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课题
第1课 鸦片战争
授课类型
新授
课标依据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知道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知道《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
方法
收集有关毒品及其危害的文字、图片资料。
收集有关虎门销烟的信息,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初步了解香港问题的由来,对比香港被割让与香港回归。
设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表”,学习用表格方式陈述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信念。
通过对虎门销烟的了解,认识到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学习他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刚正不阿、坦荡无私的品质。
通过对比150多年前香港被割让与1997年香港回归,认识到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感受到祖国今天的强大,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
重点
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
难点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看图片:(虎门销烟浮雕)这是其中的第一幅,展示的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烟”即“大烟”,就是鸦片。林则徐为什么要当众销毁鸦片?历史上为什么将英国第一次侵华战争称为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二、学习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英国走私鸦片的背景
英国: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为对外扩张、侵占国外市场
中国: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
鸦片的危害
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
①阅读课文小字,了解林则徐销烟的过程,学生思考销烟为什么不用“烧”而是“销”?
②历史意义
中英鸦片战争
1、原因、时间:1840年
2、经过 出示 “鸦片战争英军入侵路线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例:英军入侵基本路线,了解战争分为三个阶段。教师指图讲述三个阶段的时间及简单经过。(略)
组织讨论: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归结为如下原因: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武器落后、措施失当等。总而言之,中国的农耕文明已远远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进程,在双方的交锋中,中国的失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所以“落后就会挨打”便不可避免了)
3.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①关于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启发学生思考:用什么办法能记住这些内容?让学生各抒己见。
②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及影响
着重弄清以下几点:
(1)南京条约中割的是香港岛,而不是香港。
(2)银元与白银的关系(1银元=0.72两白银)
(3)五处通商口岸分布的位置特点及原因(集中于东南沿海。因为那里对外交通便利,商品经济较发达,贸易基础较好)
关于影响:
指导学生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逐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或影响。
从中英两个方面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英国: (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中国: ①清政府统治腐败 ②清政府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③中国封建经济落后 ④中国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落后
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相对抗
从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启示)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启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实行对外开放。
(三)开眼看世界 (略)
三、课堂小结:歌谣形式
落后就要挨打,不忘历史屈辱。
振兴中华民族,肩负历史使命。
我们从小做起,学好科学文化。
课堂练习
《同步导练》1-10题
五、布置作业:《同步导练11、12题
观看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通过对林则徐虎门销烟过程的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启发学生思考,在讨论中使学生学会客观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