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2海陆变迁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2海陆变迁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2-01 10:1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海陆变迁教案
年级: 七年级 科目: 地理
课 题
第四节 海陆变迁
1 课时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认识海陆是变动的,并能用实例加以说明。
2.学会“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
3.了解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意见反馈
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
用实例加以说明海陆是变动的。
“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
教学难点
1.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纸板
教 法
直观教学法
学 法
交流指导法、点拨指导





新课导入:
你知道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吗? 沧海桑田——可简称为沧桑,出自我国古书《神仙传 麻姑 》。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自称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以这种海陆的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其实,沧海桑田的原意就是指海陆变迁。


学生自学教材P40-46,思考
1、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这一例子说明了什么?
2 “大陆漂移假说”提出者是谁?这一理论中心思想是什么?
3、“板块构造学说”主要内容是什么?
4、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两个地带在什么地方?
教师点拨、归纳:
活动一:分小组思考完成课本P41活动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海洋、陆地是不断变化的。
活动二:多媒体演示海陆变迁的动态效果,学习“大陆漂移假说”的基本要点。


活动三:读课本P43图2-55,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熟悉六大板块的划分。
活动四:读P44图2-56“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两大地带。思考:为什么主要的火山地震带是这样分布?说明火山地震的分布和板块的分布之间的关系。看地震逃生的视频,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45-46活动题。

1.下列能说明“沧海桑田”这种地表形态变化的地理现象是( )
A.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 B.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C.我国南方地区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新疆沙漠广布
2.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六大板块的名称。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 C 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 E ___________ F___________
(2)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什么板块?
板书设计
海陆变迁
一、地表形态的变化
二、大陆漂移假说
三、板块构造学说
1、六大板块 2、 板块运动
四、火山与地震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