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了解和摄取相关信息。从所学知识中意识到各种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难点
重点:糖类、油脂及维生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难点:糖类、油脂及维生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营养价值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
我们吃的食物为什么能提供人们活动所需的热量和能量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有关其它营养素的知识
展示教学目标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自学提纲:
请认真自学课本P93-942的内容,划出重要语句,回答以下思考题:
1、①糖类的来源、种类、构成及功能?
②糖类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哪些植物富含糖类?
2、油脂的分类、功能、种类和食物来源?
3、维生素的来源、种类及功能?人体过量摄入或缺乏维生素分别会有什么症状?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一)小组合作交流:
(二)师生互探活动:
1、糖类:
提供能量,人体热量60%--70%来自糖类,是人类重要的供能物质。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和块茎中。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种类:淀粉 (C6H10O5)n、葡萄糖 C6H12O6、
蔗糖 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2、油脂:
(1)重要的供能物质,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20%-25%;
(2)人体贮存的脂肪作为备用能源。
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植物油呈液态,称为油;
动物油脂呈现固态,称为脂肪。
(讨论) 1、在全球性减肥热潮中,脂肪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每况愈下,甚至“谈脂色变”,别说摄入了,就连身上的脂肪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这种看法科学吗?请说说你的观点。
3、维生素
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维生素有20多种
缺乏维生素A:夜盲症、皮肤粗糙等。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
食物来源:新鲜蔬菜、水果及动物肝脏、肌肉、鱼类、蛋类等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1、教师出示课堂作业。
1、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每日需摄入约55 g~60 g油脂,它能提供人体日需能量的20%~25%,据此,请你粗略估算一下,通常情况下人体每天需要多少能量。 (油脂氧化放热39.3kJ/g)
2、下列食品中,富含糖类的食品是( ) ①玉米 ②大米 ③豆油 ④鱼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3、油脂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下列食物中,富含油脂的是 A、豆腐 B、花生 C、面包 D、草莓
4、小华到医院检查完身体后,医生建议他多吃水果。则小华需要补充的营养成分是( )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
5、下列做法中,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是 ( )
A、大量出汗后,饮用低浓度食盐水 B、用二氧化硫气体漂白馒头 C、用小苏打制作发酵粉 D、用食醋进行室内消毒
完成达标训练题,当堂订正。
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
必做题:课本P962、4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选做题:课件展示
拓展延伸:综合练习册试题十二1、2、3、4、5、6、7、29
讨论补充记录
讨论补充记录
板书
设计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二、糖类:糖类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1.淀粉[(C6G10O5)n] 2.葡萄糖(C6H12O6)
3.蔗糖(C12H22O11) 4.麦芽糖(C12H22O11)
三、油脂:重要的供能物质
四、维生素: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虽小,但却很重要。
教 学 反 思
注: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 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 3、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经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4、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 5、学生活动方面:学生活动的能动性;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智活动的发展性。 6、目标达成方面: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 1、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
2、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 3、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如教学衔接必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内容等。 4、改进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过微调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点。如更合理的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更恰当的选择例题,更完美的板书设计,更科学的媒体选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