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一节 海洋灾害及应对措施 2011 年3月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13时46分)发生在西太平洋国际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 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震源深度约20公里。日本气象厅随即发布了海啸警报,称地震将引发约6米高海啸,后修正为10米。根据后续研究表明,海啸最高达到23米。截止2011年03月20日日本官方已确认地震海啸已造成8133人死亡,失踪12272人。 菲国家减灾委的灾情通报显示,截至当地时间20日上午6时,“海燕”已造成全国至少4011人死亡,18557人受伤,此外还有1602人失踪。 2013年11月8日超强台风“海燕”由东到西横扫菲律宾中部,台风及其引发的狂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自主学习定义:因海洋环境发生异常或剧烈变化而导致的自然灾害。自主学习定义:指由热带气旋、台风、飓风等引起 的强风和气压骤变所导致的海平面异常升降现象。
(一)风暴潮危害:冲跨堤防、淹没农田与城镇、摧毁港口和盐场、破坏海岸工程设施和海上油田开发。特点:往往伴随巨浪,来势凶猛,强度大,最具破坏性。欧洲的英国、比利时、荷兰、德国等北海沿岸墨西哥湾沿岸亚洲的中国、日本孟加拉湾沿岸哪些国家地区易遭受风暴潮灾害?请阐述你的理由?探究探究:从地理位置、海岸形状、地形地势、河流和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孟加拉湾成为世界上风暴潮多发且灾害严重的原因世界上飓风多发地区喇叭形河口,助涨了潮水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大河注入,对潮水有顶托作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损失严重这两张12月30日发布的卫星图片显示的是:印度尼西亚亚齐省首府班达亚齐海滨地区受海啸袭击前后的情形。其中,上图拍摄于6月23日,下图拍摄于12月28日的海啸发生期间。 (二)海啸自主学习什么是海啸?海啸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海啸可能造成哪些危害?定义: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水下塌陷和 滑坡引起的涌向海湾或海港的破坏性大浪。破坏:当海底地震震级大于里氏6.5级、震源深度小于20—50 km时,便可能引发破坏性海啸。海啸在大洋深水区波高很小,一般不会造成危害,但当它进入浅水区或岸边时,能量高度聚集,波高迅速增大,以排山倒海之势扑向岸边,造成极为惨重的灾难。地震海啸形成的基本条件:
1.海底地震震源要浅,震级要高 (小于20~50千米)(里氏6.5级以上)
2.发生海底地震的海区要有一定的水深 (1000米以上) 日本为什么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的国家而我国则很少有海啸发生。日本及其东侧海区:我国东部及近海海域:中 国日本 太 平 洋①位于板块交界处,多浅源大地震②水体很深②水体较浅,不利于海啸的传播①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震的频率强度相对不大③亚欧大陆东部的岛弧链为中国近海设置了天然防线探究探究非洲南端好望角附近洋面终年多狂风巨浪的原因。(三)巨浪AB三、海洋灾害的防范
4、搞好海岸保护工程建设3、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5、加强国际合作1、建成由近海到远海的海洋环境灾害观测网络,开展海洋灾害预警预报和评估业务。2、成立海上艘救中心和沿岸防灾应急系统,形成了海洋减灾体系。课堂练习1.海洋自然灾害是指 ( ) A.海洋对陆地所造成的破坏
B.发生在海洋中的水灾
C.因海洋环境发生异常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
D.因海洋表面温度、湿度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下列地区不是风暴潮频发地区的是( )
A.日本沿海
B.孟加拉湾沿岸
C.墨西哥湾沿岸
D.地中海沿岸CD3.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双选) ( ) A.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
B.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C.海平面上升造成
D.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4.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措施是(双选) ( )A.将人们迁离海岛
B.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C.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D.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据此回答3~4题。ADBC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