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 课后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 课后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2-01 11:1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
一、选择题
1.下列海水运动同能量来源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波浪—密度差异
B.海啸—月球和太阳的引力
C.风浪—太阳辐射
D.洋流—海底地震和火山活动
解析:波浪是一种在风力作用下海面波状起伏的海水运动形式;而海啸则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洋流的形成与风力、温度和盐度等因素有关。
答案:C
2.在海水运动的表现形式中,对人类的破坏性最大的是(  )
A.风浪 B.海啸 C.潮汐 D.洋流
解析:海啸是由海底火山、地震引起的,能量巨大,所以对人类的破坏性最强。
答案:B
3.读图,完成第3~4题。
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图中洋流是(  )
A.千岛寒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本格拉寒流 D.加那利寒流
解析:由图中所给的14°W~16°W及北回归线等信息,可确定图示区域为非洲的西北部沿海地区。非洲西临大西洋,西北部沿岸的洋流是加那利寒流。
答案:3B 4D
5.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读图,完成第5~7题。
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6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
A.增加了其湿、热程度
B.降低了其干、热程度
C.减轻了其寒冷的状况
D.加剧了其干燥状况
7 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  )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
解析:第5题,根据所给经纬度以及区域轮廓可判断,此区域为澳大利亚,其西岸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属于印度洋海域。第6题,寒流对流经区域起降温减湿作用,暖流对流经区域起增温增湿作用。图中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第7题,7月份为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北半球受季风影响的地区吹东南风或西南风,其中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转为西南风,且西澳大利亚寒流的方向为自南向北,因此由澳大利亚开往上海的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为顺风顺水。
答案:5C 6D 7A
8.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据此完成第8~9题。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海区位于南半球
B.①处洋流的性质为寒流,温度最低
C.②处洋流的性质为暖流,温度最高
D.③处洋流主要是由西风吹拂形成的
9流经①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解析:第8题,根据图中风带的盛行风判断该洋流环流为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且在北半球,则①处为暖流,②处为寒流,③处是西风吹拂形成的。第9题,①处是暖流且向北流,故选C项。
答案:8D 9C
10.读图,完成第10~11题。
根据图1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  )
A.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B.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C.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D.在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11A洋流可能出现在图2中(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解析:第10题,图中等温线越向北数值越大,应位于南半球,A处等温线向高纬度方向弯曲,说明有暖流经过。第11题,根据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分布规律,南半球中低纬环流的大洋西岸为暖流,故D项正确。
答案:10C 11D
12.下图为我国台湾岛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13题。

甲、乙两图中的箭头表示我国东南海域冬夏洋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为夏季洋流示意图
B.图中洋流都属于风海流
C.海峡区海水盐度乙季节高于甲季节
D.海峡区冬夏洋流流向变化是由密度差异引起的
13下列关于台湾岛叙述正确的是(  )
A.台湾岛被称为亚洲的“天然植物园”,是因为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B.台湾岛东侧等深线密集,因此其东侧没有大陆架
C.台湾岛的环岛交通发达,是为了延长线路,激活沿线的经济发展
D.台湾岛西侧海峡,虽有洋流交汇,但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渔场
解析:第12题,台湾岛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据图中洋流流向判断,甲为我国冬季,乙为我国夏季。第13题,台湾岛中部为山地,纬度较低,植被种类丰富,故被称为“天然植物园”;由于地形影响,其交通线分布在沿海。
答案:12C 13D
14.下图中a、b为流经该海域的洋流。读图,完成第14~15题。
M地沿海海域因(  )
A.上升补偿流形成大渔场
B.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C.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D.加那利寒流与南赤道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15M处的气候向低纬延伸的原因是(  )
A.南赤道暖流的影响 B.西风影响
C.秘鲁寒流影响 D.山脉阻挡影响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该海域为秘鲁沿海,受上升流影响形成秘鲁渔场。同时,秘鲁寒流使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延伸。
答案:14A 15C
二、非选择题
1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标出图中a、b两洋流的流向。
(2)a、b两洋流中,    为风海流,    对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
(3)图中上海到旧金山的两条航线中,航速较快的是    (①或②)。?
(4)A、B、C三海域,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温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     。?
(5)b洋流附近有世界著名的    渔场。该渔场成因与北海道渔场的成因有何不同??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第(1)(2)(3)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规律,根据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呈逆时针流向的特点,即可确定a、b洋流的方向。同时,a洋流的成因是受东南信风影响,b洋流是秘鲁寒流。第(4)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表层海水盐度和温度的分布规律。第(5)题,考查渔场的成因及分布。
答案:(1)洋流流向a←,b↑。
(2)a b
(3)①
(4)C>B>A A(5)秘鲁 北海道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秘鲁渔场由冷海水上泛形成。
17.(研究性学习)某中学地理社团小组在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后,针对“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这一主题进行研究调研。请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中文网2013年11月5日消息 2011年日本遭受了地震、海啸以及核泄漏等巨大灾难的冲击,导致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海啸形成的巨型垃圾带目前正漂向美国西海岸。
材料二:现在太平洋中有一“垃圾旋涡”——这是个基本上由废物和碎片构成的浮动版图。如下图:
(1)若材料一中的这批垃圾到达材料二中垃圾场甲位置时,请画出大致线路,并说出其借助的洋流。
(2)指出“垃圾旋涡”旋转的方向,并简要分析说明大量塑料垃圾在甲海域聚集的主要原因。
(3)若一批来自菲律宾的塑料垃圾到达该垃圾场,它经过的世界著名渔场是     ,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将加利福尼亚沿岸塑料垃圾带到该垃圾场的洋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何影响?
解析:第(1)题,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这批垃圾会随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到达甲处,呈顺时针方向。第(2)题,甲海域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中部海域无风或微风,所以垃圾在此汇集并顺时针缓慢运动。第(3)题,北海道渔场是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而成。第(4)题,暖流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寒流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
答案:(1)图略。借助的洋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和北赤道暖流。
(2)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进入北太平洋海域的塑料垃圾,随洋流进入太平洋环流系统中。由于该系统处于北太平洋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上,中部海域风力小或无风,因此,海洋塑料垃圾大多在洋流系统内部汇聚并缓慢地旋转。
(3)北海道渔场 这里位于寒暖流(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繁殖和生长,鱼类饵料丰富。
(4)降温减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