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海洋灾害及应对措施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海洋灾害及应对措施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2-01 11:3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海洋灾害及应对措施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分析风暴潮、海啸灾害的形成、危害和预防措施。
2、了解科学防灾措施,提高灾害自救能力。
过程与方法
调查主要的海洋灾害风暴潮的危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了解海洋自然灾害的重要性,树立海洋自然灾害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随着海洋开发的不断深入,沿海地区城市和人口不断聚集,海洋自然灾害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也逐渐增大。因此,重视并加强对海洋自然灾害的研究、监测、预报和预防,是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首先我们来了解以下主要的海洋自然灾害类型:21教育网
风暴潮、海啸、赤潮、厄尔尼诺灾害等都属于海洋灾害,其中尤以前两种灾害造成的危害最大。今天我们就着重学习这两种最严重海洋灾害。21cnjy.com
1.风暴潮:
风暴潮指由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引起海面异常升高的现象。
风暴潮一般分为由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两大类。
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其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伴有急剧的水位变化,破坏力强,以大西洋加勒比海沿岸、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最多;
由温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夏季也有发生,其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热带风暴潮,常在中纬度沿海地区出现,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中国的北方海区沿岸最多。21·cn·jy·com
中国的受灾情况:
中国上述两类风暴潮发生都很频繁。中国是世界上受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但风暴潮发生频次多、受灾地区分布广,而且强度也比较大。www.21-cn-jy.com
风暴潮的危害:
风暴潮灾害的轻重除了受气旋本身、风暴潮与高潮重合等因素的影响以外,还取决于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和海底地形、社会及经济状况。一般来说,处于海风正面袭击、海岸呈喇叭口形状且地势平缓、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的地区,风暴潮灾害较为严重。
强风暴潮发生时,会形成巨大的波浪,加剧堤岸的溃毁,严重破坏沿岸的港口。潮水涌上岸后,席卷一切,沿海地区会变得满目疮痰。如果伴有倾盆大雨,破坏性就会更大。
风暴潮的防御:
防御风暴潮的主要方法是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同时,要加强风暴潮灾害和防治的宣传,建设防潮设施等。
2.海啸
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引起的巨浪称为海啸。
成因:大多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成为地震海啸。如图所示:
地震海啸的形成条件有三个:
第一是震源较浅,一般要小于50千米;震级一般要大于里氏6.5级。
第二是在地震过程中出现垂直断层。
第三是发生地震的海区要有一定的水深,尤其是巨大的海啸,海区水深一般都在1000米以上。
海啸的主要发生地区:
大约80%-90%以上的海啸都发生在太平洋,受海啸灾害最重的是日本、智利、秘鲁、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等国家和地区。印度洋沿岸国家也受到海啸的危害。
海啸的危害:
海啸在滨海区域的表现形式是海水陡涨,骤然形成向岸行进的“水墙”,伴随着隆隆巨响,瞬时侵人沿海陆地,吞没良田和城镇、村庄,然后海水又骤然退去,或先退后涨,有时反复多次,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应对海啸的主要措施:
应对海啸的措施主要是预报和海岸设防。
海洋自然灾害危害巨大,我们如何应对呢?
(二)海洋自然灾害防治
1.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
2.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
3.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