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洋空间及其开发 课件 (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海洋空间及其开发 课件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2-01 11:3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二节 海洋空间及其开发一、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1、海洋可利用的空间海上海中海底 人类对海洋空间的利用正在从海上向海中、海底发展。 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展到生产、通信、输电、储藏、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交通运输方面包括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航海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等。生产方面有海上电站、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填海造陆、海洋牧场等。通信和输电方面主要是海底电缆。储藏方面,有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等。文化娱乐设施方面包括海洋公园、海滨浴场和海上运动区等。交通运输方面交通运输方面我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 交通运输方面交通运输方面渤海风力发电站海上风机
生产方面日本神户人工岛海上石油城生产方面海洋牧场生产方面海底电缆通信和输电方面海洋公园文化娱乐设施方面 21世纪是海洋事业发展的世纪,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向海洋,将其视作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二、海洋航运海洋运输港口建设优点:运量大,成本低,适合各种笨重、
大宗货物作远距离运输。缺点:速度慢,运输易腐食品需要辅助设
备,航行受天气影响较大。 建设港口时要考虑其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还要考虑港口依托的城市及经济腹地等社会和经济条件。如鹿特丹港和上海港等,建港条件都很优越。随着船舶的大型化,许多港口正在向深水大港的方向发展。三、填海造陆 填海造陆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古老方式。早在l3世纪荷兰人就开始填海造陆,目前荷兰国土的1/5是由填海造陆得来的。我国的香港和澳门也通过填海造陆,获得了大片城市发展用地。澳门的填海造陆 除了填海造陆,一些国家还建造人工岛,在岛上建设海上城市,如日本神户的人工岛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甚至灭绝;土壤盐渍化;下垫面性质改变;海水入侵;地下水污染等。思考:填海造陆会造成哪些生态问题?填海造陆需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 探究1:台湾是我国人口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之,而且山区面积广,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很大。请问,能否采取围、填海造陆的方式在其东侧大规模地提供生存空间? 填海造陆一般在浅海水域进行,台湾岛东侧海底坡度较大,海域深,大规模造陆的成本高。因此,尚不适合大规模地围、填海造陆。天津围海造陆规划示意图 探究2
(1)结合海河流域的特点,分析天津围填海造陆的有利条件。 a.从海底地形看,为浅海大陆架,海水浅,成本相对较低。
b.从填海的物质来源看,天津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人工港,其位于海河口特定的渤海湾淤泥质海岸,再加上大风和潮汐带来的大量泥沙,这就决定了港口内每年淤积的大量泥沙,每年清淤出来的大量泥沙可作为填海的物质来源; (2)分析天津港填海造陆的必要性。 a.缓解天津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b.改善天津港的停泊和航行条件,扩大天津港的吞吐能力,利用港口强大的辐射力,提升其作为我国北方大港的地位;
c.使天津成为货物海陆联运的枢纽,国际商品贮存、集散和分拨中心,贸易、加工业和相关服务业的集散地,增强港口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