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一节 国际海洋法学习目标:
1.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2.举例说明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
海洋权益的范围:
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有关海域权益的几个概念领
海
基
线内
海领
海12海里12海里毗
邻
区专 属 经 济 区政治地理中内水是指领海基线向内一侧的全部海水,包括: (1)海湾、海峡、河口湾; (2)领海基线与海岸之间的海域; (3)被陆地所包围或通过狭窄水道连接海洋的海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2条第3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水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水” 。据此,我国的内海海域包括直线基线与海岸之间的海域、直线划入的领湾、领峡、港口、河口湾等,包括琼州海峡、渤海湾以及沿海分布的几百个商港、军港、渔港、工业港、专用港等港口在内的全部海域都是我国的内水。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0条 海湾 第四点:如果海湾天然入口两端的低潮标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二十四海里,则可在这两个低潮标之间划出一条封口线,该线所包围的水域应视为内水。为什么说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水?都是深入我国大陆内部的海,通过狭窄的天然水道与海洋相通,所以都是内水台湾海峡是否属于中国的内水? 海峡大于24海里实行自由通过制,但不是“绝对”自由。
我国在1992 年 2 月 25 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和毗连区法》规定:“外国军用船舶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批准”。“外国潜水艇和其他潜水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必须在海面航行,并展示其旗帜”。“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机关有权令其立即离开领海,对所造成的损失或损害,船旗国应负法律责任。”因此,外国军舰通过我国台湾海峡时,如未经我国政府事先批准而进入台湾海峡两岸的领海或从领海海域通过,我国有权提出警告,并责令其立即离开。 领海指沿海国的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每个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但从基线量起不得超过12海里(nautical mile)。
领海是国家领水的一部分,国家对其拥有主权。领海主权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沿海国对其领海中的自然资源,包括领海水域、海床和底土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及其他资源具有排他的开发和利用的权利,未经允许任何国家或个人不得开发和利用。
2.沿海国对领海中港口之间的贸易运输具有专属的权利。在无协议的情况下,外国船舶不得从事这种贸易运输。
3.沿海国的领海主权及于领海上空,外国航空器只有在经沿海国同意或国际协定规定的条件下,才可飞人或飞经领海上空。
4.沿海国有权建立法律、规章并有权依法管辖领海内的人、物和各种活动。例如建立有关航行、资源开发、安全、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等方面的法律、规章并实施。
此外,外国船舶在领海中享有无害通过权,即外国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的前提下通过领海的权利。 概念:毗连区指毗连领海并在领海之外的一带海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
权益:沿海国可在其毗连区内为下列事项行使必要的管制权:防止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上述法律和规章的行为。概念:专属经济区是领海之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沿海国在其专属经济区有以下权利和义务:
1?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其水域、海床及底土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但对海床和底土的权利适用大陆架制度。
2?对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环境保护及保全有专属管辖权。
3?《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其他权利,如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权利等。
4?行使权利应顾及其他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权利,以及其他与专属经济区制度不抵触的权利。各国在行使这些权利的同时应顾及沿海国和其他国家的权利和义务。专属经济区的重叠问题A
国
专
属
经
济
区B
国
专
属
经
济
区重叠区 材料二:日本东京以南1200千米处有个冲之鸟岛,涨潮时只有两块小礁石露出水面0.45米,岛上既无人烟又无矿产,但日本政府于1987年投资300亿日元,用3年时间抢救加固这个小岛(修建了一个直径为50米的铁质环形防波堤,并用特种防水混凝土填充加固,并在一块岩礁上建了一座7米高的铁塔)。为什么一向精明的日本人重视这样一个弹丸之地?计算:这一举措可以使日本多拥有多少平方千米的领海?
拥有多少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1海里=1.85千米)领海专属经济区12海里200海里这样不仅保住了小岛作为领土的法律地位,而
且拥有了125600平方海里(相当于4个江苏省的
面积)的专属经济区和随之带来的丰富的资源。概念:指包括沿海国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一般为200海里。
沿海国对其大陆架的权利有:
1?对大陆架的矿产和其非生物资源,以及定居种的生物资源有勘探和开发的专属主权权利(但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超过200海里的大陆架资源开发应向国际海底管理局交费或实物)。
2?对大陆架上的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有管辖权。
沿海国对大陆架的权利不影响大陆架上覆水域和上空的地位。
所有国家在大陆架上均有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但铺设这种管道要经沿海国的同意,并顾及已铺设的电缆和管道。沿海国除为勘探和防止污染外,不得阻止这种铺设。公海指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
权益:公海属于不受任何国家权力支配和管辖的海域,对所有国家开放。各国在遵守《海洋法公约》和其他国际法规则的条件下自由使用。但公海应只用于和平目的,任何国家不得有效地声明将公海的任何部分置于其主权之下。国际海底区城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
权益:区域内资源的一切权利属于全人类,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行使;任何国家不应对区域的任何部分或其资源主张主权或行使主权权利;任何国家或自然人和法人,除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区域部分的规定外,不应对区域矿物主张、取得或行使权利。建立和维护海洋秩序的重要性
二战后,各国对海洋资源的争夺不断加剧,海洋权益的争端也不断增多,海洋环境污染也越加严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他相关的条约或协定的缔结,为保护各国的海洋权益,促进海洋事业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起到积极作用。读“海洋空间的划分留”回答下列问题: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全球144个沿海国家对A处拥
有 ( )权;对B处享有( )、( )、( )、保护、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C处为 ( ),是( )财产。
人类共同继承 领海勘探开发养护国际共同海域读世界部分海运航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航线①和②是中国与中美洲之间的主要航线。当把货物从中国运往中美洲时,船长们都是沿航线①航行,试分析其中原因。 。
(2)当从中美洲返航中国时,大多数船长选择航线②,这是为什么?(1)这条航线沿途依次途经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一路顺水,在沿北太平洋暖流航行时,又顺着中纬西风,速度快
(2)沿航线②既可顺东北信风,又可顺北赤道暖流,速度快