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2单元化学与生活12.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2单元化学与生活12.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12-01 19:0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题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时
1 课时
(总第 课时)
科 任
教 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2)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意识到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1)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2)促使学生形成“一分为二”看问题的哲学观。
重难点
重点: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难点: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
展示几幅图片,思考病人得了哪种疾病?显示疾病名称,提出问题:你知道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吗?引出课题并展示本课教学目标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 1、化学元素在人体中的存在形式? 2、什么是常量元素?你知道人体含有哪些常量元素?
3、什么是微量元素?你知道人体含有哪些微量元素?
4、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一)小组合作交流:
(二)师生互探活动:
一、构成人体的元素约有50多种。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人体中,除碳、氢、氧、氮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外,其余元素都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 二、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1、钙: 成人体内约含钙1.2kg ,其中99%存在与骨骼和牙齿中,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2.钠和钾 钠离子和钾离子对于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有重要的作用,而这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微量元素 铁: 在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铁无论在重要性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居于首位,一个正常成年人全身含有4g- 5g铁,相当于一颗铁钉的质量, 其主要作用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并能帮助氧气运输 缺乏: 缺铁性贫血 过量:长期大剂量使用会引起中毒 食物来源:肝脏、瘦肉、蛋、鱼、豆类、芹菜 4、我们的饮食应遵循的原则: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及豆制品;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讨论)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有人认为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你认为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1、教师出示课堂作业。
1、下列元素在人体中不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 A、 铁元素 B、 钙元素 C、 锌元素 D 、 硒元素 2、下列有关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缺铁会导致贫血,因此铁的摄入量是越多越好。 B、钾和钠元素在人体内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的。 C、碘缺乏和碘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D、儿童生长迟缓、食欲不振可以适当补充些锌元素。 3、因人体内缺乏而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的营养元素是 ( )A、铁 B、钙 C、硒 D、碘 4.在人体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 ( ) A.碳 B.氢 C.氧 D.钙
5.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利于
A.佝偻病患者 B.骨质疏松症患者
C.贫血患者 D.营养不良的人
完成达标训练题,当堂订正。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一些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知道一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很少,但却很重要,而它们主要靠食物摄入,故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必做题:课本P100-1011、2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选做题:课本P96调查与研究
拓展延伸:综合练习册化学与生活试题十二23、24、25
讨论补充记录
讨论补充记录
板书
设计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构成人体的元素约有50多种。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二、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1.钙 2.钠和钾 3.微量元素
教 学 反 思




注: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   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   3、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经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4、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   5、学生活动方面:学生活动的能动性;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智活动的发展性。   6、目标达成方面: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   1、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   3、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如教学衔接必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内容等。   4、改进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过微调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点。如更合理的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更恰当的选择例题,更完美的板书设计,更科学的媒体选用等。21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