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二节 海岸带的开发利用第33届国际海岸工程大会(ICCE 2012)将于2012年7月1日至6日在西班牙桑坦德召开。上届大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共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500名的代表参加,会议以海岸演变、海岸环境、海岸风险、海岸开发等为主要议题,与会的海岸工程及其相关科学领域的官员、专家、学者展开深入探讨和进行学术交流。国际海岸工程大会始于1950年,每两年召开一次,目前已成为全球海岸工程界最重要的学术研讨会。
尝试探究:人类目前对海岸开发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了解:
了解海岸带及其分类;
掌握:
掌握沿海城市建设的条件;
应用:
理解海岸带的生态脆弱性,了解保护海岸带的有效措施。概念:海岸线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交汇的界限。
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包括海岸、潮间带和水下岸坡三部分。海岸线与海岸带根据海岸的物质组成,海岸可分为:
基岩海岸
沙砾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
红树林海岸
珊瑚礁海岸。海岸带的开发利用
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早期以渔业、盐业为主,现在则是综合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
沿海城市是海岸带地区人口、产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其岸线区除具有港口功能外,有的还具有发展沿海工业、滨海旅游、海水养殖等多种海洋产业的有利条件。
(1)确立保护性_____的原则。
(2)转向_____管理。
(3)加强海岸带_____。
(4)筹建海岸带开发和管理___________。
保护海岸带开发有序立法综合示范区海岸带开发的特殊意义
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交互作用的地区,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陆地资源、生存发展空间潜力愈来愈小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强化海岸带意识,大力开发海岸带丰富的资源。关于海岸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类对海岸带的开发,主要以旅游活动为主
B.海岸带亦海亦陆,生态环境不容易被破坏
C.全球变暖对海岸带的人类活动造成极大威胁
D.海岸带人口密集是因为那里国际交往便利1.解析 人类对海岸带的开发,主要是滩涂资源开发,港口建设及相关产业为主,涉及渔业、港口运输、水产养殖、旅游开发等。海岸带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明显,加上人类活动频繁,生态环境容易被破坏。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使海岸带低地被淹没,将给沿海地带的人们带来灾难,海岸地带人口密集,一方面是因为这里气候湿润,适于定居;另外,海岸带交通便利,便于引进资本、技术和经验,便于进入国际市场,又有直接利用海洋资源等区位优势。
答案 C海岸带保护区 下图为某海岸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此景观在我国多分布于 ( )。
A.渤海沿岸 B.黄河沿岸
C.东海沿岸 D.南海沿岸(2)近年来,我国某些沿海地区该植被的面积有所扩大,其主要目的有 ( )。
①涵养水源 ②减少台风,海浪的侵袭 ③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 ④保持生物多样性 ⑤淤积泥沙,生成新地
⑥增加用材林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解析 此题组主要考查红树林的分布及作用,解题关键是判读分析景观图。第(1)题,根据该处高低潮位的变化及沿海地区存在大量的阔叶林可知,这最可能位于我国的南海沿岸。第(2)题,在沿海地区大量建设防护林,可有效地减少台风、海浪对沿海地区的侵袭;另外还可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同时会使沿海地区泥沙淤积,形成新的陆地。
答案 (1)D (2)D我国滩涂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 )。
A.有些围垦农田缺乏淡水浇灌而盐渍化
B.围造盐田很成功,完全没有诱发海水入侵
C.基本没有阻碍防洪滞洪
D.利用不当的事基本没有出现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滩涂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问题主要有:围垦农田缺乏淡水浇灌而盐渍化;围造盐田而诱发海水入侵,使得大片农田荒芜;河口围堵严重阻碍防洪滞洪,引起洪水泛滥等。
答案 A2.
北海银滩沙质为高品质的石英砂,为国内外所罕见,被专家称为“世界上难得的优良沙滩”。20世纪90年代初,这片海滩的中区正式开发,提供旅游服务。近年来人们发现,银滩的沙质明显变成灰黑,原来平缓的潮间带沙滩变得起伏不平,形成积水槽沟,造成沙滩萎缩和变黑。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政府发布通告,将全国4A级景区北海银滩公园内33幢建筑全部拆除,还滩于海。据此回答1~3题。一、单项选择题关于滨海旅游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滨海旅游是海洋旅游中最基本也是最有魅力的组成部分
B.阳光、沙滩、海水、海岛、新鲜空气等,构成了滨海旅
游资源的主体
C.滨海地区已经成为当今最发达的全球性旅游带
D.滨海旅游必然造成对海岸生态环境的破坏
造成沙滩萎缩和变黑的直接原因是 ( )。
A.人工建筑干扰了海岸沙滩自然发育过程
B.海洋资源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C.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D.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科学论证2.1.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开发海滩,提供旅游服务,说明
( )。
A.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
B.旅游资源具有地域性
C.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
D.旅游资源具有重复使用性
解析 在发展滨海旅游活动中,如果合理规划,规模适当,加强管理,不一定会破坏滨海地带的生态环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北海银滩变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干扰作用。银滩变成旅游景点,说明了旅游资源的可创造性。
答案 1.D 2.A 3.C3.下列人类活动对海岸线的影响,正确的是 ( )。
A.乱砍滥伐森林,会使海岸沉积物质的来源增多
B.开挖新河、疏浚和拓宽河道,会使沉积物质来源增多
C.黄河断流有利于河口海岸向海洋方向伸展
D.可持续的海岸开发方式,要求人为干扰海岸系统的自
然过程
解析 可持续的海岸开发方式,要求人与海岸生态系统互不干扰。
答案 A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类对海岸带的开发不会带来环境问题
B.海岸带的开发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管理办法
C.海岸带的环境问题主要有环境污染、海平面上升等
D.海岸带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开发程度高
解析 人类对海岸带的无序开发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海岸带开发管理办法。
答案 A5.
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海湾示意图”,如下图(图中曲线数值分别为等高线的高度和等深线的深度,单位是m)。该海滨城市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图示海湾建港。读图,回答问题。二、综合题6.(1)海港建设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有________、地质、________和水文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港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选址条件。
(2)该城市在发展规划中,A、B、C、D为预留土地,在建港方案中:
①A、B两地可否建港?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
②C、D两地相比较,选择________处合理,理由是什么?解析 港口建设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自然因素中包含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方面,平坦的地形和良好的地质环境影响筑港条件,船只停泊条件要有较宽阔水域的海湾和深水岸线;海湾深浅、潮汐波浪等海洋水文现象、天气与气候中的台风、大雾、盛行风向等都会影响航行条件。图中A、B两处,自然条件相似,海水浅,不利于船只航行和停泊,因此不宜建港。C、D两处中,比较而言,C处建港条件好,海水较深,有海湾,岸边地势平坦,筑港、航行、停泊条件优于D,加上离市区近有利于客货流的集散。
答案 (1)地形 气候 筑港 航行 停泊
(2)①不行 海水浅,不利于船舶航行和停泊 ②C 海水较深,有海湾,岸边地势平坦,建港条件好;离市区近,利于货物和旅客的汇集与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