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遥感的基本工作原理 课件 (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遥感的基本工作原理 课件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2-01 09:2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二节 遥感的基本工作原理 遥感
根据遥感平台高度,遥感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自主学习
遥感的工作过程
遥感的关键装置是____________。从传感器接收信息到遥感信息应用的全过程称为遥感技术。传感器接收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__________,并以影像胶片或数据磁带的形式记录下来,地面站对遥感信息进行处理和判读分析,并进行________验证,最后得出遥感影像。传感器电磁波信息野外实地遥感影像
遥感影像有黑白和彩色之分。黑白影像中一般______为灰白色,___________颜色较深。遥感彩色影像分为真彩色和假彩色。真彩色影像地物颜色与实际地物一致;假彩色影像上草、树、庄稼为红色,水是___________的,城市是________。建筑物草地和森林灰色和蓝色蓝灰色遥感卫星接收不同地物反射信息示意”
提示:本图主要说明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传感器接收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包括三种情况:传感器接收来自物体自身辐射的电磁波,或者接收物体反射太阳辐射的电磁波,或者传感器主动向物体发射电磁波,然后接收物体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不同传感器的工作方式不同。本图所描绘的是传感器接收物体反射的太阳辐射的电磁波。一种物质所产生的自身辐射或对外来辐射所产生的反射和透射,形成了该物质的一种特别标志——波谱特征。如右图显示了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的反射波谱曲线。可以看出,泥浆在整个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范围的反射率都很低;红砂岩在可见光的大部分波长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反射率,但它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低于松林和草地;在近红外波段有较高反射率的是草地和松林。可见,通过对不同物质的波谱特征进行分析,就可以判读地物了。
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比较
提示:分辨率数值越小,意味着一个像元所表示的地面尺寸越小,识别度即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本图中的三幅图,自左至右分辨率越来越高,图像越来越清晰。 探究:
1.遥感分成几种类型?其工作过程是什么?
【例证】 读“钓鱼岛三维效果图”和“航空遥感影像图”,回答下列问题。(1)钓鱼岛三维效果图的获得和制作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和GIS   B.GIS和GPS
C.GPS和GIS D.数字地球
(2)如果利用航空遥感技术对不同时期的钓鱼岛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多幅钓鱼岛图片,可以获得(  )
①钓鱼岛面积的变化 ②钓鱼岛上植被的变化 ③钓鱼岛的地理坐标 ④钓鱼岛地形的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 (1)A (2)D【练习】北京时间2012年11月25日12时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遥感卫星十六号”。该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据此回答(1)~(2)题。
(1)“中国遥感卫星十六号”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技术是(  )
A.数字地球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技术【答案】(1)D (2)C [第(1)题,遥感技术可用于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动态监测。第(2)题,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且发生在地下,卫星不能直接监测。]遥感的类型及其工作过程
【拓展延伸】 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①空间信息采集系统:包括遥感平台和传感器。
②地面接收和预处理系统:包括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
③地面实况调查系统:收集地面实际信息,如收集环境和气象数据等。
④信息分析应用系统。
【方法技巧】 遥感平台的高度对遥感探测的影响
传感器运载工具的飞行高度对遥感探测的范围、速度、周期、分辨率等影响很大。一般来说,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探测的范围越大,获得资料的速度越快,周期越短,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反之亦然。其关系如下所示:一、选择题
1.关于遥感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遥感是人们利用肉眼在遥远的宇宙空间对地面事物进行感知
B.遥感是人们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遥远的宇宙事物进行感知
C.遥感的关键装置是航空器或卫星
D.遥感技术能监测洪涝灾害的发展变化,便于人们及时安排防灾、救灾工作
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