同,故食品种类是影响食物腐败快慢因素之一;食物的多少不会影响食物腐败的快慢。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D
【解析】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http: / / www.21cnjy.com )℃,若暴露在空气中易氧化产生热量,使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引起自燃。将洒落在桌面上的白磷扫入垃圾桶中,白磷自燃可引燃垃圾桶内的可燃物,易造成火灾,故做法错误。
6.【答案】B
【解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7.【答案】D
【解析】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氧气的含量较低,故呼出的气体不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8.【答案】D
9.【答案】D
【解析】实验现象一般是指人的感官能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感受到的事物表面的状况,如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等,至于生成物是什么,要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断,是实验结论,无法直接感知。故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直接指明生成物的名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答案】A
11.【答案】(1)颜色 状态 气味 硬度 密度 熔点 沸点 (2)变化 (3)变化前 变化中 变化后
12.【答案】原子 分子 分子的破裂 原子的重新组合
13.【答案】(1)不正确
(2)先将集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瓶装满水,盖上玻璃片,拿进教室后将水倒出,静置一会,盖上玻璃片即可
(3)用矿泉水瓶子进行上面同样的操作(或用注射器抽取教室内的气体,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
14.【答案】空气中含有水蒸气,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温度低,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的水。
【解析】本题意在提醒学生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忽视现实生活中的小小现象,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杯子外壁有水珠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无色、无味的水蒸气,当水蒸气遇到从冰箱中取出的温度低的杯子时,便会冷凝成小水珠。21教育网
15.【答案】(1)小 不
(2)三 外焰>内焰>焰心
(3)水 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浑浊 炭黑
(4)化学 物理21cnjy.com
【解析】(1)根据生活经验可知蜡烛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也可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将一小块蜡烛放在水中,会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且不溶解。(2)蜡烛燃烧的火焰与酒精灯火焰相似,它们都分为三层,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然后是内焰。(3)蜡烛燃烧生成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炭黑(碳)。(4)蜡烛燃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燃烧过程中伴随着蜡烛熔化,属于物理变化。【来源: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