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海洋灾害及应对措施 同步练习
1.下列地区不易发生风暴潮的是( )
A.孟加拉湾 B.墨西哥湾
C.太平洋西岸 D.秘鲁沿岸
答案 D
解析 风暴潮多是在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强烈天气系统作用下,引起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的现象。秘鲁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很难形成热带气旋,所以不易发生风暴潮。
台风是广东省主要的气象灾害。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2~3题。
2.下列选项中,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岸段位于( )
A.惠州南部、汕尾南部、揭阳东南部
B.阳江南部、广州南部、珠海东南部
C.湛江东部、中山东部、汕头东南部
D.茂名南部、东莞西部、潮州东南部
3.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
B.大风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
C.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
D.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
答案 2.C 3.B
解析 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防灾知识掌握能力。第2题,直接依据图示信息中的图例“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岸段”,在图上查找可得知本题选择C。第3题,台风过境,一般会带来狂风暴雨,直接损毁不牢固的建筑物,“大风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显然增加了危险性。21教育网
地球感冒了,打了一个喷嚏,它是朝着东南方向打的,那猛烈的气流卷起高楼一样的万米巨浪,那强烈的震荡让海底裂开一道缝隙。于是东南亚各国美丽的海滨顿成一片汪洋,多少美丽的建筑,顷刻消失。21cnjy.com
也许是地球累了,打了一个哈欠。幸亏他没有伸一下懒腰。他在努力忍着呢,只这轻轻的一小股气息,就让人类的许多苦心经营,化作乌有。据此回答4~5题。
4.材料中描述的海洋自然灾害是( )
①风暴潮 ②台风 ③海啸 ④海底地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材料中第二段描述的灾害多发地区不包括( )
A.孟加拉湾 B.美国
C.中国 D.马六甲海峡
答案 4.C 5.D
解析 该题组以材料中的两段描述为切入点,考查海啸和风暴潮的特点、成因。“海底裂开一道缝隙”是题眼,说明这个海洋自然灾害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但海底地震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没有直接影响,不是自然灾害;由它引发的海啸才是自然灾害。第一段中的“喷嚏”是关键词,它形象地描述了该海洋自然灾害的成因是大风。第二段中的“哈欠”是关键词,说明该灾害最可能是风暴潮,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无风带,可以说是世界上风浪最小的海峡。21·cn·jy·com
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在缅甸登陆。造成2万余人死亡,4万多人失踪,仰光电力供应中断,整个市区交通瘫痪……突如其来的“纳尔吉斯”令人震惊。据此回答6~7题。
6.强热带风暴可能造成的灾害有( )
①大风 ②寒潮 ③洪涝 ④干旱 ⑤风暴潮 ⑥暴雪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7.缅甸风暴潮频发并受灾严重,其原因有( )
①地理位置特殊,是飓风多发区 ②靠近呈喇叭口状的孟加拉湾 ③沿岸地势低平 ④人口密集,经济基础薄弱 ⑤海底地震 ⑥地壳运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
答案 6.C 7.A
解析 第6题,强热带风暴易造成大风、洪涝、风暴潮等灾害。第7题,缅甸靠近呈喇叭口状的孟加拉湾湾口附近,又是飓风多发区,在飓风来临时,大量海水涌向湾内,随着海域面积的收缩而使海水不断抬高,潮势凶猛;而缅甸沿海地势低平,人口密集,经济基础薄弱,易发生洪涝灾害,导致风暴潮灾情严重。2·1·c·n·j·y
8.减轻强热带风暴灾害的措施有( )
①加强监测预报 ②限制工业生产规模 ③保护和恢复沿海湿地 ④加固海岸堤防 ⑤修建水库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答案 C
解析 限制工业生产规模和修建水库并不能减轻强热带风暴带来的灾害,也不是减轻灾害的有效措施。
9.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据观测: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的浪高分别达0.3米、2米。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浪高不同的原因。
(2)简述应对海啸灾害的主要措施。
答案 (1)甲地与震中之间有岛弧链阻隔;甲地的大陆架开阔,海域较浅,对海啸削弱作用大。乙地与震中之间岛屿少;乙地的大陆架狭窄,海域深,对海啸削弱作用小。
(2)措施:建立完善的海啸预警系统;加强沿海防护工程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等。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获取信息:甲0.3米,乙2米,乙地浪高>甲地;分析产生浪高差异的影响原因:图中岛弧链阻挡,两岸海底地形差异影响。第(2)题,熟记海洋地理基本知识及应对海啸的基本措施。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